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少勛還在跑商,他習慣了跑商的生活,又能掙錢,還能走遍大江南北, 看盡山水。

  有時候他回到古原城, 也會幫陸從霜帶信過來。

  年前, 陸從霜又收到了沈輕舟送來的信,是三個月前的事了。與此同時, 趙懷信也在年前冬月登基稱帝。

  沈輕舟在信里說,沈家已經沉冤昭雪了,只是他卻沒再回臨安,年後他應該就能回涼州。

  貿易街早已建成,這兩年下來,市場也已經穩定。

  陸從霜在貿易街拿下了東街一整條街的房屋,開了數間鋪子,胭脂鋪、雜貨鋪、糕點鋪、成衣鋪子等。

  除此之外,她還在涼州的多個縣城都開了胭脂鋪。

  一年前,她又在城外離龍沙村不遠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書院,名字就叫雲榮書院,分成男女學堂兩部分,雲榮是書院的院長。

  書院坐落在龍沙村通往縣城的主幹道上,背靠鬱鬱蔥蔥的榆樹林,路的兩旁栽種著不少細枝岩黃耆(花棒)和沙拐棗,兩種植物穿插相間,營造出層次感。

  最開始來書院讀書的人,都是各個村里莊戶人家的孩子,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還未啟蒙,大字不識一個,雲榮便耐心地教他們,當他們的啟蒙老師。

  書院裡一天天人多起來後,陸從霜便請來了當地的幾位老學究,有學富五車的隱世大儒,也有一生不得志的老秀才。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到現在,書院已經頗具規模,有男女學堂,男學堂又分了童生班和秀才班。

  女子因為不能考科舉,便沒有分類。

  關於女子不能入仕這點,陸從霜也做不了主,她就只是個普通的商人。

  時至今日,涼州大半的學子都慕名來書院。

  書院規模做大後,自然也就不能再免費授教,畢竟請先生,是要花錢的,人家也要吃飯生存。

  於是為了讓那些願意讀書的貧家子也能讀書,陸從霜設定了「獎學金」和「貧困助學金」,這些都是她自己出的。

  做這件事,她倒是沒有那麼重的功利心,就只是單純的想讓那些很想讀書卻沒錢讀書的人也能夠讀書。

  下午客棧不忙,吃過午飯後,陸從霜便想去書院轉一圈。

  她換了身淺綠色的高腰襦裙,外罩一件月白色衣衫,臂彎間是綠色薄綢披帛。

  換好衣裙,上完妝,她正要出門,都準備上馬車了。

  張主簿匆匆來到客棧,見她要出門,急忙叫住:「陸掌柜留步。」

  陸從霜停下來,腳踩著墩子:「張主簿找我有何事?」

  張主簿道:「涼州新上任的知府即將到古原縣,新知府讓人來傳話,說是稍後要見陸掌柜。」

  「嗯?」陸從霜詫異道,「新知府見我做什麼?我只是一個商人罷了,又不是……」

  話沒說完,她心頭狠狠一跳,心像被人攥著往上提了一把,張了下嘴,又抿住。

  她嘴角勾起,淺笑道:「等新知府到了,你讓他到書院來找我。」

  說完,她鑽進了馬車。

  張主簿也猜出了新知府是誰,看著遠去的馬車,他無奈地笑了聲搖搖頭走回衙門。

  回到衙門,張主簿便指揮衙門的衙役在衙門外站成兩排,列隊迎接新知府的到來。

  自沈輕舟走後,王縣丞便被擢升為古原縣的知縣,現在的縣丞是新派來的。

  張主簿還是張主簿,劉典史還是劉典史。

  衙役,也還是那些衙役,都是古原縣本地人。

  陸從霜到了書院外,從馬車上下來。

  她還沒走進書院,在門外便聽到了朗朗讀書聲。

  春季,正是草木繁茂的時節。

  院外的花棒和沙拐棗,都長得很旺盛,鬱鬱蔥蔥,枝葉相連。

  聽到下學的鈴聲響起,陸從霜才走進書院。

  學院的學子們,看到她都點頭招呼一聲。

  原先幫著她種樹的那幾個孩子,現在也在學堂讀書。何三現在已經是童生了,也有了正兒八經的名字,叫何光耀,寓意簡單明了——光宗耀祖。

  幾個孩子趁著休息時間,都過來和陸從霜打招呼。

  陸從霜和他們簡單說了幾句,便去後院的屋裡找雲榮。

  雲榮給她倒了杯茶:「掌柜的怎麼過來了,店裡不忙嗎?」

  陸從霜笑道:「店裡有師兄和孟懷他們,我向來是不怎麼操心的。」

  雲榮笑了笑:「掌柜的來找我,可是有事?」

  陸從霜:「也沒什麼事,就是想問你,真的無意再參加秋闈嗎?」

  雲榮臉上笑容淡了些,他手放在桌上,指頭微曲,眼眸低垂。

  少頃,他搖搖頭,聲音很低:「不了。」

  陸從霜沉吟片刻,又道:「也不回溫家嗎?」

  雲榮再次搖頭:「不了,就這樣過吧。」

  「新帝已經赦免了你和老孟的罪,也允許你參加科考。」

  雲榮扯了下嘴角:「曾經不惜拼了命也想要的東西,如今卻沒了任何念頭。」

  什麼功名利祿,他都不想要了,如果可以,他想回到二十年前。

  可是,他已經回不去了。

  他早就托人打聽過溫家的情況,當年他出事後,就被逐出了溫家族譜,溫家對外宣稱「溫之恆」早已死了。

  是啊,溫之恆早就死了,現在活著的只是一個落地秀才雲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