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邊是一座縣城,就在此地,武親王養楊跡句擊敗了羅境的大軍。

  這座不知名的小縣城外,羅境大軍幾乎算得上全軍覆沒。

  而如今,前邊縣城的城門大開,縣令等一眾官員,手裡捧著官印等物魚貫而出。

  他們臉色發白戰戰兢兢的到了唐匹敵面前,縣令率先跪了下去。

  「下官王良棟,叩見大將軍,下官代表全城百姓,恭迎大將軍入城。」

  在他身後,所有官員,隨行而來的本地鄉紳,全都跪了下來。

  唐匹敵抬起手指了指:「取了印信。」

  手下親兵上去,將印信接過來。

  唐匹敵催馬向前:「入城。」

  騎兵隊伍從那些跪著的官員和鄉紳身邊過去,並無理會,大軍浩蕩。

  不久之後,縣城之內。

  唐匹敵看向手下眾將,然後吩咐一聲:「取地圖來。」

  親兵立刻過來,兩個人將一面地圖在唐匹敵身前展開。

  唐匹敵走到地圖前邊,用馬鞭指了指一個位置:「此地為遨原縣,距此二百二十里。」

  說完後看向高真:「領你一軍兵馬前去,你需多久拿下遨原?」

  高真俯身:「回大將軍,兵到則取。」

  唐匹敵點頭:「從遨原縣,往東,往南,畫一個方圓三百里的半圓,十日之內,肅清殘敵,可有難處?」

  高真道:「七天即可。」

  唐匹敵嗯了一聲,馬鞭在地圖上再次點了一下:「此地為登城,是豫州之內的大城之一,估算有數千至萬餘兵力,澹臺,你領兵去登城。」

  澹臺壓境俯身接令。

  「遵命。」

  唐匹敵道:「向登城內喊話,降則不殺,抵抗屠城。」

  「是!」

  澹臺壓境再次應了一聲。

  唐匹敵又看向羅境:「自此往南四百六十里,是豫州大城封城,你領先鋒軍趕到封城,不用急於攻城,待諸軍拿下各地之後,會往封城匯合。」

  唐匹敵的馬鞭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圈:「豫州北境,兩個月之內,務必全部拿下。」

  「呼!」

  唐匹敵道:「各軍散去,各自為戰,一個月內到封城來見,打輸了的就不用來了,自己回冀州去寧王面前領罰。」

  「呼!」

  第四卷 天下誰人不識君

  第六百六十七章 北巡

  從冀州一路往北走到燕山,這般車馬行進要走一個月,沿途經過許多州縣。

  再從燕山到幽州,夏侯坐鎮之地,差不多還要走上一個月左右。

  到了幽州之後住上一陣子就要折返,不然的話就趕不回冀州過年。

  所以這一趟行程,李叱的目標就是冀北這一片區域,其中兩件事最為要緊,一是查看地方官員,二是查看給邊軍的補給。

  如今冀州這場面有些複雜,也有些耐人尋味。

  除了夏侯在幽州這邊,還有他在北山關的舊部,基本上願意接受寧王之外。

  其他邊關各處,都不接受寧王,他們依然堅持自己是楚軍。

  因為他們是邊軍,邊軍捍衛的不只是國土還有大楚尊嚴。

  如果邊軍都不認大楚了,那他們的自尊和驕傲都沒了。

  冀州東西很長,橫跨數千里,而接受了李叱,且李叱還有能力供給物資的,其實不足四分之一。

  最為要緊的邊關,李叱能干預到的,也不過四分之一左右。

  「冀北這上百個州縣的官員,其中有半數是咱們後來任用,半數是當初的舊官沿用。」

  李叱坐在馬車上,伸手把車窗打開透透氣。

  視線很快就回到地圖上,圖上用炭筆標出來他這次要走的路線。

  而這路線是李叱臨時定的,除了他之外只有高希寧一人知道。

  「我最擔心的是這些沿用的舊官。」

  李叱接過來高希寧遞給他的水壺,喝了一口後問:「怎麼水有點甜?」

  高希寧指了指自己的小嘴巴:「因為我剛喝過。」

  李叱嘿嘿笑了笑,然後在水壺上親一口,還用一種很挑逗的眼神看了看高希寧。

  於是高希寧的眼睛就微微眯了起來。

  李叱問:「怎麼樣?有沒有被撩到?」

  高希寧抬起手在李叱腦袋上一頓亂揉:「我就在這呢,就在你面前呢,你親個水壺?!」

  李叱想了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高希寧撇嘴,撇嘴的時候下嘴唇就肯定會微微突出一些,樣子可愛的一塌糊塗。

  李叱這次是沒忍住,撲過去堵住了她的嘴。

  這氣氛,是不是有點旖旎?

  然後李叱咬住高希寧的下嘴唇,嘴裡含含糊糊地說道:「你還敢撇嘴?」

  高希寧腦海里啊,覺得自己看上的真的是個傻子啊……

  片刻後,李叱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一樣,乖乖巧巧的坐在那,兩隻手放在膝蓋上,動也不敢動。

  他不動,是因為高希寧的手在他耳朵上。

  高希寧看著李叱的眼睛:「你剛才想幹什麼?」

  李叱縮著脖子,小心翼翼的回答:「不……不就是咬了你嗎……是我的錯,我認,男子漢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

  高希寧抬起手李叱腦門上敲了一下:「一人做事一人當?是你想親我的事嗎?」

  李叱道:「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