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向外邊的親兵說道:「把我的鼓取來。」

  李叱起身,活動了一下後說道:「有陣子沒有說過書,給你們說一段,說的好可是要給賞錢的。」

  眾人立刻開心起來,確實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李叱說書了。

  當年在雲齋茶樓的那位小先生,可是風靡了整個冀州城。

  多少大姑娘小媳婦被他迷的不要不要的,看到他就神魂顛倒。

  這可不是什麼誇張的說法,當年的事,如今在場的人很多都親眼見過。

  他在台上唱曲兒說書,下邊的人看著他,人人都是花痴臉。

  也不是沒有過,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貴婦人,願意一擲千金包下他。

  包下不行的話,一擲千金睡他一次也可以。

  那貴夫人曾經說過,小先生這一舉手,一投足,一撩袍,一擺腿,樣樣都勾人魂。

  多少次,李叱都以自己還小而拒絕。

  當然,是年紀還小。

  此時聽李叱說要說書,眾人的興致都高漲起來。

  不多時,親兵們抬著鼓來了,一面直徑超過五尺的牛皮大戰鼓。

  李叱看著那鼓懵了一下。

  餘九齡連忙吩咐人把鼓抬下去,要的說評書的鼓,可不是這種。

  李叱笑道:「就用這個吧,這個帶勁兒。」

  夏侯玉立起身道:「且等等。」

  她轉身離開,不多時,帶著三弦琴回來,笑著說道:「我給你配曲兒。」

  李叱笑著點了點頭。

  兩個人一個站在大鼓旁邊,一個坐在不遠處,懷抱三弦琴。

  夏侯夫人笑問:「今日說個什麼典故?」

  李叱道:「聽了你們就知道了。」

  他看向夏侯玉立,夏侯玉立隨即玉指輕動,稍稍找了找琴音,然後曲聲就響了起來。

  李叱道:「且說那安陽城裡,有一員勇將,自認為天下無敵,無人可及,這人姓孟,名為可狄。」

  「噫!」

  羅境笑道:「這是要吹噓自己嗎?!」

  李叱笑著看了他一眼。

  唐匹敵卻在心中嘆了口氣,羅境啊羅境,但願你能明白李叱苦心。

  孟可狄因何而敗?

  輕敵。

  與此同時,南平江南岸。

  楚軍大營中。

  看著手下人端上來的飯菜,武親王的臉色微微變了變。

  他問:「為何如此豐盛?」

  手下人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們都在害怕,武親王會讓他們把飯菜撤下去。

  其實又哪裡談的上什麼豐盛,只是三個菜,其中還有兩個是素菜。

  快過年了,武親王的餐飯如此簡樸,卻並不是因為他真的是那麼簡樸。

  武親王生而富貴,又怎麼會真的簡樸了。

  只是因為軍中缺糧。

  豫州確實是糧產重地,而且算是武親王的根基之地,但是他連年征戰,靠豫州一地支撐,也已經頗為吃力。

  他去冀州打,糧道補給線就從豫州到冀州,他去荊州打,補給線就從豫州到荊州。

  越長消耗越大,一石糧食,運送到地方,可能路上就要消耗掉一半。

  他大軍所需之糧草,全靠豫州一地,而今又兵分兩路,兩地供應,就算豫州是天下糧倉也會不堪重負。

  武親王背後還有曹家,曹家自然不遺餘力。

  可是在這樣的時代,錢多,未必能買來足夠的糧。

  武親王看向手下人為難的樣子,忍不住搖了搖頭道:「罷了,下不為例。」

  他坐下來,看著這三盤菜,緩了一會兒後說道:「軍中將士們,一日兩餐,我一餐卻有三菜,不好。」

  手下人連忙點頭,暗自鬆了口氣。

  「糧草補給,還有多久到?」

  武親王一邊吃一邊問。

  手下人道:「半個月前,軍需主簿安大人親自去催了,至今還沒有回來。」

  武親王嗯了一聲,他已經有四五天沒有吃過肉,今日這飯菜確實有些誘人。

  可是因為手下人的回答,又突然覺得這葷菜都索然無味起來。

  「安和知已經走了半個月了?」

  武親王輕輕吐出一口氣。

  年前時候,軍需主簿卻離開大營去催糧草補給,這事他都不敢讓士兵們知道。

  「豫州府洪大人那邊,已經派人來過三次,說正在籌集,請王爺再稍加寬限。」

  武親王點了點頭:「他也難。」

  沉默片刻後,他不再說話,而是大口吃飯。

  正因為他知道難,所以哪怕心事沉重,吃起來也沒那麼美味,可還是不能糟蹋了。

  三個饅頭三盤菜,吃的乾淨。

  自從新皇登基以來,武親王就還沒有回過家,幾年來,始終風餐露宿。

  「取紙筆來,我要寫奏摺。」

  武親王緩緩吐出一口氣,想著這次只能是請陛下想想辦法了。

  他在信中對皇帝楊競說……請陛下酌情分撥一些糧草,豫州一線確實艱難。

  他告訴皇帝,如不出意外,安陽一戰,在春暖後便會有個結果。

  反賊羅境,必會攻打豫州,他會竭盡全力在南平江將羅境擊敗。

  寫完之後,武親王把奏摺遞給手下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

  手下人剛要應一聲,武親王一把又將奏摺拿了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