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掃視了眾人一眼後說道:「我們邊軍從來都不會被人看不起,打外敵,沒有人比我們更能打!」

  他說完後一擺手:「各軍準備妥當後無需向我請示,直接開赴你們的守備之地。」

  第二天,冀州。

  李叱和大家在一起吃早飯,高希寧她們看著他,勺子舀了一些粥,放在嘴邊卻忘了喝,沒有人說話,怕打擾了李叱的思路。

  他一定是想到了什麼,才會連飯都忘記吃了。

  「派人給莊大哥澹臺送信。」

  李叱忽然抬起頭說道:「讓澹臺帶他所部,立刻開拔往幽州方向支援。」

  燕青之怔了一下:「可是現在,並無黑武人寇邊的確切消息,若是調走澹臺,山海軍趁機攻打龍頭關,只有莊無敵一軍把守……」

  李叱道:「寧丟龍頭關,不丟北疆國門。」

  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我不管是什麼國,現在是不是大楚也好,北疆的國門都不容有失。」

  燕青之又勸了一句:「可是龍頭關若是失守的話,那後邊就無兵可守,山海軍可長驅直入而至冀州城外。」

  李叱道:「冀州可以丟,丟了還是中原的,國門若失守,中原就是黑武人的了。」

  他看向餘九齡道:「派人去龍頭關的時候告知莊大哥,若死守不住的話,那就當機立斷直接退守冀州城。」

  李叱端起粥碗,咕嘟咕嘟的一口氣喝完。

  「收拾東西,咱們去幽州。」

  說完後大步走了出去。

  眾人看著他,一時之間都有些懵了。

  在座的人又互相看了看,眼神里都有些驚訝。

  老張真人在小張真人的肩膀上拍了拍:「你昨日才問過我,天命人皇,與蓋世梟雄有何區別,我說以後你就知道了,你可看明白了?不用等以後,現在你就知道了。」

  小張真人起身道:「弟子去收拾東西,準備去幽州,師父照顧好自己。」

  老張真人點了點頭:「龍頭關應有一難,我即刻啟程往那邊去,若可化解,可保龍頭關穩守,若不可化解……你需謹記,你已是龍虎山真人,要多為百姓們做一些事。」

  說完後老真人看向其他弟子:「你們皆隨寧王赴北疆,哪怕只有你們幾人,也是我龍虎山道門出了一份力。」

  「師父!」

  那幾名弟子連忙起身,都要勸阻。

  老張真人擺手道:「無需你們陪伴,難不成我連你們幾個都不如?」

  他笑了笑道:「你們也要記住,這次來冀州,你們會看到此生都不該忘記的事,不管你們以後還是不是道門傳承之人,都會讓你們懂得人是該怎麼做的。」

  老張真人轉身往門外,弟子們連忙跟了上去。

  高院長看向燕青之道:「我回去準備一下,寫一份告萬民書,希望能讓百姓們也知道,這一次大家都不能袖手旁觀。」

  雖然這只是老張真人說的一個夢,可是因為李叱真的在意,所以每個人也都明白過來,國門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高希寧側頭低聲對身邊人說了幾句什麼,隨即有廷尉軍的人跟著老張真人出去。

  高希寧走到門口,看向外邊吩咐了一聲。

  「廷尉軍。」

  門外的廷尉軍整齊回身:「在!」

  高希寧高聲問道:「你們可還記得,廷尉軍,軍職何在?」

  所有人整齊回答:「一切為了寧王!」

  第七百八十章 至北疆

  廷尉軍浩蕩出行,直奔幽州。

  這一次,所有人都不乘車,而是騎馬趕路,雖然從幽州到冀州的路程說不上特別遙遠,可是李叱一息都不想耽擱。

  李叱其實心裡明白,老張真人所說的夢,只是想要對他說些什麼的一個藉口而已。

  老張真人人在龍虎山,卻心繫天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

  而要判斷出黑武人可能會在今年南下,也是根據多方面的因素推測得知。

  李叱和長眉道人行走江湖那麼多年,對於如何讓人信服的事李叱自然深知。

  比如長眉道人在冀州七縣之內也被譽為長眉真人,就真的是他老人家道法高深?

  尋常百姓們看起來神乎其神的東西,其實都是有理可循。

  比如老張真人對北疆局勢的判斷,黑武新的汗皇闊可敵已己律已經即位數年,逐漸把朝權穩穩抓在他手中,排除異己,清理隱患。

  而他又和歷代汗皇並無區別,立志奪取中原天下。

  而此時中原,卻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諸強分割天下,混戰不斷。

  如此機會,對於黑武人來說,是千載難逢。

  再拖幾年,中原就可能恢復一統,到時候黑武人再想南下就絕非易事。

  想想看,哪一個朝代的開國之軍,不是百戰老兵?

  想想看,哪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不是聖明賢達。

  李叱一直都沒有分心北疆的事,是因為有夏侯在,所以想的確實少了些。

  此時被老張真人提醒之後,李叱就意識到,黑武人一旦南下就可能是整個中原的血洗之災。

  隊伍用最快的速度趕到幽州,才知道夏侯琢已經親自帶著人馬趕去北山關。

  北山關是黑武人南下的第一選擇,對於中原來說,這裡是最為重要的門戶之地。

  之所以黑武人每次南下都選擇攻打北山關,是因為這裡地勢便於兵力展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