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回到自己房間裡,剛順手關上門,江祺楓看見微信多了一條消息,點開一看,頓時愣住了。
是謝言發來的消息。
江祺楓還沒點開看具體內容,光是謝言聯繫他就已經足夠讓他惶恐了。
都說相聲演員找一個合適的搭檔比找老婆難,搭檔一場情分也確實跟夫妻有的一拼,這麼說來謝言可以算是他「前師娘」,突然收到他的信息,怎麼可能不怕。
點開聊天框,謝言也沒說別的,就為李三秦和張修明一場套話來了。
江祺楓心裡暗自嘀咕,消息傳的真夠快的,今晚演出結束也就幾個小時,這麼快謝言都知道了,那些記者該不會真找他去了吧?
盯著屏幕上這條信息,江祺楓陷入了糾結。再三猶豫之後,他選擇了忽略,權當沒看見。
第二天一早,前一天曲闌社壓軸《武訓徒》的照片、視頻片段、文章敘述就登上了熱門。
鬧得這麼沸沸揚揚,東城茶社當然不可能沒有耳聞。
中午唐崇安就來了後台會議室,會議室里還坐了幾個人,都算是在東城茶社說得上話的人物,其中就有兩位,一是唐崇安的老搭檔、跨行改當主持人的趙忽悠,一是剛從曲闌社過來、正處於輿,論漩渦當中、唐崇安的新搭檔謝言。
唐崇安坐在正中間,翻看了兩眼網上的文章,評論里對昨晚曲闌社的演出讚不絕口,就連年紀輕輕跟著沾光的江祺楓都被誇得天花亂墜。
「不能再被他們壓著了,再這麼下去遲早得讓曲闌社一家獨大。」唐崇安咬牙切齒道。
謝言心裡沒忍住冷笑了一聲,暗自嘲諷L,當年東城茶社大紅大紫一家獨大的時候怎麼沒見你說話?
想是這麼想著,可也不能當真說出來。謝言撫著扇子看他一眼,提議說道:「崇安,咱們也該登台了吧?」
唐崇安道:「登台是肯定的,可不急在這兩天,這兩天說的再好也只能站站曲闌社的餘溫。」
謝言輕輕挑眉,算是認可他這番說法。「不止如此,咱們演哪一出也是個問題。」
這時候,一直坐在旁邊的唐忽悠突然插了話:「我朋友剛策劃了一節目,你倆要是有興趣我就打個招呼,上電視的熱度怎麼都比在園子裡強。」
唐崇安若有所思,點頭應道:「行,你給幫襯幫襯。」
……
李三秦回到曲闌社將近一個月,按著安排每個星期都是周六上台演一場,平時在家喝茶養鳥,聽著戲改本子。
今天一早張修明又接了個採訪,沒在家裡,走前還給李三秦留了個任務,就是督促江祺楓練單弦唱段。
李三秦來是來了,也確實跟江祺楓同在客廳待著,可他對抓孩子練功沒什麼興趣,反倒是好奇自己不在的時候曲闌社的故事。
算起來差不多就是他走之後一年,張修明收了江祺楓這個徒弟,問他正合適。
「你師父不在,能給我講講你們之間的事兒嗎?」缺席七年的李三秦靠在客廳的沙發上,抬眼朝江祺楓看去。
江祺楓走過來,在他旁邊坐下,心裡有些猶豫。
「您真要聽?這事兒可不短。」
李三秦道:「你說吧,我就當聽著解悶了。」
江祺楓稍稍捋了捋這些年的事兒,抬眼看著天花板上的蛛絲,從頭說起。
「我遇見師父那時候才十五歲……」
江祺楓是張修明給他起的藝名,那個時候他應該叫江晚秋。
江晚秋家境實在是差了點,初中那會兒讀書讀不下去了,乾脆把他送去戲校,戲校也是職中的一種,多少是個手藝,還能混個文憑,這麼一個大活人不能待在家裡閒著等吃飯吧?
江晚秋入學的時候才十四歲,也就是在天津那會給百曲園端過茶送過水,聽過兩耳朵,約莫知道曲藝師哥什麼東西,但真要學這個,他是真沒興趣。
被家長逼著學的,能有興趣就怪了。
進了戲校之後,真說學個什麼戲曲工種吧,也不大可能,人家學戲的都得是從小練身段,十四歲再想壓腿拉筋,遲咯!
整個戲校只有這麼一門曲藝,不需要娃娃腿,不是啞巴不打磕巴就能學,這就是相聲。
江晚秋進了相聲班,開始跟著先學貫口打基礎。
一年的時間,基礎該學的功夫都學完了,混在其中的江晚秋依舊是糊裡糊塗,連相聲是什麼東西都沒鬧明白。
直到他過了十五歲,有這麼一天,戲校舉辦文藝晚會,請來了曲闌社的名角兒,張修明和謝言。
當天,所有學生都在台底下看節目,只有江晚秋坐在教學樓南邊的樓梯上獨自發呆。沒過多久,他聽見有老師在喊他的名字。
「江晚秋哪去了!學校好不容易請到曲闌社的張老師,他還敢不來?」
張修明和謝言是壓軸的角兒,這會兒老師正在滿教學樓尋找江晚秋,想在節目開始前把他拽回去。
江晚秋聽到這動靜,猛地站起來便往聲音的反方向跑,一邊跑一邊往後看,怎料光顧著看身後忘了看前邊,不偏不倚,撞進了一人的懷裡。
「你叫什麼名字,著急忙慌躲什麼呢?」
江晚秋一見撞了人了不免有點緊張,停下來低著頭不敢看他,兩隻手揣在身前絞著袖子,支支吾吾回答:「我、我叫江晚秋,是相聲班的學生、我我我剛才去上廁所了!怕趕不上看節目,對,怕趕不上。」
是謝言發來的消息。
江祺楓還沒點開看具體內容,光是謝言聯繫他就已經足夠讓他惶恐了。
都說相聲演員找一個合適的搭檔比找老婆難,搭檔一場情分也確實跟夫妻有的一拼,這麼說來謝言可以算是他「前師娘」,突然收到他的信息,怎麼可能不怕。
點開聊天框,謝言也沒說別的,就為李三秦和張修明一場套話來了。
江祺楓心裡暗自嘀咕,消息傳的真夠快的,今晚演出結束也就幾個小時,這麼快謝言都知道了,那些記者該不會真找他去了吧?
