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民可愚治,絕不可開化。

  而在李叱的冀州城,似乎處處可見的是……李叱似乎有意在開化民智。

  就在這時候,對面一群挎著書包的孩子們笑鬧著從房子裡出來,猶如一群歡快的小山羊。

  可是他們出了門,到了大街上,就整齊的朝著送他們出門的先生俯身行禮。

  孩子們穿著一樣的衣服,可這裡又肯定不是官學。

  「這樣的私塾,在別處可見不到。」

  他自言自語了一句。

  正好小二進來送茶點,他便問了一句那對面私塾的教書先生是誰。

  小二笑道,那可不是私塾,那是寧王殿下在冀州城內開辦的三十六家民學堂,凡適齡兒童皆可來此讀書,不收錢。

  所有的款項,都由冀州府支出。

  聽到這些話,年輕公子的心裡再一次震撼了。

  等小二出去之後,他看向疏通墨盒問道:「這……是賊?」

  墨盒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第六百四十四章 給你三句話

  沈醫堂。

  沈如盞正在書房裡讀書,呂青鸞從門外低聲說道:「東主,有客人求見,遞了拜帖。」

  沈如盞抬頭看了一眼,問:「誰?」

  「公文上看是從安陽城過來的,不過拜帖上寫的是東虞長孫家,來遞拜帖的人,名為長孫無憂。」

  「京州東虞長孫家的人?」

  沈如盞起身,在屋子裡來來回回的走動了一會兒。

  這個天下,可稱得上豪門的不計其數,可能稱世家的就要少了許多。

  但不管世家還是豪門,大多聚集在京州。

  縱然不在都城內,也在京州內。

  長孫家賢才大能輩出,還沒有大楚的時候,長孫家就已是名門。

  周時候,長孫家甚至還出現過一門三宰相的盛況,超過六十年年,長孫家有三人主持大周朝政。

  這六十年間,就連王謝兩家都不能與其爭鋒。

  也恰是因為在周時候長孫家的權勢無人可出其右,所以周滅的時候,長孫家遭受的打擊也最大。

  權臣落幕,長孫家也變得低調起來。

  大楚立國之後,王謝兩家趁勢而起,而長孫家則選擇韜光養晦。

  大楚立國之後近百年,都不見長孫家的人在朝中手握重權。

  安安穩穩的做生意,積累巨富。

  不過這樣的大家族,又怎麼可能真的願意一沉入水就再無波瀾。

  至開國百年後,長孫家有了這麼久的積澱,厚積薄發,再次進入朝廷的權力中心。

  「東虞是長孫家的本家。」

  沈如盞沉吟了片刻後說道:「請人進來吧。」

  不多時,那名為長孫無憂的年輕公子被引領進來,見了沈如盞後,微微俯身失禮。

  兩人寒暄片刻,長孫無憂隨即表明來意,直接到讓沈如盞都有些詫異。

  「我帶來了七車藥材,都不是尋常隨時隨處都可買到的那種廉價藥材。」

  長孫無憂道:「而這七車藥材,我非與沈醫堂做生意,而是要送予沈先生。」

  沈如盞笑問:「為何?」

  「只求引薦。」

  他對沈如盞道:「我代表家族來,是想求見寧王,向寧王表達我長孫家的善意。」

  沈如盞微微一怔後笑道:「長孫公子倒是坦蕩。」

  長孫無憂道:「不敢有所欺瞞。」

  沈如盞當然了解這種大家族的做事風格,他們從來都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

  長孫家很清楚大楚已經日暮西山,縱然有新帝楊競勵精圖治,縱然有老臣楊跡句披堅執銳,也難以挽回。

  所以各大家族都在分派人手,到各處,凡是有可能會問鼎中原之人,他們都會押上一注。

  「你就是長孫家派來冀州,要長期留在寧王身邊的人?」

  沈如盞問的也很直接。

  長孫無憂點頭:「是。」

  沈如盞笑問:「那你可有把握?」

  長孫無憂道:「有五成。」

  沈如盞微笑道:「五成?那可不算多。」

  長孫無憂道:「這五成是看我己身,我還沒有見過寧王,所以還只是這保底的五成。」

  沈如盞的眼睛微微一亮。

  這年輕人身上的自信,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她笑道:「我以為你們這樣的人做事,多多少少還是要隱晦些,哪料到你如此直截了當。」

  長孫無憂道:「他們可能會隱晦些,我不會,原本可能也會,但昨日恰好遇到了冀州節度使燕大人,讓我學到了一件事,做事要追求效用,兜兜轉轉,隱晦不明,浪費時間。」

  沈如盞笑道:「既然你已見過燕大人,為何還要來找我幫忙?」

  長孫無憂道:「來之前就是這樣定下的。」

  他輕輕吐出一口氣,有些淡淡無奈地說道:「畢竟準備的是七車藥材,而非七車書卷。」

  他昨日見了燕青之,燕青之走路的時候,手裡還拿著卷看到一半的書。

  沈如盞問道:「你們長孫家派出來的,大概也有不少人了,選你來冀州,可是因為你足夠優秀?」

  長孫無憂道:「不是,天下群雄起處,我家裡都派了人,寧王是前年才起勢,去年才得勢,相對來說晚了些,所以優秀的都去別的地方了,我來冀州,是因為家裡也確實沒有別的什麼人更合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