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煒走進了第一家店裡,店主是個四十多歲的婦女,皮膚黝黑,正在那裡看電視。見有客人上門,她站起來:「看看需要一些什麼?」

  畢煒說硝酸銨、硫磺。這兩種是配備炸藥的必需品。

  女店主說道:「你有證明嗎?」

  「什麼證明?」

  「派出所的證明還有廠子的證明啊!這都不知道?要是沒這些手續的話,我們不能賣給你的。」

  畢煒笑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就出來了。其餘三人圍上來問怎麼樣,畢煒搖了搖頭,繼續下一家。這半天的時間裡,他們走進了每一家店裡,可是這些人的口徑都出奇的一致。沒有證明,不可能賣這些東西。

  中午的時候,四個人飢腸轆轆。早晨出來得及,早飯都還沒有吃。於是在路邊找了一家餃子館,隨便吃了點兒。

  關皓說:「這些賣貨的,跟他媽商量好了似的,也不知道真的假的。畢隊,會不會因為咱們是生面孔,他們有戒心啊?」

  畢煒想了想,說:「可能性不是沒有,但不大。其中幾家店主看到我的時候,眼神沒有過多的停留和疑惑,上來就問證明的事。說明他們長期做這行,形成了一種固定思維。採石場的工人流動性其實也蠻大的,認證不認人。這是他們的做法。」

  「難道這一帶真的這么正規嗎?」安琪兒也表示懷疑。

  畢煒搖頭說道:「這個……我也沒辦法確定啊。開採工程中常需要大量炸藥,這是常識。但炸藥的用量受到公安機關嚴格限制,民爆物品的地下交易成為難以掌控的暗流。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問題是,我們現在要查的就是這種地下交易的形式。我覺得我們得改變思路了,明面上查是查不出來什麼結果的。」

  林書藝躍躍欲試:「畢隊,你說我們怎麼辦吧?」

  畢煒沉吟片刻,說:「先吃飯吧,完事了再說。」餃子館裡的人越聚越多,顯然不適合談論這個話題了。四個人吃完飯出來,上了車。

  畢煒此時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剛才進店詢問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這裡確實能買到配備炸藥的原材料,但是有兩樣最關鍵的東西沒有。」

  安琪兒忽然想起來了:「你是說,雷管和引線。」

  「對。如果不是專門的人才或者是具備相關知識的人,就算是買了這些原材料,也無法配出炸藥的,何況需要雷管和引線。所以,我的看法是,咱們去採石場那邊,詢問一下具有這項技術的人,看看能不能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什麼線索。」

  三個人都覺得畢煒的思路很對,找炸藥來源可以從買賣炸藥的人入手,但也可以從配備炸藥的人入手,畢煒的想法,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四人當即乘車,前往採石場方向而去。一路顛簸,很遠就看到了遠處瀰漫著一大片灰色的塵霧,很多人都在忙碌著,有的人抬著石塊從山上下來。有的則是十幾二十個人一起,搬動著一塊巨大的石頭。這塊石頭足有十米來高,壯觀無比。現場除了忙碌的工人外,指揮的人則吹著哨子,揮舞手裡的旗子。

  林書藝看得直咋舌:「簡直像是電影裡的鏡頭。」

  畢煒帶著三個人剛進入工地,卻被門口的一個老大爺攔住了:「停停停,都停下,你們幹什麼的啊?有介紹信嗎?」畢煒笑道:「介紹信沒有,這個行嗎?」他拿出了警官證。老頭兒接過去看了一眼:「哦,你們是公安局的啊,有什麼事嗎?」

  「老師傅,我們來這兒是想找咱們這兒負責人,您看您給說一聲行嗎?」

  老頭兒說:「行,你們等一下。」他轉身跑過去,找那個穿著迷彩服吹著哨子的指揮,在他身邊說了幾句話。那人轉過身,快步跑過來,來到了四人面前:「各位警官好,聽說你們找我?」

  畢煒皺著眉頭:「你是這兒的負責人?」

  「咳,我只是個小兵,現場指揮。今天大老闆沒來,現場就交給我管了,您有事跟我說就行。」

  畢煒問道:「咱們這個場子多少年了?」

  「嚯,這個可有點兒年頭了。從我爸爸那時候起,就在這裡幹了,他退休了,我接著干。我估計啊,能幹到我重孫子那輩兒。」

  「這裡炸山的工作歸誰啊?」

  「老孫啊!」現場指揮拿出了煙,主動遞給畢煒。

  畢煒搖了搖手:「帶我們去見見這位孫師傅吧。」

  「好好,您幾位請。」現場指揮在前面帶路,畢煒他們跟在後面。一行人從中間的空地邊上繞過去,又沿著一條羊場小路走了十幾分鐘,來到了一座山腳下。這裡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空地,放眼望去,在最南邊,有一排紅磚房,十幾個人圍在一起,蹲在地上端著碗,正在吃飯。

  現場指揮走了過去:「老孫,老孫在嗎?」

  一個穿著灰色夾克的人站起來:「叫啥叫,老子在這兒呢!」

  第八章 今天一定會有收穫的

  眼前的老孫,全名孫旺財,五十多歲了。身材佝僂著,右邊那隻空蕩蕩的袖子迎風飄舞。指揮上前說明了來意後,孫旺財往這邊看了兩眼,就招呼畢煒他們進了旁邊的一間屋子。四名警察走過去的時候,正在吃飯的工人們不約而同地看著安琪兒發了呆,有的人手裡拿的饅頭都掉了,還沒有發覺。

  紅磚房裡的光線很暗,因為這裡沒有暖氣,冬天時為了禦寒,在窗戶上加了一層厚厚的塑料布,到現在都還沒有撤下來。狹窄的空間內,混雜著一股刺鼻的霉味兒。老孫拉開了燈繩,「啪」,燈泡亮了。四人這才看清楚了這個狹窄的屋子裡的布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