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和唐匹敵商議了一下,這一戰將打通往涼州的地盤,也算重要,所以要去看看。

  而不出意外的話,羅境必會強渡南平江,安陽那邊一場大戰也不可避免。

  所以李叱向北,唐匹敵帶兵準備著向南去支援羅境。

  按照李叱的本來想法,是讓唐匹敵直接率軍過去幫助羅境打贏這一戰。

  可是羅境那種性子,如何能答應?

  他自視甚高,若是唐匹敵真的率軍去了,他會覺得李叱看不起他,唐匹敵也看不起他。

  再者說,若是打別人,唐匹敵若率軍去幫了,羅境可能還沒有那麼大的反感或是牴觸。

  但這次打的可是武親王,那是他殺父仇人。

  這一仗,無論如何,羅境都要自己打。

  燕先生帶人留守冀州,如今人手比之前要多了些,安排上也不會顯得捉襟見肘。

  從闡州來的連夕霧,留在燕先生身邊幫忙,民治上的事,他更有想法。

  而原本答應了唐匹敵要來的漁陽胡不語,卻一直都沒有來,也不知道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別的事。

  從薊城來的葉策冷,這次隨李叱去西北。

  而隨葉策冷一起來的還有一個年輕人,只十四五歲年紀,是葉策冷的妻弟,名為徐績。

  這少年看起來眉清目秀,雙眼靈動,雖然年少,卻有一種和年齡不相符的老成。

  葉策冷在薊城那邊名氣很大,可他似乎對自己的這個小舅子,有些敬佩。

  接觸過幾次之後,李叱問唐匹敵對這兩人的看法。

  唐匹敵的回答是,葉策冷沉穩而有思謀,至於徐績……聰明,不像話的聰明。

  太聰明,又形於外。

  李叱想著,十四五歲的孩子,想表現自己聰明也正常。

  ……

  ……

  第六百二十二章 那少年

  向北的隊伍蜿蜒出去很長,順著官道浩浩蕩蕩的往前進發。

  寧軍都已經換裝了新軍服,看起來格外的威武霸氣。

  這大隊人馬浩蕩向前的時候,便有一種排山倒海般的氣勢。

  有時候連李叱自己都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會改變這麼多這麼大。

  幾年前他和師父來冀州的時候,怎麼都不會想著,如今會是這般樣子。

  一如既往的平板大車,一如既往的稻草香。

  李叱躺在那看著天空,嘴裡叼著一根乾草,沒有去想這次往西北的爭戰,而是想著自己和師父在來冀州之前。

  那時候李叱問師父,你為什麼要買我的命?

  師父,你是想雇兇殺掉我嗎!

  想到這,李叱就不由自主的笑了笑,那時候自己確實有點傻。

  就在這時候,在距離幾十丈遠的另外一輛馬車上。

  這馬車和李叱的馬車不同,這車很舒服。

  車廂里裝飾的很好,座位上也鋪了軟墊,在車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火爐,為車裡的人烹茶所需。

  在一側還點了檀香,車廂里的氣味很好聞,不過要開著窗子,不然容易把人憋壞了。

  葉策冷坐在那安安靜靜的看書,他的妻弟徐績則趴在窗口往外看著。

  說起來,他也才十四五歲年紀,對很多事還都好奇。

  「為什麼寧王殿下喜歡在那樣的馬車上?」

  徐績問。

  葉策冷抬頭看了他一眼,似乎是不想被打擾,所以敷衍了一句;「寧王殿下喜歡什麼,你都不能隨意置評。」

  徐績撇嘴道:「我又不是和別人說,是和你說。」

  葉策冷看書正沉進去的時候,卻被擾亂了思路。

  他放下書冊,有些無奈地說道:「寧王殿下喜歡坐那樣的馬車,是因為心胸開闊,這車廂里若是一隅,外邊就是天地廣闊。」

  徐績道:「可那不符合寧王身份,姐夫你說過,不一樣的人,要有不一樣的身份體現。」

  他看著遠處的李叱,輕聲說道:「姐夫你還說過,禮數上的事,是老祖宗想出來的規矩,王,就要有王禮。」

  「百姓們見到王如此,便會少了敬畏之心,也會覺得王身份不尊貴。」

  葉策冷道:「書上寫的是死道理,你要學會變通。」

  他沉思片刻後說道:「大楚開國太祖皇帝陛下,在創業之初,與手下人一起睡過柴堆,睡過田野,一起吃過發霉的食物,也一起忍凍挨餓過,還曾七八個人分一壺酒喝……」

  他認真地說道:「寧王此時,與大楚太祖皇帝當時,又有什麼區別?」

  徐績點了點頭道:「原來是收買人心的手段。」

  葉策冷嘆了口氣道:「寧王不是,他出身平凡,性格開闊,行為樸素,這是真性情。」

  徐績心裡想著,可他現在是王啊,王還是要有王的典範。

  葉策冷叮囑道:「若在別人面前,可不許如此胡言亂語。」

  「知道知道。」

  徐績隨意的應承了兩句。

  他趴在窗口,依然看著遠處的寧王。

  葉策冷道:「你與其在這胡思亂想,還不如多備一些功課,寧王殿下這次北伐,是要征討西北邪教,你對那邪教可有了解?」

  「了解啊。」

  徐績趴在那說道:「原本在西北幾個縣曾經盛行的東陵道,如今死灰復燃罷了。」

  他懶懶散散的將東陵道的過往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居然說的極為詳盡準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