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想著不能分兵出去,要留全力應付武親王大軍。

  現在想起來,羅境忍不住思謀再三,想著唐匹敵這些話,能聽不能聽?

  猶豫了好一會兒,最終下了決心。

  他回身吩咐道:「羅枝節,你明日就帶兩萬人出城。」

  羅枝節連忙問道:「向南岸進攻?」

  「攻個屁。」

  羅境笑道:「就在那老匹夫眼皮子底下,讓他看著,我把安陽周圍幾十個州縣,盡數收於囊中,且看他過來不過來。」

  羅枝節立刻點頭道:「少將軍妙計!」

  羅境想說這是唐匹敵的計策,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笑了笑道:「這下你不要再總說我容易衝動,壓不住性子了吧。」

  羅枝節覺得到了安陽城之後的少將軍,變了個人似的,行事處處,與以往都不相同。

  這樣的少將軍,若是老將軍知道了話,必會欣慰。

  他哪裡知道,羅境到了安陽的這般種種,都是李叱和唐匹敵教的。

  羅境是好面子的人,自然不會說出來。

  羅枝節領命走了,去點起人馬,明天就離開安陽城去掃蕩安陽四周。

  若是武親王看到了,必然心中氣惱。

  羅境靠在城牆上,開心著,忽然心裡又有幾分擔憂。

  他想著雖然看起來,李叱和唐匹敵說的都極有道理,但以後還是儘量少聽一些。

  若是久而久之,自己對那兩人便會有所依賴,那樣的話,豈不是逐漸沒了主見。

  他的手在城垛上拍了一下。

  笑了笑,心說那是以後的事,現在的事先辦了再說。

  其實對於羅境這樣的人來說,此時心境,又是開心又是有些難過,這難過,他也不想承認,那是一絲自卑。

  不管是李叱還是唐匹敵,心思之縝密,行事之冷靜,確實都在他之上。

  他強迫自己不再去想這些,轉而想征戰之事。

  安陽附近,幾十州縣,都很富庶,有些州縣甚至可以說富得流油。

  若全都收入囊中的話,不管是控制的地盤範圍,還是所得銀錢物資,都要超過幽州治下了。

  以此地為根基,不超一年,便能擴軍十萬。

  兩年,就能擁兵至少二十萬。

  羅境緩緩吐出一口氣,再看向江南岸。

  「老賊,你且等我。」

  第六百章 冀州新局

  四月春暖。

  餘九齡派人從安陽城送回來消息說,關於採買布匹的事已經基本完成。

  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餘九齡幹得不錯。

  在羅境的協助下,餘九齡幾乎買到了安陽城以及附近所有州縣的黑布。

  寧軍新的軍服正在安陽那邊幾乎所有的工坊加緊趕製,估摸著很快就能運回來。

  之所以是在安陽那邊趕製,而不是運回冀州,這道理當然簡單。

  安陽那邊,隨便一個縣的織造業,就能甩開冀州八條街。

  而大臉賊李叱留在冀州這邊,真的就像是個甩手掌柜一樣。

  因為所有人所有事都安排妥當,運轉起來之後,他只需要坐鎮全局。

  又三個月,到了夏天,餘九齡運送著大量的新軍服歸來。

  李叱在餘九齡去之前就交代過,最少要做冬夏兩季軍服,各做十五萬套。

  雖然沒有那麼多兵,但是備著唄,又不怕多。

  本以為會花掉一筆銀子,結果餘九齡回來的時候,嘴角都樂開了花。

  因為銀子一個銅錢都沒有花出去,所有的費用,羅境都管了。

  李叱聽說之後就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對餘九齡說道:「羅境是怎麼說的?」

  餘九齡道:「羅境說,這筆款項他用從安陽軍那收來的銀子算,再減免安陽治下所有織造的一部分稅錢。」

  李叱哈哈大笑起來:「一開始說,是咱跟他借兵打安陽,我還想著,他大概怎麼也要跟咱們要點錢吧。」

  他一臉遺憾地說道:「這多不好意思,羅境不要錢,還給咱們花這麼多銀子。」

  李叱問餘九齡道:「真是的……你沒再多要點?」

  餘九齡道:「當家的,你這個彎拐的太急,我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李叱笑道:「武親王那邊情況如何?」

  餘九齡道:「武親王的大軍被羅境耗在那了,進攻又不敢,退走又不甘。」

  「他不是不甘。」

  李叱道:「他是進攻不敢,退走也不敢。」

  餘九齡把李叱的軍服遞給他,李叱接過來看了看,不得不說,安陽城那邊的織造水平真的很高。

  衣服的做工比冀州這邊要好,而且還便宜不少。

  按照高希寧的想法,所有的軍服都是黑色,但在右臂位置,要補一塊大概巴掌大的長方形紅布。

  在紅布上,再繡上李字。

  可此時到手的軍服,那個字都改成了寧。

  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塊紅布,是沈如盞和高希寧聊天的時候所說。

  她說是在雲隱山的一本書里看到過,覺得很好看,也很有氣勢。

  高希寧才告訴完餘九齡,李叱就讓餘九齡把字改了,還不許告訴高希寧知道。

  「好看,也結實。」

  李叱道:「儘快給隊伍換裝,派人運送軍服到薊城,給莊大哥送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