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在地宮之中一天一天的藏著,而在外邊,冀州城裡的日子也逐漸歸於平靜。

  可是在某些人之間,卻越來越不平靜。

  豫州軍將軍於瑋殷儼然已經把自己當做第一功臣來看,以為有皇帝為後台,態度狂妄跋扈。

  除了對武親王楊跡句和皇帝不敢造次之外,對誰的態度都很倨傲,就算是對羅耿也一樣。

  奪冀州之後第三天,皇帝下旨犒賞三軍,但是這犒賞也只是口頭犒賞而已。

  從曾凌的府里搜查出來大量金銀,府庫里也搜出來不少,數額之巨其實足夠用於發放獎賞,但皇帝沒打算發。

  所有搜查出來的錢款,不管是幽州軍搜出來的還是豫州軍搜出來的,皇帝一聲令下,全都交給武親王的軍隊接手清點。

  這一下,於瑋殷不敢怪罪皇帝也不敢怪罪武親王,只能是怪罪羅耿。

  想著若非羅耿和他搶,鬧的大家臉面上都不好看,而且幽州軍和豫州軍的士兵在城裡打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皇帝也不至於把所有銀子全都收走。

  皇帝的意思是,你們不是都想搶嗎,那朕就誰都不給了。

  然而於瑋殷並沒有想到,這樣的局面,就是皇帝故意放任,甚至是安排人慫恿造成。

  皇帝就是想看到羅耿和於瑋殷不和,鬧起來,打起來,甚至水火不容。

  不然的話,皇帝有什麼藉口把錢款全都收走。這些銀子皇帝都要帶走,一個銅錢都不想發下去。

  最主要的是,皇帝從一開始就希望羅耿和於瑋殷不和,一直不和才對朝廷有利。

  青州軍的降兵不下六七萬人,全都被歸入武親王大軍之內,燕山營的廂兵更多些,不下七八萬人,亦被武親王收編。

  以至於這一場大戰,羅耿和於瑋殷,全都一無所獲。

  於瑋殷心裡當然不爽,很不爽,豫州軍衝鋒在前,最終竹籃子打水,他如何能爽。

  算起來,豫州軍最慘,和燕山營在城外廝殺的時候,就已經損失至少兩萬餘人。

  後來皇帝讓於瑋殷帶兵攻城,當時冀州軍還有七八千人,燕山營也差不多,死戰之下,豫州軍雖然滅了這兩支殘兵,可是豫州軍的損失還多些,又死傷了大概兩萬餘。

  當時的冀州軍和燕山營殘餘兵力,都自知在絕境之中,所以打的極狠厲。

  況且一開始豫州軍就被燕山營和青州軍夾擊過,損兵兩萬餘,這樣算起來,豫州軍現在剩餘的兵力已經不足五萬,而且其中還有大量的傷兵。

  這就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不給於瑋殷錢糧,不給他兵源,什麼都不給,就讓他用這四五萬殘兵守冀州。

  甚至,皇帝都還不想用他守冀州。

  曾凌的節度使府,大門外的匾額已經被摘了,如今皇帝陛下就住在這,他打算再住三五日就要南返回京。

  把冀州事料理清楚得當,他回京城心裡也就踏實些。

  武親王坐在皇帝身邊,謝過皇帝賜茶之後說道:「昨日羅耿來找過老臣,說是他想帶兵返回幽州,有軍報來,黑武人又在邊疆集結兵力了,不過料來是假的,黑武人若集結,老臣也應該得到軍報。」

  皇帝點了點頭道:「他只不過是不想去攻打燕山賊,又不想在冀州這繼續浪費時間。」

  皇帝笑了笑道:「他還說別的沒有?」

  武親王道:「羅耿說,他的人來的時候是夏末,穿的都是單衣,現在已經快初冬,士兵們都凍的受不了,想讓老臣給他的士兵分發冬衣,老臣昨日裡也問過封查冀州府庫的人,冀州庫房裡的府兵冬衣數量足夠多。」

  皇帝道:「給他發又怎麼能不給於瑋殷的人發,給於瑋殷的人發,又怎麼能不給那些投降的士兵們發,這些隊伍,只有王叔的隊伍來時便帶了冬衣。」

  武親王道:「都發也足夠,曾凌這個人,想不到如此能儲備物資,幾十萬件冬衣也發的出。」

  皇帝笑道:「可是羅耿和於瑋殷並不知道有多少。」

  他算了算後說道:「羅耿的隊伍大戰之後,還有四萬餘人,於瑋殷的隊伍也有四萬餘人……這樣,王叔讓羅耿去領冬衣,告訴於瑋殷也有他的,讓他等著,羅耿的隊伍領完之後就輪到他的人來領。」

  武親王垂首:「臣遵旨。」

  皇帝又道:「給羅耿的隊伍發六萬件冬衣,不要對羅耿的人說,多給就是了……」

  皇帝略一停頓後,笑著繼續說道:「給於瑋殷的人發三萬件冬衣,剩下的,不管剩下幾萬件還是幾十萬件,全都裝車運走,立刻發給王叔帳下的新兵,新兵要發,老兵也要發,發光為止。」

  武親王眼神一亮:「然後大軍南返,帶走所有錢款物資,於瑋殷發現冬衣少了,必會派人來問,只需告訴他,是羅耿領多了即可。」

  皇帝笑著點頭,緩緩吐出一口氣後說道:「這兩個人,朕都不放心。」

  武親王道:「因為一些冬衣,那兩人就會不死不休。」

  皇帝起身,走到窗口看向外邊,一字一句地說道:「其實朕也不想這麼做,這是詭道而非王道,朕為大楚皇帝,不該用此詭道之術……可是朕也沒有辦法,朕現在不管是詭道還是王道,什麼道都好,只要有益,朕都要用。」

  第四百七十章 連環計

  皇帝才不會給於瑋殷和羅耿在他面前鬧的機會,把事情都交代好之後,皇帝在禁軍的護衛下先一步離開了冀州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