第97頁
岑甜甜笑了笑,對著姨媽道:「那可算好事了,姨媽以後不僅有兩個大學生的兒子,一個大學生外甥女,還有一個大學生兒媳婦呢!」
「可不是嗎?以前誰能想到咱們家還會有這麼個一天啊?這可真是祖墳里冒青煙的,以後咱們家指定是越過越好了。」
第58章 酒席 一家兩個兒子都是大……
一家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生, 未來兒媳婦也是,張家現在在村里可算是出了名了。
以前村里人對張家的印象就是有個上門女婿, 女婿是個木匠,手藝不錯,但是其它的就再也沒有了,畢竟在這個年代,木匠能賺的錢也不多,也就是偶爾能賺個塊八分的外快, 並不值得大家多嫉妒什麼。
可是現在呢,原本不聲不響的張家, 一下子出了兩個大學生了,這可是在村里出了名了。
村里哪一個人不羨慕張麗霞的命好,這麼會養兒子?
而又知道張家的外甥女也是個大學生,那羨慕的聲音更是達到頂峰了。
不少人都心想,難道這張家風水好嗎?一個個都這麼會讀書,不僅兩個兒子, 連外甥女都是大學生, 這到底怎麼養的孩子?
在村里人眼中,大學生就跟鐵飯碗城裡人劃上等號的, 這當上大學生了, 以後的日子可別提多好了。
有人來問張麗霞是怎麼養得孩子,怎麼教的,他們也想學學方法, 張麗霞就道:「這能有啥好方法?孩子能學成啥樣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能做的就是供他們去讀書。
你們要想孩子以後出息,那就一定得送孩子去上學,這上了學了, 就算考不上大學生,但是只要他認了字了,就肯定比別的孩子多出一條路來。
我家倆孩子以前學習也一般,可是我也沒說學習不好就讓他們不學了,照樣讓他們上初中去,要不是因為之前他們倆都是上過初中的,這會子就算高考恢復了,他們沒有以前學的基礎,也保准考不上,高考的機會就在那,也抓不住。」
張麗霞又想到村里少有讓閨女上學的人家,就又道:「你們知道我外甥女和我未來兒媳婦都是大學生吧?這大學生啊,以後上學學校還給發糧食和錢呢,都不用你們家裡花錢,而且畢業了還給分配工作,這以後賺的不比你們在地里的多啊?
而且就這個大學生的彩禮都比不認字的閨女高呢,大學生多麼金貴啊!你們就是為著以後閨女養大了多賺一些錢,就得也送她們去上學。
她們以後能賺的,可不比你們給她們花的多啊?不信你們算一算,是不是這個理?上了學了,才能賺大錢。」
張麗霞這番話不少人都聽到了,他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聽張麗霞這麼一說,也覺得有些道理。
兒子是家裡的寶貝蛋,這為了以後能端上鐵飯碗也去當城裡人,是一定要他們去上學的。
但是這閨女呢,聽張麗霞那麼一講,將閨女也送去上學,以後的確也能回報他們不少。
而就在來年秋天的時候,還真有幾家把閨女也送去上學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擺酒席那天,岑甜甜和兩個表哥一起坐在主桌上,院子裡熱鬧極了。
村里也有認識大河村那邊的老岑家的人,這個時候看著岑甜甜這個新鮮出爐的大學生,為那老岑家嘆了口氣。
你說這不是不識貨嗎?當初三個兒子裡,老三那是長得又俊人又能幹,賺工分打獵都是一把好手,為老岑家公中上交了多少錢?
結果岑大勝和金翠霞就愣是因為老三沒有兒子只有閨女就給人趕出去分家了,把剩下的倆兒子當成寶。
那剩下的老大和老二兒子是生得多,但是關鍵沒什麼本事啊,你看這窮得,生的兒子都快娶不起媳婦了。
而這老三的閨女也就是這個岑甜甜,人家日子倒是越過越好了,先是進了城,之後就當了老師吃商品糧了,現在連大學生都考上了。
岑家最出息的人都被那老岑家的人給一手推了出去,離了心了,這剩下的那些寶貝著的,都是不出息的,你說這是乾的是什麼事?
要是當初老岑家做事厚道些,這會兒早就有一個大學生的孫女了,哦,還有一個當兵的孫子。
你說要是老岑家從小對這倆孩子好,長大以後這倆孩子能不回報他們嗎?這倆孩子只要拉扯老岑家一把,老岑家那幾個孫輩還會娶不起媳婦嗎?
而現在呢,孫子孫女都離了心,連酒席都在外家這邊擺,也不知道老岑家這會兒後不後悔。
老岑家那邊怎麼可能不後悔呢?不過他們後悔的是以前沒有裝的好一點,沒有那張家會裝,把人心攏了過去。他們可不相信張家當時單純為這倆孩子好,肯定也是為了錢。
可不管他們咋想,現在岑甜甜和葉季同倆人跟他們老岑家沒有半點關係都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咋想都沒用。
而有知道岑甜甜這個大學生在隔壁村張家那邊擺酒席的,還過來笑著問老岑家的人:「你們那大學生孫女怎麼不在你們這擺酒席啊?」
老岑家這會兒能說什麼?只能一臉菜色地把話題岔過去,根本沒話好回答。
*
酒席上,姨媽帶著岑甜甜這個外甥女和倆兒子坐在桌子上夸,言語之間都是自豪之意。
而岑甜甜她長得漂亮人又出息考上了大學,這會兒子也是有人動了心思想給自家兒子娶這麼一個兒媳婦的。
「可不是嗎?以前誰能想到咱們家還會有這麼個一天啊?這可真是祖墳里冒青煙的,以後咱們家指定是越過越好了。」
第58章 酒席 一家兩個兒子都是大……
一家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生, 未來兒媳婦也是,張家現在在村里可算是出了名了。
以前村里人對張家的印象就是有個上門女婿, 女婿是個木匠,手藝不錯,但是其它的就再也沒有了,畢竟在這個年代,木匠能賺的錢也不多,也就是偶爾能賺個塊八分的外快, 並不值得大家多嫉妒什麼。
可是現在呢,原本不聲不響的張家, 一下子出了兩個大學生了,這可是在村里出了名了。
村里哪一個人不羨慕張麗霞的命好,這麼會養兒子?
