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餘九齡道:「我寧哥,連只鳥兒都捨不得打。」

  李叱問:「所以嘞?」

  餘九齡指了指自己:「她拿土坷垃砸我的時候,可沒捨不得過啊……」

  李叱看向餘九齡,長嘆一聲:「你才挨了多少……」

  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去吧

  從出冀州北巡,至歸冀州,李叱走了大概三個多月的時間。

  回到冀州的時候,已經又要過年。

  這人生如此之快,一年一年,回想起來,仿佛所做的每件事都在昨日。

  連李叱這樣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都經常會有年華易老的悲傷。

  好在是每每照鏡子的時候,還都能確定自己如此年輕貌美。

  並為之深深折服。

  冀州城。

  李叱進了城之後就即刻安排軍務,調遣兵力,護送糧草往豫州運送。

  雖然豫州那邊是糧產之地,可是李叱運送糧草過去極有必要。

  第一,是告訴南征的將士們,後援,源源不斷。

  第二則是讓豫州已降之人看看,寧軍的實力雄厚。

  把事情都安排妥當之後已經夜深人靜,出軍營才知道張湯一直都在外邊等著。

  李叱的車馬在大街上經過,深夜中,車輪碾過石板路的聲音顯得那麼清楚。

  馬車裡,李叱看了一眼張湯:「你在大營外邊等了一天,卻不讓人稟報,只是等我出來才說有事,這一天,水米未進?」

  張湯俯身道:「回寧王,不敢耽誤寧王軍務事,所以就在外邊等著了,又不知寧王會在什麼時候出大營,所以就一直等著了,確實……水米未進。」

  李叱道:「我也沒吃。」

  他打開車窗往外看了看,大街上店鋪早就已經關門,後半夜了,想吃些東西,似乎只能去青樓。

  李叱把車窗關好:「回去後我煮一些面,你我再吃吧。」

  他問張湯:「你找我何事?」

  張湯從懷裡取出來一本冊子,雙手遞給李叱:「這是臣下從幽州回來的一路上所思所需,還請我王過目。」

  李叱接過來看了看,然後眼神就微微變了變。

  因為張湯這冊子上寫的是諸般刑訊問供之法,一頁一種,前邊三十六頁,三十六種刑罰。

  在幽州的時候,李叱就見識過了張湯的狠厲。

  今日看到這諸般刑罰,李叱才知道,他見到的狠厲只是九牛一毛。

  李叱一邊看一邊問:「為何你會想到這些?」

  張湯回答道:「司職之事,臣下之道,寧王讓臣下歸入廷尉軍,臣下妄測,要用的就是臣這些擅長的事,所以一路上不敢有絲毫懈怠,總算是有所成。」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種種刑罰,看的他都有些吃驚。

  翻倒後邊,卻是關於對諜衛軍和廷尉軍的各種建議,許多奇思妙想,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李叱看向張湯:「你是想讓我給你些明確的差事?」

  張湯俯身:「臣下斗膽,向我王請一件差事。」

  李叱道:「你說。」

  張湯坐直了身子,肅然道:「臣下想著,山河印在冀州餘毒未清,而我王要重視的則是南下戰事,若將精力都分管於此,有些得不償失。」

  「我王所重,應是山河,而非山河印,山河事大,山河印事小,山河如重墨,山河印如遠影。」

  「所以臣下請求,將巡查冀州治內山河印餘孽之事,交給臣下來辦。」

  李叱沉默片刻後說道:「我不會因為你才跟我而不重用,也不會因為你不到二十歲而輕視,但你應該知道,你對於冀州治內的很多事還不了解,光有做事之心……」

  張湯俯身:「我王恕罪,請聽臣下一言。」

  李叱道:「你說。」

  張湯再次坐直身子,深吸一口氣。

  「寧王,從幽州返回冀州這一路上,走了十六天,在離開幽州之前,我去求見了夏侯將軍,向他要了一份幽州官員名單,以及出身何處,臣下用了四天時間,把這些人全都記在腦子裡。」

  「之後所過之州縣,所有官員的名字,出身,臣下也都牢記於心,臣下繪製記錄這些刑罰之事,並沒有用去全部時間,這一路歸來,臣下每日只睡兩個時辰。」

  他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緩了一下後繼續說道:「臣下出身寒微,自知所學不足以得我王重用,唯有發奮,倍功於他人,才能不愧對我王信任。」

  李叱一驚:「你……」

  「請聽臣下說完。」

  張湯道:「臣下自覺,最適合做這般偵查刑訊之事,理由有三。」

  他看著李叱認真地說道:「其一,臣下出身寒苦,是孤兒,無牽掛,不會被人以家眷威脅,臣下也已經立誓,此生,不成親娶妻,也不要子嗣後人。」

  「其二,做此事者,非但要面對威脅之事,還有誘惑之事,臣下從幽州起,往沈醫堂求藥,已經連續服用十六日,且以後會日日服用,壓制欲望,對女色無求,臣下也已與廷尉軍都廷尉大人明言,臣下之俸祿不用發放,吃穿用度,廷尉軍中都有供應,無需花錢,臣下亦對黃白之物並無貪念。」

  他說到此處,李叱的眼睛已經睜大。

  「其三,臣下自知,若要勝此重任,唯有將臣下最擅長的事拿出來,若有所獲,臣下必會挖地三尺,不放過蛛絲馬跡,臣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