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窩識律在門外站了好一會兒,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選擇了。

  澹臺器道:「要不然這樣,你們兩國的人回去說,兩位國君因為意見不合而打鬥起來,誰也沒有料到,居然都死了……」

  他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這裡的諸國君主,都願意為你們回去報信的人作證,所以這樣一來的話,你們兩國也不會有什麼紛爭,畢竟死了倆,哪家都不吃虧。」

  他看向窩識律:「如果你們願意那就回去,如果不願意的,看來我是調停不了了……涼州軍調停西域諸國紛爭的態度,歷來就是說的通就說,說不通就打,誰說得通,我就幫誰去打說不通的那一個。」

  說完這句話,澹臺器起身:「你們自己商量著吧,回頭派人給我報信,不然,我涼州鐵騎怎麼知道去打誰?」

  走到門口,澹臺器回頭說道:「巴克盟是我涼州軍的朋友,巴音可是我澹臺器的朋友,從今天開始,一人惹他,我殺一人,一國惹他,我滅一國。」

  說完後,大步而去。

  門外,八十名親兵抬起手,整齊的行了一個軍禮。

  第七百八十八章 先打再救

  西域的事,澹臺器只帶著八十人的親兵就解決了,這可能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事。

  老張真人推測到的四方劫,在無形之中,被澹臺大將軍解開了一方。

  黑武人當然不會真的派遣遠征軍前來,他們才不會在乎西域人的死活。

  西域人在黑武人眼中只是一把刀而已,或者說是一群可以利用的狗。

  但是澹臺大將軍倒是真的滅了德仕克的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他說讓德仕克的親兵將軍殺了泠鳶國國君的原因。

  德仕克的安冉國已經被涼州鐵騎踏了一遍,泠鳶國的人回去之後,面對著千瘡百孔的安冉國,還近在咫尺,不打一打心裡能過意的去?

  事情哪有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澹臺器說是給兩國調停,還說你們兩國都死了個國王,就此打住吧。

  可是他提前就把安冉國虐了一圈,而泠鳶國卻是真的只死了一個皇帝。

  如此一來,西域必然內亂。

  那些在座的小國君主們,難道也會眼睜睜的看著不管?

  不,他們會撲上去撕咬,把安冉國劈開,像是群狼撕咬一隻綿羊似的,把安冉國分了。

  澹臺器的一番話,讓所謂的西域聯盟就四分五裂。

  和西域諸國打交道,放眼整個天下,沒有誰能比澹臺器更強。

  他家裡數代在此,百多年時間,西域諸國什麼樣子,都瞭然於胸。

  回去的半路上,澹臺器吩咐手下親兵:「去一個十人隊,往幽州方向給寧王報信,就說西域之事已經解了,無需再為涼州分心,可將西疆部署之兵力調往北疆支援。」

  他吩咐完之後又對其他人說道:「再分一個十人隊去求見連夕霧連大人,告知他涼州無憂,他可率軍往北疆馳援。」

  他之所以兩邊都派去人通知,是因為畢竟他還是大楚的邊軍將軍,而不是寧王之臣。

  他沒辦法去命令或是直接勸說連夕霧帶兵去北疆,他只能把自己該做的都做好。

  北疆,北山關。

  兩個月了。

  黑武人的八十萬大軍已經連續不間斷的猛攻兩個月,可是依然不能將北山關攻破。

  然而雙方都知道,堅持到此時此刻,誰先鬆一口氣那就必定誰輸。

  黑武人持續施壓,他們的優勢就是兵多將廣,以八十萬大軍拼李叱的三萬多人,他們拼的起。

  李叱站在城牆上看著潮水一樣退回去的黑武人,緩緩的吐出一口氣。

  不記得這是第多少次打退黑武人了,可是這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龍頭關那邊有消息過來嗎?」

  李叱回頭問餘九齡。

  餘九齡搖了搖頭:「還沒有,老張真人從冀州城趕赴龍頭關,最快,也要走兩個月才能到,再從龍頭關送消息回來,最快也要一個多月。」

  李叱嗯了一聲,心裡還是有些擔憂。

  老張真人只說他推測,在龍頭關那邊有一個劫,他沒說是誰的劫,是李叱的,是他老人家自己的,還是其他什麼人的……

  但是李叱從老張真人的語氣之中聽得出來,龍頭關這個劫,應該極為重要。

  絕大部分時候,李叱其實都不太相信玄之又玄的東西,包括小張真人說他是人皇這樣的話,他也不信。

  因為他本身就和長眉道人行走江湖那麼多年,關於神乎其神的事情,這一老一少又沒少做,也沒少說。

  多少人都信了他們兩個的鬼話連篇,他們兩個懂得多了會的多了,所以被騙的概率也就小得多了。

  然而這次,李叱心裡卻一直都踏實不下來。

  因為他想像不出龍頭關那邊會有什麼劫,而且老張真人還執意要親自去化解。

  龍頭關是莊無敵在守著,就算山海軍要攻打龍頭關的話,以莊無敵的兵力也可堅守一陣子。

  退一萬步說,李叱也已經派人加急給莊無敵送去了書信,若他判斷龍頭關死守不住的話,那就當機立斷直接撤回冀州,從龍頭關到冀州的兩千里之地,全都放給山海軍就是了。

  只要國門不失,再能穩守冀州城,那麼李叱早晚還會把整個冀州打回來。

  明明都已經做好了安排,可是這種不踏實卻始終都在李叱心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