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姓貴族們果然以武承嗣被刺為由,攻擊李唐舊臣,認為這是李唐舊臣為了反武興唐而刺殺武承嗣,掃清太子當政的障礙;

  而李唐舊臣們也以太子宮下人被殺,攻訐武姓貴族,說他們欲剪除李姓的血脈,謀害太子,意圖不軌。

  上陽宮內,只見武承嗣怒道:「我昨晚在府邸遇刺,險些丟了性命,連昨天去我府上做客的王大人都遭了歹人毒手!

  這一定是你們這些李唐舊臣,希望反武興唐,扶太子登基,所以才來刺殺我,掃清太子當政的障礙!你們真是歹毒!」

  張柬之也毫不退讓,振振有詞的說道:「太子宮的下人被殺,難道不是你武承嗣做的嗎?你們一定是覬覦皇位,意欲謀害太子,結果沒有行刺成功吧!」

  另一名大臣也站出來道:「誰不知道你武承嗣,收受賄賂,賣官弼爵,多次在皇帝面前惡意誹謗太子殿下,其實是為了你自己……」

  「你們血口噴人!」武承嗣的怒道。

  「你才是無中生有!」張柬之毫不讓步。

  面對如此混亂的場面,大太監胡喜樂大聲的勸道:「各位大人!不要再吵了!皇上身體只是偶感風寒,暫時無法臨朝理政,皇上讓老身通知大家,罷朝十天,等皇上病情好轉,立刻臨朝理政!」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胡喜樂說的這是假話,但是誰都沒有反駁,相互瞪著眼睛,悻悻的離去了。

  兩派大臣在朝堂上雖然吵得不可開交,可是私下裡雙方卻並不糊塗。

  罷朝之後,張柬之立刻秘密聯繫了駐守京城的大將軍李多祚,隨時準備勤王,並輔佐太子登基;

  而武承嗣也派八百里加急的快馬,秘密聯繫了自己駐守雲州的堂弟,梁王武三思,讓他時刻準備帶兵前往神都,幫助自己奪取皇位。

  一時之間,兩派人物劍拔弩張,卻又暫時歸於平靜。

  這是因為李唐舊臣們生怕再次引起兵亂,生靈塗炭,故而對於動兵十分謹慎,畢竟太子還被皇帝軟禁著,旁人難以接近。

  萬一太子有失,他們將失去最後的希望;

  而武承嗣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自己的姑姑還在宮中,情況並不明了。

  所以天平兩邊雖然都放著沉重的砝碼,卻達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但是誰都清楚,任何一方如果顯示出微小的優勢,另一方就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令兩方都不敢行動的原因還有一個:皇上真的瘋了嗎?如果武則天只是表面裝瘋,暗中盯著他們的話,任何的不軌,都是自殺的行為!

  所以誰能進宮見到皇上,又成了兩方在這短短十天內努力的重心。

  可是他們卻統統的被總管胡喜樂以皇帝需要安心養病,不見任何人為由擋了出來。

  這次貪財好利的胡喜樂卻像一塊石頭一樣,油鹽不進,拒絕了所有的賄賂,令李、武兩方都頭疼不已。

  年關將近了,神都洛陽的人們卻完全沒有感受到這巨大的危機,還是喜氣洋洋的張羅著過年的年貨,等待著這一年中最喜慶時刻的來臨。

  而象徵著貞觀之治的貞觀殿內,武則天一人呆呆的坐在龍床上,她默默的抬頭看著精美的皇宮壁畫,壁畫的內容是太宗皇帝祭天的場景:太宗手扶玉帶,正在步入祖先太廟,他就這樣器宇軒昂的走在祭天隊伍的最前面,後面跟隨著神情極其謙恭的文武百官和威武壯觀的軍隊列陣,而隊伍的最後則是跪拜的萬民,他們都身著華麗的服飾,顯示著大唐的富足和國力的鼎盛!

  一直以來,萬民敬仰,如眾星捧月的太宗皇帝一直是武則天努力的目標。

  而如今,武則天卻是眾叛親離,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清冷的貞觀殿內。

  張昌宗為了防止任何人接近武則天,派萬虎的心腹守住了貞觀殿,不許任何人入內,連服侍的宮娥太監都沒有留一個,每天只讓胡喜樂前去送飯,伺候皇帝的飲食起居。

  而在沒有籠絡太醫張文仲之前,他們也不敢擅自讓張文仲給武則天看病,因為張文仲是大周太醫院的權威,如果他檢查出任何的問題並泄漏出去,自己的處境將十分危險。

  如果殺了張文仲,則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更快的將自己的目的暴露了出來!

  「是時候會會這個張文仲了!」張昌宗心道。突然他又想起,昨晚讓胡喜樂去召見張文仲議事,之後卻因為萬虎的到來,竟然把這事情給忘記了!

  「不好,不好!如果胡喜樂貪婪耍滑沒有去張文仲那還好,如果去了我卻沒有見到張文仲,那我的計劃就很可能全盤暴露!」

  想到這裡,張昌宗再也坐不住了,大聲叫道:「去把胡公公給我找來!」

  一盞茶的功夫,胡喜樂從門外信步閒庭的走了進來,瞟了一眼滿臉不安的張昌宗,不緊不慢地問道:「不知道張大人喚老身前來有何吩咐啊?」

  張昌宗道:「不知胡大人您昨天是否已經通知了張文仲前來我這裡商議大事?」

  「哎呀!」胡喜樂一拍腦袋,「對不住啊!昨晚老奴我一出門就被御膳房的人叫了去,說是問我宮中御宴的材料採辦,御宴是每年皇上除夕宴請大臣們的重要宴會,所以老身一忙就忘記了,還請張大人您恕罪!」

  「呵呵,胡公公您公務繁忙,昌宗怎敢怪罪,只是煩請您還要去張文仲那裡通報一聲,讓他晚上來我這裡商議咱們的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