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你去,唐匹敵可能會將你拒之門外,但李叱不會,因為唐匹敵是要做天下無敵的大將軍,而李叱要做的則是君主。」

  宇文尚雲一邊走動一邊說道:「只要你率軍去投,李叱心疼這一軍善戰府兵,必會將你留下,如此一來,唐匹敵分兵看管,寧軍在城北的實力就會大打折扣。」

  「你先去投降,我安排宇文靜率軍追殺,然後宇文靜也假意投降……如此一來,在寧軍中就有我們兩軍兵馬。」

  宇文典的眼神一亮。

  他問宇文尚雲道:「大將軍的意思是,接連安排人去投降,李叱想得善戰之兵就會收留,我們的糧草問題也就解決了,去吃李叱的糧草!」

  宇文尚雲點了點頭,因為想到了這個詭異而有神妙的辦法,心裡多多少少鬆了口氣。

  根據斥候回報的消息,寧軍在城北的隊伍不超過五萬人,但根據宇文尚雲的推測,寧軍甚至連四萬人都沒有。

  先後兩支楚軍過去投降,三萬多寧軍就要負責看守兩萬多近三萬人的降兵,如此一來,寧軍又要分糧養活楚軍,又要分力監管楚軍,還想打仗?

  拿什麼打仗?

  宇文典道:「大將軍此計匪夷所思……不過恰恰是因為這匪夷所思,那李叱和唐匹敵應該也不會識破。」

  宇文尚雲道:「就算識破又有何妨,他不接受你們投降,你們便回來,不過是去城外走了一圈。」

  宇文典道:「可若是唐匹敵心狠手辣,接受投降,卸掉我們的兵器甲冑,然後痛下殺手……」

  宇文尚雲皺眉,他不是沒有想到過這個可能。

  但他覺得不管是李叱還是唐匹敵,都做不出這樣的事。

  若不問青紅皂白的直接殺了數萬降兵,李叱和唐匹敵的名聲立刻就會臭遍中原。

  李叱是有大圖謀的人,他又愛惜自己名聲,斷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且去試試。」

  宇文尚雲道:「你先派人,假裝在暗中與李叱聯繫,就說我吐血三次,又勃然大怒,胡亂殺了人,看看唐匹敵如何回復……如果李叱此時不在寧軍中,唐匹敵不敢私自做主,還要派人往冀州去請示,如此一來一回,也能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

  宇文典點頭道:「那我就按照大將軍的吩咐去辦,先給唐匹敵寫一封信,派人明天秘密送過去。」

  「不要白天送,要夜裡送,對唐匹敵說,是趁著你率軍當值守城的時候,讓你的人出城送信……如此一來,唐匹敵知你有守城之權,也會動一動心思。」

  宇文典這才明白過來,大將軍的這計策,並非只是一個目標,而是一招多變。

  若唐匹敵答應了,他就率軍去吃寧軍的糧食,這自然是好事。

  若唐匹敵覺得可以利用宇文典有權守城當值,而讓宇文典開城門放寧軍入城,那楚軍就可趁機在城中設伏,或許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去吧。」

  宇文尚雲道:「城中糧草已經統計過,還夠堅持十餘日,若是堅持不住,便只能朝那些富戶,那些大家伸手要……」

  宇文典一驚:「可是大將軍,如此一來的話,豈不是要失了民心也失去擁戴?」

  宇文尚雲苦笑道:「活不下去的時候,還在乎這許多做什麼。」

  宇文典想了想也對,若大軍都無生路,還在乎城中那些大家富戶做什麼。

  他俯身一拜後離開宇文尚雲的書房,一邊走一邊想著,這給唐匹敵的書信該怎麼寫。

  這一招確實是能出乎預料,但這一招也確實是險之又險。

  當夜,一封信就離開了安陽城,往寧軍大營這邊送來。

  書信到了之後的半個時辰,寧軍中的主要將領們就都已經到了李叱的大帳中。

  李叱把書信遞給唐匹敵,唐匹敵看完之後微微一笑,並無置評。

  武先生看過後也笑了笑,他對李叱說道:「殿下,宇文尚雲這已經是走投無路,想用此計策來分散我軍兵力,他好尋機決戰。」

  李叱點了點頭道:「武先生說的沒錯,他唯一的勝算,是在糧草耗盡之前與我決戰,若能一戰贏了我們,他們就不必在意澹臺在江南岸的兵馬。」

  武先生道:「既然宇文尚雲以為此計可行,那就讓他來吧。」

  讓看向唐匹敵,而不是看向李叱。

  在他看向唐匹敵那一眼的時候,李叱就知道了武先生心中的想法。

  殺。

  來多少殺多少。

  而他看向唐匹敵不是看向李叱,是因為這個惡名,不該由寧王來背負。

  「我來吧。」

  唐匹敵點了點頭,只說了這三個字。

  「不必。」

  李叱搖頭道:「宇文尚雲不敢輕易決戰,若他大軍盡起攻我,背後就會被澹臺殺穿,所以應對這降兵之計,也不一定非要誰來背負濫殺的惡名。」

  唐匹敵道:「這也不算背負,我便是如此想的,來多少,殺多少。」

  在座的眾人都知道,在軍事上,唐匹敵向來冷硬無情。

  李叱笑道:「可給此人回信,告訴他只來他這一軍兵馬,實在影響不大,問問他可否有本事,勸更多人來向我投降。」

  唐匹敵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李叱繼續說道:「安陽城中楚軍兵力不下十萬,宇文尚雲又自負,這法子如此淺顯就被看出來,必然還有後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