盯著屏幕上這條信息,江祺楓陷入了糾結。再三猶豫之後,他選擇了忽略,權當沒看見。
第二天一早,前一天曲闌社壓軸《武訓徒》的照片、視頻片段、文章敘述就登上了熱門。
鬧得這麼沸沸揚揚,東城茶社當然不可能沒有耳聞。
中午唐崇安就來了後台會議室,會議室里還坐了幾個人,都算是在東城茶社說得上話的人物,其中就有兩位,一是唐崇安的老搭檔、跨行改當主持人的趙忽悠,一是剛從曲闌社過來、正處於輿,論漩渦當中、唐崇安的新搭檔謝言。
唐崇安坐在正中間,翻看了兩眼網上的文章,評論里對昨晚曲闌社的演出讚不絕口,就連年紀輕輕跟著沾光的江祺楓都被誇得天花亂墜。
「不能再被他們壓著了,再這麼下去遲早得讓曲闌社一家獨大。」唐崇安咬牙切齒道。
謝言心裡沒忍住冷笑了一聲,暗自嘲諷L,當年東城茶社大紅大紫一家獨大的時候怎麼沒見你說話?
想是這麼想著,可也不能當真說出來。謝言撫著扇子看他一眼,提議說道:「崇安,咱們也該登台了吧?」
唐崇安道:「登台是肯定的,可不急在這兩天,這兩天說的再好也只能站站曲闌社的餘溫。」
謝言輕輕挑眉,算是認可他這番說法。「不止如此,咱們演哪一出也是個問題。」
這時候,一直坐在旁邊的唐忽悠突然插了話:「我朋友剛策劃了一節目,你倆要是有興趣我就打個招呼,上電視的熱度怎麼都比在園子裡強。」
唐崇安若有所思,點頭應道:「行,你給幫襯幫襯。」
……
李三秦回到曲闌社將近一個月,按著安排每個星期都是周六上台演一場,平時在家喝茶養鳥,聽著戲改本子。
今天一早張修明又接了個採訪,沒在家裡,走前還給李三秦留了個任務,就是督促江祺楓練單弦唱段。
李三秦來是來了,也確實跟江祺楓同在客廳待著,可他對抓孩子練功沒什麼興趣,反倒是好奇自己不在的時候曲闌社的故事。
算起來差不多就是他走之後一年,張修明收了江祺楓這個徒弟,問他正合適。
「你師父不在,能給我講講你們之間的事兒嗎?」缺席七年的李三秦靠在客廳的沙發上,抬眼朝江祺楓看去。
江祺楓走過來,在他旁邊坐下,心裡有些猶豫。
「您真要聽?這事兒可不短。」
李三秦道:「你說吧,我就當聽著解悶了。」
江祺楓稍稍捋了捋這些年的事兒,抬眼看著天花板上的蛛絲,從頭說起。
「我遇見師父那時候才十五歲……」
江祺楓是張修明給他起的藝名,那個時候他應該叫江晚秋。
江晚秋家境實在是差了點,初中那會兒讀書讀不下去了,乾脆把他送去戲校,戲校也是職中的一種,多少是個手藝,還能混個文憑,這麼一個大活人不能待在家裡閒著等吃飯吧?
江晚秋入學的時候才十四歲,也就是在天津那會給百曲園端過茶送過水,聽過兩耳朵,約莫知道曲藝師哥什麼東西,但真要學這個,他是真沒興趣。
被家長逼著學的,能有興趣就怪了。
進了戲校之後,真說學個什麼戲曲工種吧,也不大可能,人家學戲的都得是從小練身段,十四歲再想壓腿拉筋,遲咯!
整個戲校只有這麼一門曲藝,不需要娃娃腿,不是啞巴不打磕巴就能學,這就是相聲。
江晚秋進了相聲班,開始跟著先學貫口打基礎。
一年的時間,基礎該學的功夫都學完了,混在其中的江晚秋依舊是糊裡糊塗,連相聲是什麼東西都沒鬧明白。
直到他過了十五歲,有這麼一天,戲校舉辦文藝晚會,請來了曲闌社的名角兒,張修明和謝言。
當天,所有學生都在台底下看節目,只有江晚秋坐在教學樓南邊的樓梯上獨自發呆。沒過多久,他聽見有老師在喊他的名字。
「江晚秋哪去了!學校好不容易請到曲闌社的張老師,他還敢不來?」
張修明和謝言是壓軸的角兒,這會兒老師正在滿教學樓尋找江晚秋,想在節目開始前把他拽回去。
江晚秋聽到這動靜,猛地站起來便往聲音的反方向跑,一邊跑一邊往後看,怎料光顧著看身後忘了看前邊,不偏不倚,撞進了一人的懷裡。
「你叫什麼名字,著急忙慌躲什麼呢?」
江晚秋一見撞了人了不免有點緊張,停下來低著頭不敢看他,兩隻手揣在身前絞著袖子,支支吾吾回答:「我、我叫江晚秋,是相聲班的學生、我我我剛才去上廁所了!怕趕不上看節目,對,怕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