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這個驍騎衛的百戶沒有出現,讓我有些不安呀。」賀婁不花淺嘆。

  「都督不必煩憂,雖說此人定是為都督所來,但我們事情做得如此隱秘,他不會查出什麼把柄的。」褚無嘆寬慰道。

  「我們在京中設立的那個暗探不一樣很隱秘,還不是幾日都沒有消息,估計是出事了。

  更何況驍騎衛這幫人,拿人辦案幾時要過什麼證據,還不是些指鹿為馬的鷹犬。」

  「京中的那件事,都督還是再等等消息,我已經派人去探查了。至於驍騎衛,雖然都督任期快滿了,但如今吐谷渾不穩,皇上登基不滿一年,不會貿然拿掉都督的,不然隴右出事誰都不好收拾。我們所籌劃的不也正是此事嗎?」

  賀婁不花嘆了一口氣:「唉……若非當今聖上身體孱弱,我又怎會行此不忠之舉?我們之所以結交祁王,看的還不就是日後的富貴,祁王看中我們的,無非也就是這隴右的六萬兵馬。

  可是萬一入主東宮的不是祁王,或者說就算祁王日後登基,誰又知道會是如何?」

  第102章 宣旨隴右定軍心 17

  「去年大師不是還為都督相面說,都督至少還有三十年的富貴。都督不必過度煩憂,我們只要度過這關,日後緩緩圖之便是。」褚無嘆一直在安慰賀婁不花。

  「希望能如先生所言。」

  第二日一早,肖正領著人去隴右都督府宣旨,蔣煉則直奔監軍王福的宅子。

  他也沒有必要再隱藏行跡,穿著官袍叩響了王府的大門「麻煩通傳一聲,宣旨副使,驍騎衛百戶沈煉,求見監軍大人。」

  蔣煉一進正廳便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面白無須,可能是久在軍旅,眉眼之間自有一股殺氣。

  見到蔣煉,此人揮手讓僕人退下之後,劈頭就是一句:「你怎麼才到?!」

  這一句便把蔣煉問傻了,什麼意思啊?一直在等我?

  王福不管蔣煉面上所露的驚訝之色,自顧自的說:「我幾日前便接到樞密使大人的鴿信,讓我全力助你,你怎麼來的這麼遲?」

  「原來是梁忠透漏出的消息。」蔣煉心想,「畢竟是皇上的心腹太監出身,看來梁忠已經多少猜到了仁宗派自己此行的目的,只是不知道他和王福究竟說了多少。」

  蔣煉心思轉的極快,想通環節便回答道:「大人莫怪,我們在洮州遇到了吐谷渾騎兵的夜襲,所以稍微耽擱了一下。」

  「吐谷渾騎兵?有多少人?」王福倒是來了興趣。

  「三百人左右,襲擾了我們所住的驛站。我們傷了幾個兄弟,倒是沒有大礙。」蔣煉解釋。

  「他們的膽子倒是不小。」王福冷哼了一聲,招呼蔣煉坐下。「說吧,需要我怎麼幫你?」

  蔣煉想了想,既然王福和梁忠有鴿信往來,有些事兒只怕是瞞不住,還不如據實相告。

  所以他就原原本本的把事情的情形給王福講了一遍,只是隱去了仁宗召見他的部分。

  聽完蔣煉的話,王福一拍桌子,「荒唐!你們當我這監軍太監是泥塑的不成?」

  蔣煉連忙解釋,「下官並無此意。」

  王福怒色未消:「你們可知這三十萬兩銀餅的鑄造並非賀婁不花個人所為,鑄造的工匠是從京城少府監派來的,本官亦多有巡查,如何作假?

  而且,鑄好的銀餅並非存在隴右軍中,而是存入櫃坊,又如何能偷換?我雖與賀婁不花不睦,但我不信如此荒唐之事。」

  王福的這個反應是蔣煉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的,他第一反應是肖正的消息是不是錯的,王福應該是被賀婁不花收買了吧?

  案子是蔣煉經手的,姚之遠的屍首更不是假的,若說此事是子虛烏有,這怎麼可能?

  第103章 宣旨隴右定軍心 18

  也許是看到了蔣煉的神色,王福略微緩了一下口氣,說:「你多有不知,這次所鑄的銀餅並非軍餉,而是鹽菜度支銀子。朝廷解運的糧草只有糧食,所有的肉、菜、鹽、油等物都要軍隊自購,我兩年前曾彈劾賀婁不花貪瀆舞弊,當時事情鬧得頗大,先皇便出了個折中的主意,將隴右軍的鹽菜度支銀子存入長豐櫃坊,每月底再由各個商戶憑採買憑證去櫃坊結款,軍方、櫃坊的帳必須得對的起來才行。」

  「如此說來,那這三十萬兩銀餅是何時存入長豐櫃坊的?」蔣煉問。

  「十日之前,當時我還去驗過,押運的也是隴右軍,一路平安無事。」王福解釋。

  怎麼會這樣?蔣煉又糊塗了。從王福府中出來,蔣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去長豐櫃坊。

  以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算是鄯州城的一條金融街,兩邊的鋪子不是櫃坊便是商號。

  不過要說名頭,還得說是長豐櫃坊,這家櫃坊的背後東主是常平公主,也就是先皇的妹妹,當今聖上的姑姑,分號遍布大周各地。

  一見是驍騎衛上門,櫃坊的掌柜連忙出來迎接:「不知大人登門,有失遠迎呀。」

  「掌柜怎麼稱呼?」蔣煉問。

  「小姓何,我們裡間說話可好?」掌柜建議。哪個做生意的也不想讓驍騎衛堵在門口,那就別做買賣了。

  進了裡屋,掌柜連忙讓人奉茶。「下官姓蔣,有幾件事兒想問問何掌柜。」

  「大人只管問便是。」

  「十日前,隴右軍可是解運了三十萬兩銀餅到貴坊?」蔣煉笑著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