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青玉:「孫家小少爺叫什麼名字?」

  李河洛:「叫孫叔文。」

  宋青玉:「孫叔文?」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排行是按著伯仲叔季來排,孫伯文,孫叔文,如果不出意外,中間應該還有一個孫仲文才對。

  宋青玉:「孫家一共兄弟幾人?」

  李河洛:「孫家一共是三兄弟,分別伯文、仲文、叔文。」

  宋青玉:「我們去孫家怎麼沒看到二少爺呢?是不在家嗎?」

  李河洛:「不,幾年前,二少爺陪著孫夫人去杭州靈隱寺還願,回來的路上不幸遇到了山賊。當時二少爺為了保護孫夫人,一介書生的他,拼死拖住山賊讓孫夫人逃跑。孫夫人才得以生還,但二少爺卻被山賊打落山崖。」

  宋青玉若有所思的樣子:「死了?」

  李河洛略帶惋惜的語氣:「是啊,二少爺並不是孫夫人親生,只是名義上的母親。但是,他為了保護孫夫人,隻身對抗二十多個山賊,這份孝義,實在是讓河洛欽佩。」

  宋青玉:「看到他的屍首了嗎?」

  李河洛:「沒有,二少爺跌落的是一個萬丈深淵,再加上路途遙遠,沒有尋回二少爺的屍首,孫家在城外為二少爺建了一個衣冠冢。」

  宋青玉略帶疑惑:「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不,應該問,孫家的人怎麼知道二少爺的義舉的?」

  「孫夫人回來哭泣著告訴孫員外的。聽說,當時孫員外聽到兒子死去的消息都昏過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唉。」

  宋青玉眉頭緊鎖:「孫夫人去靈隱寺還願,隨行的都有誰?」

  李河洛:「沒帶多少人,只是帶了二少爺、兩位管家。對了,還有三四個家丁。不過……」

  宋青玉:「不過怎麼?」

  李河洛:「那幾個家丁也被山賊殺死了。」

  宋青玉輕蔑地一笑:「也就是說,死無對證。」

  李河洛一驚:「宋大哥,你的意思是……」

  宋青玉:「哦,沒什麼,隨口說說而已。」

  這確實不得不讓人懷疑,二少爺死得很是蹊蹺。他為保護孫夫人犧牲的理由倒是說得過去,但是,如果細想一下的話,也有一些不合理。一個文弱書生再加上幾個干雜活的家丁,真的可以拖住二十多個刀尖上滾過來的山賊嗎?

  兩個人說話間,小二已經把看菜撤下去,換成了細菜。

  李河洛岔開話題,拿起酒壺為宋青玉斟酒:「宋大哥,您為溪洞的案子也忙了一下午,也該歇歇了。看,酒菜也都上來了,河洛陪宋大哥飲上幾杯。」

  宋青玉端起酒杯:「說得極是,他這裡的酒還真是不錯,這裡的蒸酒,比起臨安的酒家也不遜色。來,賢弟請。」

  「仁兄請。」李河洛滿飲一杯:「宋大哥,您是行家。這裡的蒸酒確實不錯,平時小弟沒有這個口福,也就是沾您的光。」

  這裡所謂的蒸酒,其實就相當於今天的蒸餾酒。宋代以前的酒沒有蒸餾這個過程,都是簡單的發酵,發酵的技術也不成熟,釀出來的酒大致相當於啤酒的度數。現在的白酒連喝十八碗上山打虎,恐怕連老虎都不願意吃。

  到了南宋初期,有了蒸餾酒的雛形,他們叫蒸酒。這個蒸酒的度數就比原來單純發酵的酒度數高很多了。但是,宋青玉生活這個時代下,蒸酒街邊小販那裡買不到,一般的店家也不一定有,就得是大一點的酒樓里才有。

  兩個人推杯換盞,喝得很開心,喝著喝著,宋青玉忽然想起什麼的樣子,望了望四周,隨口說道:「溪洞這個地方還是太冷清了,這個酒樓在溪洞就不算小了,怎麼連個趕趁人都沒有啊。」

  李河洛不是很明白:「宋大哥,小弟見識淺薄,斗膽問一句,什麼是趕趁人?」

  這也難怪李河洛會問,他不清楚也正常。首先說溪洞很荒涼,其次他也不經常到酒樓吃飯。宋青玉於是跟李河洛解釋,什麼是趕趁人。其實說白了,就是古代酒樓吃飯之時,旁邊往往會有吹拉彈唱載歌載舞的姑娘們助興。這類人,宋代酒樓的專業術語就是趕趁。當然,也不全都是姑娘,也有雜耍的小伙,說話本的老先生。內容不限,會個才藝表演就行,過來給客人演一個,趕趁趕趁,讓客人吃得高興。

  李河洛一副憧憬的樣子:「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到臨安看看。」

  宋青玉拍了拍李河洛的肩膀:「幹嘛有機會,等我解決了溪洞的案子,我就帶著你回臨安。你在我身邊當個……嗯,到時候再說,大哥給你找個合適的職位……」

  李河洛受寵若驚,他不知道宋青玉說得是醉話還是當真的:「這怎麼使得?宋大哥折煞小弟了。河洛只是一個小小的縣衙主簿,恐怕能力不夠吧。」

  宋青玉:「有什麼使不得的,讓你在縣衙做主簿是大材小用了,看看河洛賢弟寫得那一筆好字。俗話說,字如其人。我相信,你足夠勝任。」

  李河洛苦笑一下,說道:「字如其人,這句話完全是瞎說。」

  宋青玉:「何以見得?」

  李河洛猶豫了一下:「宋大哥,你在朝里為官,應該見過咱們鼎鼎大名的秦相爺的字……」

  「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是秦檜的字,確實了得。」宋青玉嘆了一口氣,「字如其人,被你這麼一說,還真是諷刺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