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丁甲:「什麼時候的事?」

  兵丁乙:「就是上一次蘭花石流血之後不久。那之後,那個船夫就一病不起,沒幾天就死掉了,死得時候,嘴裡還叼著一朵蘭花。這事現在傳得挺邪乎,有好多人都聲稱見到過漂浮在水面上蘭花姑娘的身影。而且現在,你看看月牙湖上,一艘船都沒有,船夫們都不出門了。」

  兵丁甲:「月牙湖雖然不大,但是很深,人怎麼可能從上面飄過去呢?」

  兵丁乙:「所以說是蘭花姑娘的鬼魂嘛。」

  兵丁甲:「夥計,不能再說了,這大半夜的,咱倆在這互相講鬼故事……」

  兵丁乙:「嗨!放寬心,我就跟你念叨念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鬼的。」

  兵丁甲:「你說是不是盂蘭盆節快到了,蘭花姑娘從鬼門關里回來了?這蘭花石,據說可就是因為沾染了蘭花姑娘的血才形成的。」

  兩個人邊說邊走,這個時候正好走到了傳說中的月牙湖的旁邊,兵丁乙忽然拍了拍兵丁甲的肩膀,手臂微微顫抖,指向了月牙湖的方向,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有滿臉的驚恐。

  兵丁甲緩緩回頭,湖面上沒有一艘船隻。雖然影影綽綽,但是確確實實,有一個白色身影緩緩飄過湖面……

  第一章 密謀

  「執政聚議,樞密副使王庶見之,大呼曰:『並後匹嫡,此不可行。』鼎以問檜,不答。……明日,檜留身奏事。後數日,參知政事劉大中參告,亦以此為言。故鼎與大中俱罷。明年,璩卒授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宋史·秦檜傳》」

  「高宗曰:俱是童稚,姑與放行。鼎執奏不已,高宗乃留御筆曰:俟三數月議之。」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臨安,普安王府,普安王趙璦秘密召見了宋青玉。

  趙璦和宋青玉並肩走在長廊之上,趙璦開口說道:「辛苦了,宋大人。正是因為你在溪洞查明真相,力挽狂瀾,史浩老師才能得以留在朝內。」

  「應該的。」宋青玉輕笑一下。

  趙璦試探性地問道:「我聽說,溪洞案件其中一個兇手,似乎不是什麼壞人啊。」

  宋青玉臉上沒有一絲一毫的表情:「您說的那個人叫李河洛,他確實不是什麼壞人。我是一個執法者,我不在乎是他是不是壞人,對我而言,他只是一個嫌犯。」

  趙璦假裝不經意地問道:「你之前和我說過,溪洞的賑災糧款似乎是出了一點問題,是嗎?」

  宋青玉立刻回答:「不錯,年初多地饑荒,朝廷發放了賑災糧款,其他的地方都能對得上數目,唯獨荊州的數目不對。春耕費少了大半,賑災糧也被摻入了糠麩。」

  趙璦面色凝重:「這籌集和發放賑災糧款的事情,可是秦檜負責的啊。」

  宋青玉點頭:「但是現在還不能聲張,因為只是懷疑,沒有證據,不過我會暗中調查的。這件事很可能和秦檜有關係,荊州知州王文元,是秦檜的學生!年初的饑荒,荊州的災情遠沒有其他地方那麼嚴重,如果秦檜藉助自己的學生,在荊州這裡做一下手腳,不是沒有可能。」

  趙璦嘆了一口氣:「別查了,查了也沒用。秦檜權傾朝野,官家對他十分寵信,這樣的人,你是得罪不起的。而且,光憑荊州賑災糧款貪污這一點,我們是扳不倒秦檜的。」

  宋青玉拱手說道:「普安王,我不是為了扳倒秦檜。我只是想查到——是誰從快餓死的災民的嘴裡搶救命的糧食!我是一個執法者,我不在乎秦檜是不是權傾朝野,對我而言,他只是一個嫌犯!」

  趙璦的心情很複雜,史浩教會了他做人的道理。如果是幾年前的他,也會和宋青玉的想法一樣。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是非對錯再也不是那樣簡單明了,他也開始學會了「大局為重」。宋青玉有時會顯得不近人情,不對權貴膽怯,不因貧弱憐憫,他比任何人都能分清是非對錯。正是因為如此,讓趙璦更加確定,宋青玉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

  「宋大人,你說得很對。」趙璦轉身道,「不管貪污了救命糧款的人是一個芝麻小官,還是一個一品大員,這件事一定要追查到底!宋大人,小王有一個忙,你願意幫我嗎?」

  宋青玉躬身:「殿下請講。」

  趙璦道:「殺人祭鬼一案,宋大人的表現舉朝有目共睹。所以小王決定,請求官家讓你代表大理寺尋視天下刑獄,洗雪冤屈。宋大人,這個忙你願意幫我嗎?」

  宋青玉為難地說道:「這……如此重任……」

  趙璦輕笑一下:「宋大人,天色不早了,你回去考慮一下。考慮好了,我就去向官家提議。」

  恩平王府,恩平王趙璩也找來了秦檜。朝內主和派,便以這兩個人為首。兩人同氣連枝,秦檜一直拼盡全力幫助趙璩。

  幾年前,趙璦還是建國公的時候,皇上突然下旨,封趙璩為吳國公,這樣一來,兩人的地位就一樣了。樞密副使王庶見這種情況,很不高興,兩個人雖然都是皇子,但長幼有序,哪有皇弟和皇兄地位一樣的?大家一起商議,和秦檜同級別的趙鼎問秦檜,這是怎麼回事?明擺著趙鼎懷疑是秦檜促成了趙璩封吳國公的事。秦檜卻一句話不說。

  事情鬧到高宗那裡,一番議論,秦檜還是一句話不說。在殿上,趙鼎據理力爭,高宗認為趙鼎說得有些道理。他說,當時下詔,只是覺得趙璦和趙璩都是孩子,沒必要非得分個長幼,既然你們不同意,那這件事就先放一放。然後,其他人離開,秦檜自己私下求見高宗,也不知道他和高宗說了什麼?這期間,參知政事劉大中也發聲,認為皇弟和皇兄地位相同不妥,長幼之序不能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