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釘排!」

  號令聲響起,城牆上掛著的釘排迅速的墜落下去,沉重的釘排一落在人的頭頂上,直接就把腦殼擊穿。

  當釘排拉起來的時候,血液在那些長釘上一滴一滴的往下掉落。

  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豫州軍的屍體在城牆下已經堆積起來很高。

  終於,後隊傳來撤軍的號角聲。

  猛攻了許久的豫州軍最終緩緩退了下去,來時像是瘋狂拍擊岸邊的巨浪,退回去的時候就顯得有些許頹喪和不甘。

  冀州這樣的堅城,想要靠常規的進攻手段打下來,簡直難如登天。

  攻勢不只是在東城這一邊,北城,南城,這兩個方向也有敵軍的大舉進攻。

  唯獨是西邊,羅耿率軍駐守之地,按兵不動。

  當夜。

  曾凌派人將進卒和柳戈找來,在城中冀州軍大營里,除去當值守城的將軍之外,其他人都在這了。

  「三面猛攻,唯獨西邊不攻。」

  曾凌在大帳中一邊踱步一邊說道:「看來羅耿和崔燕來劉里三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能輕而易舉的緩和,也恰是我們可以利用之處。」

  曾凌腳步一停,看向柳戈問道:「如此情形,若你來處置,你有何辦法?」

  柳戈剛剛就在腦海里不停的想著一個問題……如果這件事是唐匹敵來處置,唐匹敵又該有如何辦法?

  之前守護冀州的時候,不管是進卒還是他,對唐匹敵是才能都欽佩的無以復加。

  「挑撥?」

  柳戈忽然間想到了一個辦法。

  曾凌問他:「如何挑撥?」

  柳戈道:「明日派人在城牆上往下放箭,在箭上綁好書信,令士兵們在城牆上大喊請羅將軍收信。」

  曾凌沉思片刻,隨即點了點頭道:「此計可行,不管能不能讓羅耿化敵為友,也能讓崔燕來劉里兩人對羅耿更為猜忌。」

  他看了柳戈一眼後繼續說道:「可是此計,似乎還稍稍欠缺了一些。」

  柳戈道:「若……有一死士,在幽州軍有人把箭信取走之後,願意出城去羅耿軍中,此計作用或可更大一些。」

  曾凌微微皺眉。

  「此去之人,怕是有去無回了。」

  曾凌停頓片刻,隨即看向門外那些親兵。

  走到門口,曾凌緩了一口氣後說道:「你們可有誰願意冒死出城,往城西羅耿大軍所在送一封信?若誰前往,我必將厚待其家眷……」

  「大人!」

  曾凌的親兵營校尉石寬上前一步道:「大人,屬下去吧。」

  曾凌道:「你……應知道,此去……」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石寬就抱拳道:「大人,屬下知道,無需多說,屬下既然願往就沒打算能活著回來,屬下只有一個請求。」

  曾凌道:「你說。」

  石寬大聲說道:「家有老母,還請大人關照。」

  曾凌又問:「除此之外呢?」

  「沒了。」

  石寬道:「命,一直都是大人的,屬下只是替大人保管而已,今日需要這條命了,大人拿去就是。」

  曾凌站在台階上,看著石寬看了好一會兒,然後雙手抱拳深深的俯身一拜。

  在他身後,那些將軍們整齊的行了一個軍禮。

  第四百四十六章 義士

  冀州城西門外。

  距離冀州城大概能有十幾里的地方是羅耿幽州軍安營紮寨的地方,從到了這之後,羅耿似乎真的接受了崔燕來和劉里的所謂建議,在此地休整軍隊。

  可是西城外這地方顯得有些特殊,只要領兵的人就一定能看得出來,在這紮營有多不穩妥。

  城西大概十三四里是從北往南流向的一條大河,雖然河水不算有多急,但河道寬闊,最窄的地方也有二里,最寬的地方能有四里以上。

  所以在城西這地方建造大營,就顯得很彆扭。

  若是把營地建在大河的這一邊,五萬人的營地建造好之後,從營地到城牆下的距離,就一定不足十里。

  不管是冀州城裡的隊伍前來突襲,還是青州軍和豫州軍左右夾擊,背靠大河的幽州軍連退都來不及。

  若是把營地建造在大河另外一側,被排擠的羅耿若得知冀州城已經被攻破,再想帶兵過去,早就已經晚了。

  西城這邊的地形最適合鉗制羅耿,所以崔燕來和劉里才會逼迫羅耿到這邊來。

  相對來說,把隊伍擺在大河後邊,肯定要比擺在大河前邊好一些。

  所以羅耿的幽州軍,就在河西岸駐紮下來,這樣一來,他們要想進攻冀州,就先要渡過這條大河。

  羅耿也像是不急的,循序漸進的做事,到了之後就下令士兵們去砍伐樹木,在大河上搭建渡橋。

  而且這建橋的速度也是不緊不慢,好像已經完全沒有了和崔燕來劉里兩人爭冀州的心思。

  然而羅耿這樣的人,他只要還沒走,那不管對於誰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他到了城西紮營的第三天,豫州軍和青州軍開始三面圍攻冀州。

  羅耿像是為了響應一下,派了幾十個斥候到城西轉了一圈,好歹也搖旗吶喊了一陣。

  而羅耿則讓人在河邊搭建了一個涼棚,他帶了個小馬扎跑到河邊釣魚去了。

  第四天,他一早起來就又去釣魚,然後還是派了幾十個人到城外晃了一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