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朱秉杭自責道:「都是我不好不曾阻著些,還一發的勸飯。」
回身將胙肉給了錦姐讓她先與衛虎回家,自己與嬸婆就要走,錦姐攔說:「你這衣服怎麼走?」
朱秉杭脫了公服,摘了冠,都遞與錦姐,又囑咐說:「你們回家不必等我開飯。」
錦姐抱著東西看他走了,對這突如其為的變故也感意外,出得大門把事對衛虎說了,衛虎著急道:「好好一頓飯,怎麼生出這事?」
錦姐說:「你先送我回家,回頭也跟去看看。」
衛虎本意也要跟去的,將錦姐送到家門口自己調頭就往城北去了,衛嫂出來喊了一聲,他都沒回頭,問錦姐才知這麼個事兒,也跟著著急。好好的年一家人都沒了喜氣,到了晚間也沒見主僕兩個回來,錦姐自家門口放了串炮,聽了完了響,讓衛嫂掌燈開飯。
衛嫂說:「要不再等等吧!「
錦姐說:「不用等了,公子走前吩咐過的。」
錦姐讓衛嫂和鈴兒都坐,三個女人吃了頓年夜飯,收了碗。大家在廳上圍爐坐著,衛嫂是閒不住的手裡還在納鞋底,錦姐久不做針線的人,此時無聊也拿了塊細布準備縫雙襪子,夜漸深了鈴兒支不住了,錦姐就讓她先睡去了,自家也放下針線看著燈花發起呆來。這時外間有人敲門,錦姐和衛嫂一齊站起來,錦姐更是急性,「我去開吧!你去熱菜去。」
「好嘞!」
主僕兩個歡喜著前後去了,錦姐開門說道:「怎麼樣呢?藥到病除了嗎?」
「奶奶,大過年的我並沒有什麼病!」來人是高媽媽,錦姐心情一跌,隨即想來人也熱鬧些,依舊請進去了,衛嫂端著熱湯飯出來,一見是這老婆子,放下碗也沒招呼,高媽媽問:」怎麼不見爺們?」
錦姐從頭將事說了,高媽媽驚說:「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不過千怪萬怪也不能怪奶奶和公子啊!」
「我倒不是怕怪,只是不敢信,前日好好在我家又能吃又能唱,怎麼現在都不下床了呢!「錦姐懊喪道。
高媽媽勸解說:「人有旦夕禍福,一飯一食都是命中注定的。」
錦姐得了這話也心中也瞭然一點,方問;「媽媽怎麼有空過來?」
「我一人在家守歲正難熬想著與奶奶做個伴。」
「你孩子呢?」
「有一個兒子在鄉下,有一個女兒嫁在商南。」
錦姐說:「您來了也有趣些。」讓衛嫂熱壺酒,端上果子來吃,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閒話,都是些男女風話,衛嫂在下首聽著渾身不受用。
過了三更外間漆黑一片,遠近時不時傳來鞭炮聲,眼看天色又漸漸變淡一點點藍了,只有那炮聲一夜未絕,高媽媽開門家去,正見衛虎和朱秉杭回來了,笑說:「奶奶盼了一夜,公子可算回來了。」朝里高聲道:「奶奶,公子回來了。」
錦姐本要睡得聽了聲又披衣起來,迎到門口,「可算回來了,人怎麼樣了?」
朱秉杭臉色並不好,搖搖頭拉著錦姐,「我們房裡去說。」
鈴兒端來熱水和早飯,朱秉杭洗了臉,吃了碗糖粥,才向錦姐說:「叔爺還好,我下了方子吐了幾次黃水,能緩過來。叔公年紀大了,我下了藥也不見效,壞了腸胃怕是不成了。」
錦姐嘆說:「我看書上說有人撐死的,這回是見著了,也怪我們不好不該請他這頓飯,真是樂事生悲。」心中惱悔的了不得,又問朱秉杭,「你打算怎麼辦?」
朱秉杭是看慣生死,參悟大道的人,經這種事也還平靜,「只有一力幫承後事了。」
「大過年的也是晦氣。」錦姐抱怨道。