而又知道張家的外甥女也是個大學生,那羨慕的聲音更是達到頂峰了。
不少人都心想,難道這張家風水好嗎?一個個都這麼會讀書,不僅兩個兒子, 連外甥女都是大學生, 這到底怎麼養的孩子?
在村里人眼中,大學生就跟鐵飯碗城裡人劃上等號的, 這當上大學生了, 以後的日子可別提多好了。
有人來問張麗霞是怎麼養得孩子,怎麼教的,他們也想學學方法, 張麗霞就道:「這能有啥好方法?孩子能學成啥樣我們做父母的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的,能做的就是供他們去讀書。
你們要想孩子以後出息,那就一定得送孩子去上學,這上了學了, 就算考不上大學生,但是只要他認了字了,就肯定比別的孩子多出一條路來。
我家倆孩子以前學習也一般,可是我也沒說學習不好就讓他們不學了,照樣讓他們上初中去,要不是因為之前他們倆都是上過初中的,這會子就算高考恢復了,他們沒有以前學的基礎,也保准考不上,高考的機會就在那,也抓不住。」
張麗霞又想到村里少有讓閨女上學的人家,就又道:「你們知道我外甥女和我未來兒媳婦都是大學生吧?這大學生啊,以後上學學校還給發糧食和錢呢,都不用你們家裡花錢,而且畢業了還給分配工作,這以後賺的不比你們在地里的多啊?
而且就這個大學生的彩禮都比不認字的閨女高呢,大學生多麼金貴啊!你們就是為著以後閨女養大了多賺一些錢,就得也送她們去上學。
她們以後能賺的,可不比你們給她們花的多啊?不信你們算一算,是不是這個理?上了學了,才能賺大錢。」
張麗霞這番話不少人都聽到了,他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聽張麗霞這麼一說,也覺得有些道理。
兒子是家裡的寶貝蛋,這為了以後能端上鐵飯碗也去當城裡人,是一定要他們去上學的。
但是這閨女呢,聽張麗霞那麼一講,將閨女也送去上學,以後的確也能回報他們不少。
而就在來年秋天的時候,還真有幾家把閨女也送去上學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擺酒席那天,岑甜甜和兩個表哥一起坐在主桌上,院子裡熱鬧極了。
村里也有認識大河村那邊的老岑家的人,這個時候看著岑甜甜這個新鮮出爐的大學生,為那老岑家嘆了口氣。
你說這不是不識貨嗎?當初三個兒子裡,老三那是長得又俊人又能幹,賺工分打獵都是一把好手,為老岑家公中上交了多少錢?
結果岑大勝和金翠霞就愣是因為老三沒有兒子只有閨女就給人趕出去分家了,把剩下的倆兒子當成寶。
那剩下的老大和老二兒子是生得多,但是關鍵沒什麼本事啊,你看這窮得,生的兒子都快娶不起媳婦了。
而這老三的閨女也就是這個岑甜甜,人家日子倒是越過越好了,先是進了城,之後就當了老師吃商品糧了,現在連大學生都考上了。
岑家最出息的人都被那老岑家的人給一手推了出去,離了心了,這剩下的那些寶貝著的,都是不出息的,你說這是乾的是什麼事?
要是當初老岑家做事厚道些,這會兒早就有一個大學生的孫女了,哦,還有一個當兵的孫子。
你說要是老岑家從小對這倆孩子好,長大以後這倆孩子能不回報他們嗎?這倆孩子只要拉扯老岑家一把,老岑家那幾個孫輩還會娶不起媳婦嗎?
而現在呢,孫子孫女都離了心,連酒席都在外家這邊擺,也不知道老岑家這會兒後不後悔。
老岑家那邊怎麼可能不後悔呢?不過他們後悔的是以前沒有裝的好一點,沒有那張家會裝,把人心攏了過去。他們可不相信張家當時單純為這倆孩子好,肯定也是為了錢。
可不管他們咋想,現在岑甜甜和葉季同倆人跟他們老岑家沒有半點關係都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咋想都沒用。
而有知道岑甜甜這個大學生在隔壁村張家那邊擺酒席的,還過來笑著問老岑家的人:「你們那大學生孫女怎麼不在你們這擺酒席啊?」
老岑家這會兒能說什麼?只能一臉菜色地把話題岔過去,根本沒話好回答。
*
酒席上,姨媽帶著岑甜甜這個外甥女和倆兒子坐在桌子上夸,言語之間都是自豪之意。
而岑甜甜她長得漂亮人又出息考上了大學,這會兒子也是有人動了心思想給自家兒子娶這麼一個兒媳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