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塤在一邊都嚇壞了,宋青玉這麼辱罵金邦使臣,萬一激怒對方,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想儘量挽回一下路面:「宋青玉,我……」

  宋青玉一拍桌子:「我什麼我?!靖康之變,大宋遭難,秦檜隨徽欽二聖北狩,國讎家恨之下,檜竟搖尾乞憐,苟且偷生。歸宋之後,在朝誣陷忠良,再野殘民害物,上欺天子,下虐生靈!你秦家,三代禽獸為官食祿,五服牲畜狐虎之威,禍國殃民,惡貫滿盈!你父乃是過繼之子,故則檜乃斷子。你喪盡天良,必遭天譴,故則檜為絕孫。似你秦家這等斷子絕孫之家,有何面目在我面前大言不慚!你可知道,天下之人,願食秦家肉,願飲秦家血,願寢秦家皮,願燃秦家骨!」

  再看秦檜這邊,嘴唇都氣白了。

  虞允文一聽,這就快不是人話了。他趕緊站起來,拉住了宋青玉,大聲喊道:「宋大人,請您冷靜一下。」

  大家一看,還好還好,總算有一個人出來攔著宋青玉了。可是,大家只高興了幾秒鐘,幾秒鐘之後,他們徹底絕望了。

  虞允文剛把宋青玉攔下來,一轉身,對著秦府死者和皇城司密探大喝起來:「爾等既食俸祿,便當為國效力,似爾等這般……」

  原來虞允文不是為了讓宋青玉別再罵人了,他的意思是,宋大人您先歇一會兒,我來罵幾句。

  「夠了!」假完顏洪大喝一聲:「你們罵夠了沒有!」

  虞允文一抖手,心說,我剛要開始,你怎麼就把我打斷了?迎接使團的事情,奚玉潔已經通過飛鴿傳書傳送給宋青玉了。當然,虞允文也就知道了。他對使團的人的所作所為很不恥。

  虞允文上前一步:「這位大人,您有什麼指教?」

  假完顏洪說道:「我也不想多廢話,你們既然要查案的話,就趕快查吧。」

  宋青玉輕笑一下,說道:「不用查了,觀江樓里發生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了。」

  假完顏洪的身形明顯一頓,心中暗道:這不對呀,這個姓宋的官員一直不在這裡,他怎麼會知道觀江樓里發生的事情?難道說在我們的人里,暗藏了他們的人嗎?是誰?

  「真是愚蠢,這麼簡單的事情都看不明白嗎?」宋世昆越過人群走到了最前面,然後環顧了一下四周:「當然是我告訴他的了!」

  宋世昆不得不這麼做了,因為這樣下去,很容易會把奚玉潔暗中協助宋青玉的事情給揭露出來。

  宋青玉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不錯!這位是皇城司的宋大人,一直和我暗中用飛鴿傳書,所以,觀江樓里發生的三起命案,我心中已經大致了解了!」

  「哈哈哈……」秦塤大笑起來:「宋世昆,我就知道你不能夠自己獨當一面,你就是這種甘心做宋青玉一條狗!」

  宋世昆輕蔑地一笑:「你錯了,我是天下之人!」

  宋世昆的嘴挺損的,他和宋青玉對視了一眼。他們的默契還在。這兩個人就算是互相不說話,只是用一個眼神,對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虞允文掃了一眼宋世昆:「哦?原來這位就是傳聞中的宋少俠嗎?這一年以來,兩宋攜手平反冤獄的事情,我耳朵里都灌滿了。今天終於有幸親眼目睹一次二位攜手破案了。」

  「好!那就開始吧!」宋世昆像是用掉了全部力氣,自言自語地說道:「恐怕這是我和宋大人最後一次攜手查案了。」

  宋青玉嘆了一口氣,不敢去看宋世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對不起,我是一時糊塗。」宋世昆咬了咬牙,說道。

  宋世昆沒有向宋青玉說出自己是為了保全他的名聲才那麼做的。

  宋青玉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不用說了,今天要審的不是你的案子。」

  宋青玉審過無數的案子,這一次是最特殊的一次。沒有衙役喝喊堂威助聲勢,也沒有鄉紳聽審助聲望,更沒有百姓圍觀助聲名。這可能是史上最寒酸的一次審案。只有一個主審和一個陪審。

  但是,有時候追逐真相的道路上,註定會是孤獨的。

  第二十六章 解密

  「啪!」

  隨著宋青玉的一拍驚堂木,真假帝姬案的審理,正式開始!判斷一個帝姬的真假,判斷一個皇帝女兒的真假,沒有三司會審,沒有升堂大理寺,反而是在這種露天的雪地上審理……如果帝姬是真的,她一定寒心死了。這就對了!這個帝姬是北宋的帝姬,連北宋都已經滅亡了,連她的父親都被囚禁到死了,誰還會記得這樣一個落魄的帝姬呢?

  「廢話不多說,兇手就是金邦南斗院的負責人——完顏洪!」宋青玉高聲說道。

  假完顏洪倒是很鎮定地說道:「我來問一下,這位新的宋大人,您可有證據?」

  宋青玉連理都不願意理他,給了假完顏洪一個輕蔑的眼神,就不說話了。

  宋世昆見狀,立刻說道:「你可不是什麼完顏洪,你不過是一個無名小卒!」

  假完顏洪在臉上露出了一個震驚的表情。

  宋世昆繼續說道:「你不用弄得這麼吃驚,我們早就看出來了。事實上第1次見面,我們就看出你是假扮的了。這我們再看不出來,那就毀了!」

  假完顏洪說道:「你憑什麼說我是假的?」

  宋世昆:「很簡單,在我們第1次見面的時候,觀江樓的夥計們送上了著名的獅峰龍井。這可是好茶,而你當時做了些什麼?你端起茶碗,用茶蓋撥了一下水面。評價一個茶的好壞,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那就是看茶碗裡有沒有雜質。劣質的茶里有一些不能被泡開的茶梗,而上等茶里則沒有。完顏洪可是一個標準的貴族,他從小就喝上等茶,不可能會養成那種撥雜質的習慣,所以,你很可能是一個喝慣了劣質茶的窮光蛋!看來金邦的經濟並不富裕。在南宋,即便是我這樣的人,一個月還能喝幾次好茶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