朱秉杭沒有接話,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錦姐不知他是怎麼了只當是傷心,輕推了兩下,「你怎麼了?」
朱秉杭睜開眼,盯著錦姐的臉細細看了一會兒,微笑說:「我又想起生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話來,只是現在有了你便不同了。」
錦姐雖解字義但不明他的心境,想勸兩句也不如何開口,朱秉杭自家開解道:「為這件事我倒想起個門路,我放著家中現成的房子就開醫館吧!既是學以致用,也能解人疾苦,是件有做頭的事兒。」
錦姐想這行醫又體面又掙錢,富家請了去好酒好菜開箱銀,貧家請了去也要打酒買點心銅錢一串,遂喜說:「這事極該做的,你做大夫我還替你看方抓藥呢,咱夫妻同心不上幾年,什麼家業掙不來?」
朱秉杭摟住錦姐方覺得自己心中熱了一點。
夫妻倆在家盤恆了幾日,還去慈恩寺看了燈會,錦姐一手牽著朱秉杭一手拿著糖葫蘆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其中有猜燈謎的台子,就攛掇朱秉杭上去,朱秉杭推不過只得上去,第一個謎面是「他打我知道,背後有人挑。心中明似鏡,為得路一條。」猜是燈籠,第二個「偶恩怨一語蒙抬舉,反被多情又別離。送得郎君歸去也,倚門獨自淚淋漓。「猜是傘,第三個「能使妖魔膽盡催,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道相看已化灰。」朱秉杭看了心知是炮竹,覺得這三個謎面都是不長久見離別之物實在不吉,本不欲說,但見錦姐一臉歡喜,兩眼期許在台下望著自己,不忍負她的興頭,只得說:「是炮竹。」
攤主拱手說:「公子高手,連猜三個,這裡的燈您隨意挑一盞吧!」
回身將胙肉給了錦姐讓她先與衛虎回家,自己與嬸婆就要走,錦姐攔說:「你這衣服怎麼走?」
朱秉杭脫了公服,摘了冠,都遞與錦姐,又囑咐說:「你們回家不必等我開飯。」
錦姐抱著東西看他走了,對這突如其為的變故也感意外,出得大門把事對衛虎說了,衛虎著急道:「好好一頓飯,怎麼生出這事?」
錦姐說:「你先送我回家,回頭也跟去看看。」
衛虎本意也要跟去的,將錦姐送到家門口自己調頭就往城北去了,衛嫂出來喊了一聲,他都沒回頭,問錦姐才知這麼個事兒,也跟著著急。好好的年一家人都沒了喜氣,到了晚間也沒見主僕兩個回來,錦姐自家門口放了串炮,聽了完了響,讓衛嫂掌燈開飯。
衛嫂說:「要不再等等吧!「
錦姐說:「不用等了,公子走前吩咐過的。」
錦姐讓衛嫂和鈴兒都坐,三個女人吃了頓年夜飯,收了碗。大家在廳上圍爐坐著,衛嫂是閒不住的手裡還在納鞋底,錦姐久不做針線的人,此時無聊也拿了塊細布準備縫雙襪子,夜漸深了鈴兒支不住了,錦姐就讓她先睡去了,自家也放下針線看著燈花發起呆來。這時外間有人敲門,錦姐和衛嫂一齊站起來,錦姐更是急性,「我去開吧!你去熱菜去。」
「好嘞!」
主僕兩個歡喜著前後去了,錦姐開門說道:「怎麼樣呢?藥到病除了嗎?」
「奶奶,大過年的我並沒有什麼病!」來人是高媽媽,錦姐心情一跌,隨即想來人也熱鬧些,依舊請進去了,衛嫂端著熱湯飯出來,一見是這老婆子,放下碗也沒招呼,高媽媽問:」怎麼不見爺們?」
錦姐從頭將事說了,高媽媽驚說:「這可真是意料之外的事,不過千怪萬怪也不能怪奶奶和公子啊!」
「我倒不是怕怪,只是不敢信,前日好好在我家又能吃又能唱,怎麼現在都不下床了呢!「錦姐懊喪道。
