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大概二十幾歲年紀,看起來臉色有些凝重。

  「父親。」

  他看向勞水澤,欲言又止。

  此人名為勞易,是勞水澤的獨子。

  勞水澤看了他一眼後,知道他有話要說,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卻不好說出口,於是點了點頭道:「你跟我過來。」

  勞易隨即跟上勞水澤,兩個人一前一後順著山路往下走。

  「你想說什麼?」

  勞水澤問道。

  勞易語氣有些沉重地說道:「我覺得咱們錯了。」

  「嗯?」

  勞水澤腳步一停,回頭看向勞易問道:「你為什麼這麼說?這一仗滅燕山營,我白山軍的名號必然響亮整個冀州,甚至會傳遍整個天下,為何你卻說我們錯了?」

  勞易道:「孩兒覺得,我們可能中了羅耿的計策……我們是打贏了這一戰,可這山寨里加起來也沒有三千人,我們用二十萬大軍打三千人,贏的不體面也不光彩。」

  勞水澤皺眉。

  勞易知道自己的話會惹父親不開心,卻還是鼓足了勇氣繼續說了下去。

  「父親,燕山營和我們本無冤讎,要說是為了奪地盤爭天下,將來兩軍對壘,勝負看命數,誰該贏誰該輸,沒有對錯之分。」

  「可是現在,我們雖然滅了燕山營,但是我們真的會有好名聲嗎?冀州北部的百姓們都念虞朝宗的好,我們這一仗打完,冀州的百姓們都會將我們視之為仇人,而這也許正是羅耿希望看到的。」

  聽到這句話,勞水澤的臉色明顯變了變,他確實沒有想到這一層,只想著儘快在冀州立威揚名。

  而且他也不在乎什麼暴露不暴露,燕山營被他所滅的消息傳到冀州最快也要半個月,那時候他都已經帶兵到冀州城下。

  就算是兗州節度使周師仁知道也已晚了,他的大軍已經和幽州軍聯手對兗州軍形成包夾。

  「父親。」

  勞易繼續說道:「燕山營的兵力絕對不止這兩三千人,之前我也問過被俘的綠眉軍士兵,他們說現在的大當家叫李叱,帶著八千人去西北了。」

  他看向勞水澤說道:「就算不顧什麼名聲不名聲,不在乎百姓們怎麼看,這一戰我們最大的錯處是……」

  勞易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們沒有……斬草除根。」

  勞水澤停下來,眼神閃爍。

  許久之後,勞水澤問道:「那你的意思是什麼?」

  勞易道:「罵名既然必須要背,現在也沒什麼可顧忌的了,山寨都已經被我們燒了,能殺的人也都被我們殺了,再想其他毫無意義。」

  「但不能斬草除根,必會後患無窮。」

  勞易握住刀柄,手微微用力,因為他在想的事有些狠厲。

  「那個李叱是虞朝宗結義兄弟,他只要不死,必會報仇。」

  他看向勞水澤道:「不能就這樣算了,不然我們又挨了罵,又留了隱患。」

  勞水澤沉思片刻後點頭道:「我給你留五萬人,你帶兵在此設伏,若那李叱回來,你就把他們都殺了,然後再到冀州與我匯合。」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笑著對勞易說道:「你比你老子我聰明,看來以後我還要多向你請教了……我再把朴刀營給你留下,狄春有萬夫不當之勇,以後就給你做幫手。」

  勞易抱拳:「孩兒定會儘快將燕山營殘餘之敵剿滅,再去冀州與父親匯合。」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八千破五萬

  在中軍的李叱得到前軍送回來的消息,前軍斥候未歸,而此地距離燕山已不足三十里。

  前軍領軍的是燕先生,李叱聽聞後就知道一定出了什麼事,以燕先生之謹慎,一定是察覺到了不對勁。

  他趕到前軍,隊伍已經列陣戒備。

  燕先生看到李叱趕來,臉色有些沉重,他伸手往前指了指:「按照你的要求,所有斥候十里一停,於軍前五十里探路,到這未見斥候蹤跡。」

  李叱要求,軍前探路斥候,最少要領先大軍五十里,每隔十里,或留人或留標記。

  等到大軍上來,斥候再增補上前,如此循環。

  「你看那邊。」

  燕先生指了指燕山方向。

  李叱接過來千里眼看了看,看了片刻後,手就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還記得嗎,我們下山出征的時候,差不多走到此處,我還與你說過,回望山寨,可以看到山寨的瞭望塔。」

  燕先生道:「現在看不到了。」

  李叱嗯了一聲。

  前面的密林之中,密密麻麻的都是白山賊的士兵,他們埋伏於此,只等李叱的兵馬回來。

  這裡雖然還沒有到山下,但地勢起伏,林子也很密,大路從這地勢起伏之中穿過,兩側都是高坡,若李叱的兵馬經過,白山軍就可居高臨下而擊之。

  勞易站在高坡上一棵樹後,舉著千里眼看向李叱隊伍那邊,臉色已經有幾分興奮。

  可是很快,他的興奮就被疑惑取而代之。

  「怎麼停了?」

  雖然他埋伏人殺了寧軍斥候,可是正常情況下,哪有斥候十里一停的要求,都是遇事回報。

  別說是白山軍,就算是朝廷府兵也是如此,斥候探路遇事回報,不然的話就一直保持在軍前幾十里距離。

  勞易算計好了時間地形,這裡最適合伏擊,若無意外的話李叱的隊伍很快就會在此地被他合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