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看向羅耿認真地說道:「西城那邊,地勢最好,又有水源,河流在城西經過,最適合安營紮寨,不如大將軍就率軍到西城,鄰水而休。」

  羅耿怒道:「你們這哪裡像是要聽我調遣的樣子?」

  崔燕來也反應過來,原來羅耿繞來繞去,故意說什麼南城,其實他想打的是東城。

  只是剛剛被劉里搶了先機,此時他若再說什麼的話,就太明顯了些。

  「我大軍就在這裡駐紮。」

  羅耿大聲說道:「哪裡也不去,只攻東城。」

  劉里道:「大將軍還是應以士兵為重,選一處最適合安營之地,士兵們也能好好休整。」

  崔燕來和劉里之前已經私下裡結盟,他們只是想利用羅耿之子羅境在冀州城裡罷了。

  若無內應,想攻破冀州這樣的堅固大城,談何容易?

  所以羅耿來之前他們兩個就已經商議了許久,羅耿要打的方向,必然就是和他兒子羅境約好的地方。

  「大將軍。」

  劉里似笑非笑地說道:「大家都是為了解救冀州百姓,都是為朝廷除害,也都是為了大楚萬年延續,既然都無私心私慾,那還是不要傷了和氣的好。」

  羅耿道:「這要傷和氣的,可不是我。」

  崔燕來道:「我們兩個也是為大將軍著想,大將軍若是剛剛到這,軍馬還沒有整頓,仗自然打不好,不過是讓士兵們枉送性命罷了。」

  「我和劉大人已經來了數天,大軍已經休整完畢,也士氣正盛,我看,為了不傷和氣,不如大將軍就率軍退到後邊修正,看我們兩個攻城如何?」

  羅耿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眼睛都要凸出來一眼。

  見他就要發怒,劉里緩和了一下後說道:「這樣,大將軍先去西城那邊暫時休息,我和崔大人在南北東三面合圍冀州,什麼時候打,我們還是要聽大將軍的調遣。」

  崔燕來已經試探出來羅耿要攻何處,臉色也就沒那麼好看了,他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大將軍,你只有五萬兵。」

  之前羅耿和羽親王聯手曾擊敗過青州軍,殺青州軍數萬,這件事,崔燕來怎麼可能容易忘了。

  若非局勢如此,他才不會和羅耿聯盟。

  他剛說完,劉里就回頭吩咐道:「傳我軍令,大軍轉移到東城。」

  他手下的親兵立刻揮舞手中旗幟,顯然是有備而來。

  這邊旗幟舞動起來,豫州軍那邊立刻就傳出號角聲,一聲一聲,像是在大聲嘲笑著羅耿。

  羅耿往南邊看了看,卻見劉里的豫州軍已經在往這邊靠過來,他臉色變幻不停,越發難看。

  良久之後,羅耿怒哼一聲,撥馬走了。

  不多時,幽州軍那邊傳來陣陣號角聲,五萬幽州軍開始往北邊移動,應該是要往西城方向繞過去。

  崔燕來和劉里再次對視一眼,兩個人相視大笑。

  城牆上,曾凌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這一幕,於是嘴角都微微上揚起來。

  雖然因為距離太遠而不知道那三個人說了些什麼,可看到兵馬調動的態勢,他就知道羅耿被排擠了。

  於是曾凌笑了笑道:「這樣的三個人合力又有什麼可怕的……劉里的豫州軍逼走羅耿的幽州軍換到東城,看來,羅境和羅耿約好的,也是在東城。」

  進卒和柳戈同時點了點頭。

  曾凌道:「那兩個人太蠢,若是真的願意聽從羅耿調遣,三軍一心,冀州危難,可他們三個貌合神離,這一仗咱們有的打。」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多少士願與城同存亡

  當初修建冀州城的時候,大楚就是要把冀州打造成北方最重要的軍事堡壘,以對抗北境之外的強敵。

  這裡,就是整個北境唯一的中心,如果說北境之內大大小小的城池猶如星羅密布,那麼冀州就是最大的那顆。

  這樣的大城難攻之處就在於,尋常的雲梯沒有意義,因為根本就夠不到冀州的城頭。

  為了攻打這樣的堅城,特意打造的雲梯太長,所以要想把雲梯豎起來都是很艱難的一件事。

  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想攻上城牆,無異於痴人說夢。

  為了讓城中的羅境知道城外大軍已經就緒,所以劉里下令豫州軍攻打冀州東城,而且這種攻打,決不能只是做做樣子。

  相對來說,豫州軍比青州軍更為善戰。

  劉里曾是武親王楊跡句麾下最得力的戰將之一,之前與羽親王的交手中,劉里壓的羽親王楊跡形根本就沒辦法把頭抬起來。

  若非被武親王抄了後路,此時此刻,最得意者應該就是劉里。

  外域之人所稱之中原過於籠統,中原人自己把中原大概分成五域,倒也簡單,不外乎東西南北中。

  中原之中,便是豫州一帶,歷來豐足,而民風又彪悍。

  「擊鼓!」

  劉里回頭吩咐了一聲。

  在他身後十幾丈外,十幾名赤裸著上身的壯漢開始擂動戰鼓,那一排巨大的牛皮戰鼓同時響了起來。

  鼓聲如雷,豫州軍開始往城牆下壓過去,若是從高處往下看,就像是看著黑壓壓的蟻群。

  城牆上,柳戈看到豫州軍上來,大聲喊了一句:「號箭!」

  隨著他一聲令下,上百名弓箭手將弓抬起來,嗖的一聲,羽箭拋射飛出。

  這些號箭與正常的羽箭不同,為了更為顯眼,號箭的尾羽染成了紅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