高媽媽勸解說:「人有旦夕禍福,一飯一食都是命中注定的。」
錦姐得了這話也心中也瞭然一點,方問;「媽媽怎麼有空過來?」
「我一人在家守歲正難熬想著與奶奶做個伴。」
「你孩子呢?」
「有一個兒子在鄉下,有一個女兒嫁在商南。」
錦姐說:「您來了也有趣些。」讓衛嫂熱壺酒,端上果子來吃,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閒話,都是些男女風話,衛嫂在下首聽著渾身不受用。
過了三更外間漆黑一片,遠近時不時傳來鞭炮聲,眼看天色又漸漸變淡一點點藍了,只有那炮聲一夜未絕,高媽媽開門家去,正見衛虎和朱秉杭回來了,笑說:「奶奶盼了一夜,公子可算回來了。」朝里高聲道:「奶奶,公子回來了。」
錦姐本要睡得聽了聲又披衣起來,迎到門口,「可算回來了,人怎麼樣了?」
朱秉杭臉色並不好,搖搖頭拉著錦姐,「我們房裡去說。」
鈴兒端來熱水和早飯,朱秉杭洗了臉,吃了碗糖粥,才向錦姐說:「叔爺還好,我下了方子吐了幾次黃水,能緩過來。叔公年紀大了,我下了藥也不見效,壞了腸胃怕是不成了。」
錦姐嘆說:「我看書上說有人撐死的,這回是見著了,也怪我們不好不該請他這頓飯,真是樂事生悲。」心中惱悔的了不得,又問朱秉杭,「你打算怎麼辦?」
朱秉杭是看慣生死,參悟大道的人,經這種事也還平靜,「只有一力幫承後事了。」
「大過年的也是晦氣。」錦姐抱怨道。
朱秉杭沒有接話,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錦姐不知他是怎麼了只當是傷心,輕推了兩下,「你怎麼了?」
朱秉杭睜開眼,盯著錦姐的臉細細看了一會兒,微笑說:「我又想起生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話來,只是現在有了你便不同了。」
錦姐雖解字義但不明他的心境,想勸兩句也不如何開口,朱秉杭自家開解道:「為這件事我倒想起個門路,我放著家中現成的房子就開醫館吧!既是學以致用,也能解人疾苦,是件有做頭的事兒。」
錦姐想這行醫又體面又掙錢,富家請了去好酒好菜開箱銀,貧家請了去也要打酒買點心銅錢一串,遂喜說:「這事極該做的,你做大夫我還替你看方抓藥呢,咱夫妻同心不上幾年,什麼家業掙不來?」
朱秉杭摟住錦姐方覺得自己心中熱了一點。
夫妻倆在家盤恆了幾日,還去慈恩寺看了燈會,錦姐一手牽著朱秉杭一手拿著糖葫蘆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其中有猜燈謎的台子,就攛掇朱秉杭上去,朱秉杭推不過只得上去,第一個謎面是「他打我知道,背後有人挑。心中明似鏡,為得路一條。」猜是燈籠,第二個「偶恩怨一語蒙抬舉,反被多情又別離。送得郎君歸去也,倚門獨自淚淋漓。「猜是傘,第三個「能使妖魔膽盡催,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道相看已化灰。」朱秉杭看了心知是炮竹,覺得這三個謎面都是不長久見離別之物實在不吉,本不欲說,但見錦姐一臉歡喜,兩眼期許在台下望著自己,不忍負她的興頭,只得說:「是炮竹。」
攤主拱手說:「公子高手,連猜三個,這裡的燈您隨意挑一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