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良久之後,羅耿對羅枝節說道:「你且先回去告訴我兒,冀州我拿了,我明日就派人給崔燕來和劉里分別送信,曾凌欺辱了我兒,我必殺之。」

  羅枝節俯身道:「大將軍,屬下記住了。」

  羅耿道:「告訴我兒,讓他先虛與委蛇,莫讓曾凌太過懷疑,待我說服了崔燕來和劉里之後,三面出兵,合圍冀州,到時候他在冀州城裡接應。」

  羅枝節再次應了一聲。

  羅耿擺了擺手:「你先儘快趕回去……等下。」

  他吩咐道:「你帶我親衛營三百人回去,這三百人分批進城,你們要記住,我兒生死,我交託在你們手上了。」

  第四百一十章 你可能不知道

  冀州,沈醫堂。

  雖然才開門營業沒有多長時間,可是沈醫堂的名聲卻很快就傳遍了冀州城。

  李叱他們幾乎不去沈醫堂那邊,但是對於沈如盞的經營之道卻有所耳聞。

  這個女子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心思手段,高明的讓人覺得難以企及。

  最初李叱他們聽說沈醫堂那般經營的時候,餘九齡直說用不了多久沈醫堂就會關門大吉,可誰想到人家的生意能做的那般紅火。

  到沈醫堂看病也會被分出來高低不同,富人有富人的看法,窮人有窮人的看法。

  按照正常思維,尋常百姓會覺得這樣是被看不起,生意不好才對,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道沈醫堂看病,尋常百姓就在正堂排隊,每天都保證有五個坐館郎中在正堂這邊,看一個走一個,必須按照沈醫堂維持的秩序來,除非是急症或者重傷。

  而有錢人則可以交十兩銀子,然後就會被引領到後院看病,環境好,氣氛好,郎中一對一看病,拿的藥也貴。

  有人曾經鬧事,說憑什麼有錢人就可以先看病,沈如盞的回答就是四個字。

  因為有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她是一個菩薩。

  因為百姓們看病所花費的銀錢少之又少,有的幾乎花不到錢,但是絕對不會敷衍了事。

  這樣一來,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沈醫堂幾乎把冀州城裡所有的醫館都給壓了下去。

  就算是距離很遠的百姓也寧願到沈醫堂這邊排隊看病,也不去別的醫館,以至於沈醫堂被別的醫館恨之入骨。

  更有意思的,有一個郎中假裝病了過來診治,百般的挑剔,結果被人家看出來什麼病沒有。

  那郎中又開始耍無賴,說沈醫堂騙錢,撒潑打滾。

  沈如盞只說了一句話。

  「打出去,打傷了給治,打死了賠錢。」

  結果那鬧事的就真被打了出來,打的鼻青臉腫。

  自此之後,再也沒有人敢來鬧事,因為大家都清楚了一件事……沈醫堂的郎中看病是真的能行,沈醫堂的護衛打人是真的能打。

  每個月的十五,沈醫堂還會免費給百姓們送粥,據說是藥粥,可以驅邪養身。

  所以每到十五這一天,沈醫堂門外排隊的人都多的嚇人,一條長龍般。

  同樣,藥粥也分兩種,老百姓喝的不要錢,只要你規規矩矩排隊,直到送完為止,誰鬧事就打出去,下手絕對不會輕。

  有一夥地痞無賴來過,直接就排到了隊伍的最前邊,結果七八個人被沈醫堂的護衛打的滿地找牙。

  達官貴人要喝藥粥,也會被請到後院,又享受又自在,服務好的沒話說。

  但是一碗藥粥五兩銀子,據說用料和給百姓們喝的完全不同,要金貴的多,藥效也好的多,當然都是據說。

  第一個月,沈如盞讓人給李叱送來五百多兩銀子,說是這個月的三成收入。

  第二個月就送來八百多兩銀子,第三個月送來一千多兩。

  據說最賺錢的是後院正骨推拿的,當然都是富人過來,因為一次就要十兩銀子。

  可是每個來過的人,都覺得這十兩銀子花得超值,推拿之後,簡直換了一個人似的,渾身輕鬆。

  就這,你要是頭一天來過,第二天再來,沈醫堂還不接你的生意,推拿活血,每個月最多兩次。

  但是來的人多啊,冀州這樣的大城,達官貴人實在是多的離譜。

  男人來有男的郎中推拿,女的來就有女的郎中推拿,一開始人們還覺得女人誰會來,結果後來才發現,女人來的更多,更捨得花錢。

  推拿之後還能看看沈醫堂自製的那些胭脂水粉,還有養生藥粉之類的東西。

  李叱在聽說了之後,對沈如盞佩服的五體投地。

  好歹算算就知道,每個月沈醫堂都有大幾千兩銀子的收入,以後當然會更多,因為畢竟這才三個月而已。

  在李叱看來,這哪裡是賺錢,這是用耙子王家裡摟錢。

  李叱想了想,正好節度使曾凌要見他,乾脆就再多賺曾凌一筆銀子。

  整個冀州的藥材幾乎都在李叱手裡,李叱想著探探曾凌的口風,能不能把藥材賣到冀州軍里去,真談成了的話,那可是一筆大收入。

  節度使府。

  李叱進門之後往四周看了看,這地方很樸素,完全不像是一位如此地位的人應該住的地方。

  哪怕是一個富商的家裡也比曾凌的家裡精緻,最起碼假山荷池這些東西一定會有,雅致些的還會種滿了花花草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