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這句話,宇文尚雲的心口裡猛的疼了一下,像是被一隻手突然攥緊了心臟。

  難以跳動,而掙扎的跳動每一下都那麼疼。

  「報!」

  樓下有幾個騎兵跑來,在樓下喊道:「大將軍,寧軍已經占領整個北城,請大將軍速退。」

  「退?」

  宇文尚雲重重的吐出一口氣:「能退到哪兒……」

  北城。

  孛兒帖騰哥跑到唐匹敵面前,拍打著自己胸甲說道:「唐匹哥哥,納蘭的勇士們請戰!」

  唐匹敵笑道:「攻城巷戰,可不是騎兵該打的,你現在帶納蘭勇士們在城外巡查,有要逃走的楚軍就攔截擊殺。」

  「是!」

  孛兒帖騰哥立刻應了一聲,轉身跑了出去。

  唐匹敵把面甲拉下來,提槍向前。

  他腳踩過的地方,有一面殘缺不全的楚旗。

  ……

  ……

  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低頭

  安陽城,地勢最高的地方是亭山。

  亭山其實算不上是一座山,只是一座占地很大的高坡,在安陽城裡位置獨特。

  在這,可俯瞰整個安陽城,還可看到城外的景色。

  亭山上有一座已經廢棄了的寺廟,原本的名字就叫做亭山廟。

  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人來過,這裡的殿宇樓閣還在,卻早已破敗。

  有人說,家裡的房子再老舊,只要有人住著就沒問題。

  可哪怕是新房,只要沒有人住的時間久了,房子的壽命也會迅速的縮短。

  這裡也曾經輝煌,現在只剩荒涼。

  因為安陽富庶,大楚又包容萬象,所以在很久之前,來自西域的傳道之人,在安陽城建造了亭山廟。

  因為有因果關係的說法,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很多達官貴人,都心裡有點發毛。

  如果花點錢就能化解罪業,當然不算什麼過分的事。

  所以這裡曾經香火旺盛,後來大楚內亂,亭山廟的人便離開安陽,也不知去往何處。

  如今,這安陽城裡的制高點,這破敗的廟宇,是楚軍最後的陣地了。

  北城丟了之後,寧軍開始沿街巷戰。

  這是善戰楚軍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對手,因為這樣的對手完全打擊了楚軍的自信。

  楚軍都自負,可這次不得不說的是,他們的對手更為善戰。

  在大街上向前推進的時候,寧軍之間配合之默契,已經到了令人膽寒的地步。

  如果楚軍被逼迫在一條死巷子裡,寧軍也絕對不會貿然的從巷子口往裡強攻。

  如果兵力足夠,能用羽箭覆蓋,絕不犧牲人命。

  如果可以調來弩車,哪怕稍稍耽誤一些,也會把弩車調過來對準巷子裡放箭。

  如果兵力不足,也調用不來弩車,那麼寧軍的戰術才會展現出可怕的地方。

  一排盾兵,手持步兵盾,盾兵後邊是手持連弩的寧軍戰兵,再後邊一排又是盾兵,再後邊還是弩手,各有三排疊加。

  巷子口狹窄,一般能有三四人並肩而過的寬度。

  正常的步兵盾不似巨盾那樣有一人多高,在寧軍配備中,步兵盾牌一共分成三種。

  一種是步兵衝鋒盾,大概有三尺左右長度,不到兩尺的寬度,分量也不是很重。

  一種是步兵戰陣防禦盾,大概與人等高,厚重,尋常羽箭根本沒法擊破。

  還有一種是更為巨大的牆盾,一面盾牌,就需要七八人才能移動。

  這種牆盾,可以在平原上迅速組建成堡壘一樣的防禦陣地,應對敵軍衝鋒。

  但是牆盾造價高昂,而且極不方便運輸,所以在寧軍中的配置也很少。

  除非是大規模出動的戰鬥,有強大的運輸能力,牆盾才會在輜重營的名單中出現。

  進入巷子的寧軍士兵,手裡沒有防禦用的巨盾,用的是正常的衝鋒盾。

  所以他們進入巷子的時候全都貓著腰,盾牌舉在前邊,身後的弩手壓低身子跟著。

  進入之後,弩手立刻起身朝著楚軍點射,迅速打空弩匣下蹲。

  後邊一排弩手則立刻起身,再把他們的弩匣打空,然後是第三排。

  基本上三排連弩打完之後,被堵在巷子裡的楚軍已經沒有什麼反抗之力了。

  楚軍的戰術訓練很強,這是得到公認的強,然而這種戰術訓練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

  有改進戰術職權的大楚兵部,幾百年都沒有人想過要去改進。

  或許有人想到過,但是在位的官員會覺得麻煩。

  改好了,大楚府兵戰力得到了提升,但這種事他們未必能等到的。

  改進訓練方式,要見成效最起碼需要數年時間,還需要用戰爭來檢驗。

  兵部的大人們,誰願意幹這種勞心費力,而且完全沒有獎賞的事。

  那要是改不好呢……

  萬一突然出現一場大戰,結果因為改了戰術訓練,楚軍慘敗,那兵部的大人們是要掉腦袋的。

  無利有害,所以不干。

  然而寧軍這邊的戰術配合,是李叱和唐匹敵兩個人,基於大楚府兵訓練的方式,不斷的推敲,不斷的改善,最終才有了如今模樣。

  高處。

  宇文尚雲坐在那,臉上很髒,身上更髒。

  一夜的廝殺之後,楚軍已經敗退到了這最後的陣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