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蔣煉一陣頭大,這孫台真是找麻煩,這可如何是好?

  挨個倉庫細細查了一遍,把兵甲的數量都統計了一遍。蔣煉帶上這個冊子,連忙回長安找沈文博。

  沈文博比蔣煉還鬱悶,開門辦公第一天就遇到這麼檔子事兒。

  「文孚呀,文孚,你還當真是厲害,我讓你去查命案,你給整出這麼檔子事兒。郢王,私藏兵甲,這是鬧著玩的嗎?」

  「大人,卑職也不想的,沒想到那廝的嘴巴那麼快,當眾就喊了出來。」蔣煉充滿歉意的說。

  「現在說這個也沒用了,你說怎麼辦吧?唉……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給黃大人交代。」這確實有些超出沈文博的能力範圍了。

  「大人,卑職在回來的路上想。三百把橫刀,兩百隻長矛,五十副皮甲,這個數量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我們這麼估計一下,郢王若是不知道呢,自然不會影響他前幾天來求我們辦案,他若是不知,當然就是下面人做的,但我覺得下面人未必有這個膽量自作主張。

  就算是有人自作主張,我們上報之後再去嚴查,定當可以還郢王一個清白。

  郢王若是知道呢,這種情況下他還來找我們,那就是他覺得此事無關緊要,畢竟哪個親王都要養些護院,這些兵甲往嚴重里說,既無弓弩,也無明光鎧等鐵甲,那我們據實上報,應該也無問題。」蔣煉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難道就不能摁住不報,裝作不知道?」沈文博還是想做縮頭烏龜。

  「大人,當時聽到這話的人,除了咱們驍騎衛的弟兄,還有萬年縣的衙役。而且看樣子,莊中之人也有知道內情的,這如何摁得住?

  而且退一步說,就算只是咱們驍騎衛的兄弟,難道就不會再有第二個童百川?

  大人,上報的話我們是盡忠職守,若是不報被聖上追究下來,那可就是知情不報,事情可就麻煩了。聖上未必捨得動郢王,但是會不會拿驍騎衛出氣呢?」蔣煉苦口婆心的勸慰。

  第157章 皇莊水車綁屍案 21

  「呼……」沈文博長出了一口氣,「你再容我想想。」

  蔣煉急了:「大人,此事不宜耽擱,現在處理萬事皆有餘地,耽擱久了,萬一有人暗中摻雜弓弩鐵甲進去;又或者走漏風聲,有人早於我們上報,我們就再難交代了。」

  「住口!本官自有計較,由不得你來教訓,還不退下。」沈文博覺得蔣煉觸怒了他,呵斥道。

  「卑職告退。」蔣煉出門之後長嘆一聲,唉……

  無論如何,總不能老把人都留在郢王的皇莊裡。這下別說孫台和秦厚了,所有人都帶回來了。

  萬年縣的衙役也不敢放走,都在驍騎衛四所里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鮑旭那邊,蔣煉都不敢去打招呼,生怕有消息走漏的話,沈文博會怪罪到他身上。

  兵甲沒敢動,在郢王皇莊的倉庫里繼續放著,里里外外打了三層封條,派丁開、付無病、劉昶三個人帶著自己的手下全天守著。

  正月十八,總算沈文博寫了奏摺上報了,如蔣煉所料,仁宗壓根連看都沒看。

  對皇上來說,死個皇莊的管事,郢王自己處理就是了,人犯又不是沒抓住,著刑部處理就是了。新年一過,年號改為泰興,這對仁宗才是最重要的。

  譽王又在那處宅院裡見那個神秘的黑袍人了。「此番沒有讓郢王受到斥責,小王心中著實不忿。」

  黑袍人還是嘶啞著說,「王爺太心急了,我早就說此事需在春暖花開之後方可進行。王爺就是不聽,沒被驍騎衛抓到是王爺的人挑唆秦厚已是不錯,王爺就不要再多想了。」

  譽王勉強低了下頭,「此事確實是本王心急了,不過本王也是想到春天再行此舉,又得需要買通皇莊內部之人放些弓弩進去,有些行險。

  而且若是走漏風聲,豈不是要受到牽扯,所以才選在今冬,本以為父皇改元之際,遇到此事定會對郢王大加斥責,沒想到讓他逃過一劫。」譽王口氣中充滿了憤恨之聲。

  「行大事而惜身,如此行止王爺如何能登大寶?此事也就罷了,王爺若是繼續一意孤行,不聽草民勸告,草民不如歸去,不再叨擾殿下也就是了。」黑袍人淡淡的說。

  「仙師何出此言?現在正是本王用人之際,仙師萬萬不能棄我不顧,以後凡事我依仙師所言便是。」譽王急忙勸慰說。

  「我非是藉此要挾王爺,純粹是希望能為王爺早登九五而盡一份心力。王爺若是還願聽我的建議,草民自當留下為王爺效力。」黑袍人略微欠了欠身,算是施禮。

  「若有本王登基九五的那一天,本王自當封仙師為國師。這次的事,是小王不對,我備了些薄禮,還望仙師笑納。」

  譽王自懷中掏出半枚玉牌,一看就是長豐櫃坊取錢的玉牌。

  「王爺客氣了。」黑袍人嘶啞的聲音,仿佛寵辱不驚一般。

  「應該的,應該的……」

  第158章 尚書府弩弓殺人案 1

  過完正月十五沒幾天,費彤的父親費長恪進京了,隨行的只有一個管家和一個常隨。

  因為還沒買宅,所以暫時借住在蔣煉家,而此時的蔣煉並不在京城,他去山南道的金州去追捕人犯了,好在走之前都已經知會過了牙人趙九,不至於讓費長恪一直借住在女婿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