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真這邊,卻認準了一個方向衝殺,又不至於被楚軍特意針對,所以反而殺出來一條血路。

  羅境見北方被人殺穿,精神大震,帶著隊伍迎接過去。

  高真接著羅境之後,又反身往回殺。

  這兩個人,一槊一槍,兩頭凶虎一樣開路而行。

  眼睜睜看著羅境被人接應出去,武親王一怒將手裡的千里眼都摔了。

  武親王大聲喊道:「若此戰不能誅殺羅境,以後再想殺他就難了!」

  於是武親王親自率軍追擊。

  戰場距離南平江足有百里,羅境和高真二人,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往北疾沖。

  等快到南平江邊的時候,依然不見有援兵過來,羅境就知道留守安陽的人有了異心。

  高真之前派人回去搬救兵,按照時間來推算,總該是足夠了。

  可此時他們都已經快到南平江,卻不見從安陽來的一兵一卒。

  羅境暴怒,對高真說,若可渡江回去,必會讓那些奸佞小人知道他們會付出什麼代價。

  可就在快到南平江的時候,羅境他們被武親王親率的大軍追上。

  武親王部下最勇猛的,恰恰也是騎兵。

  左武衛精騎,在大楚府兵所有的騎兵隊伍中,一定也是排在第一。

  距離江邊只剩下不足二十里,可是隊伍又一次被黏上,羅境知道這有多可怕。

  若是不回頭一戰,左武衛的騎兵就會黏在他的隊伍後邊殺。

  把後背完全暴露給敵人的代價是什麼,每一個從軍的人都知道。

  可若是回頭拼殺,很快就會被武親王的隊伍圍困。

  如此一來,左選是死,右選也是死。

  無奈之下,羅境只能再次分派人手回去求援,他在安陽城裡留兵數萬,只要能趕來,還有一戰之力。

  高真說他來抵擋武親王追兵,請羅境親自回去,可此時高真已經近乎力竭,再難抵擋一陣。

  羅境身邊最親信之人羅枝節隨即自告奮勇,帶虎豹騎斷後。

  羅枝節對羅境道:「少將軍,唯有你回去,安陽城裡的人才會害怕,見到你能回去,他們就必然嚇破膽子,不敢違抗,可若是派別人回去,只怕還和之前高將軍派回去的人一樣,根本請不來援兵。」

  羅境搖頭道:「還是你回去,你足可代表我,搬了救兵之後再來接我。」

  羅枝節搖頭道:「少將軍不要再爭,你速去速回,我擋追兵,少將軍再來接我才是良策。」

  他回身喊道:「虎豹騎,跟我回去阻擋追兵,為少將軍擋住敵人!」

  虎豹騎隨即調轉戰馬,跟著羅枝節又殺了回去。

  羅境只好和高真二人,帶著少數兵馬往回趕。

  可是才走出去二三里,前邊林子裡伏兵殺出。

  原來武親王早就在這安排了一支隊伍埋伏,已經埋伏了一個多月。

  這支隊伍,在羅境率軍強渡南平江之前就已經在此。

  按照武親王的吩咐,這支隊伍不管戰事如何,都不准出擊。

  什麼時候看到羅境倉皇回逃的時候,便在此處攔截。

  不見羅境兵敗逃回,或是沒有武親王新的消息,就絕對不能有所舉動,這是死命令。

  這支隊伍早就已經忍耐不住了,一個多月來,他們始終藏身在此。

  那種心急,可想而知。

  此時果然見羅境逃了回來,頓時士氣高漲,萬餘人的隊伍殺過來,將羅境的退路徹底封住。

  羅境無奈,只好與高真且戰且退,再回去和羅枝節匯合。

  楚軍中。

  武親王舉著千里眼觀看前方戰局,臉色依然凝重。

  「羅境訓練出來的虎豹騎,確實了不起。」

  他一邊看著一邊說道:「不得不說,當世並無幾人能在羅境之上,論武藝,他幾無敵手,縱橫沙場,無一人可擋其鋒芒,說練兵,他能練出來虎豹騎這樣的天下致銳,亦少有人可比,這樣的人如果今日不死,他日之禍患,必會遠超今日。」

  手下一將軍說道:「看旗號,羅境還在虎豹騎中,應該是分派兵力向北求援去了。」

  武親王搖頭:「雖然還是羅字旗號,但領兵之人必不是羅境,虎豹騎還是那支虎豹騎,可在我看來,銳意差的太多。」

  他催馬向前:「再到近處去看。」

  手下人連忙勸阻,說前方廝殺兇狠,再往前走就會有危險。

  武親王不悅的質問了一聲:「領軍將軍難道還要害怕戰場廝殺?」

  於是帶人向前。

  在戰局之外,武親王再次舉起千里眼觀看,片刻後說道:「果不其然,領兵的不是羅境。」

  他回頭吩咐道:「我親率的隊伍向後退十里,於官道兩側埋伏,只留親兵營在此,把我的帥旗舉高些。」

  武親王一臉淡然,但眼神中無比自信地說道:「先把羅境這虎豹騎滅了,再把羅境滅了……只是可惜了這支精銳,自此之後,世上再無虎豹騎。」

  隨著他的軍令,他親率的大軍向後撤了出去,只留下千餘人的親兵營在他身後。

  「把戰鼓抬上來。」

  武親王道:「把鼓聲敲的大一些。」

  不久之後,正在率領虎豹騎廝殺的羅枝節,忽然聽到了戰鼓聲。

  他往那邊看過去,一眼就看到了武親王的帥旗。

  「眾將隨我衝擊老賊的中軍,他身邊人少,又在遠處指揮,衝散他的中軍,楚軍指揮一亂,可有機會反敗為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