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逍遙王帶著李叱他們穿過正殿,又走了一刻左右才進入一間巨大的石室,這石室的大小,大概有外邊大殿的五分之一。

  而在這石室之中全都是金銀,連任何珠寶都沒有,都是金銀,原本應該是一箱一箱的,但是現在箱子都已經碎裂,滿地都是。

  這和幽山國的砂金比起來,那砂金就是一小堆啊,根本沒法比。

  「這裡的……」

  餘九齡咽了口吐沫,試探著問逍遙王:「我們可以隨便拿?」

  逍遙王有些意外的看向餘九齡,他搖頭道:「不是這裡的你們可以隨便拿,是這裡的你們可以都拿走。」

  餘九齡眼睛都睜圓了,連他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連忙說道:「不不不,我們怎麼能都拿走呢?太多了,這裡的東西,換算起來最起碼有數百萬兩之多,甚至可能有近千萬兩,我們都拿走的話,你們也沒法過日子了。」

  逍遙王嘆道:「這裡……都是給你們的,這樣存金銀的石室,一共有四個,其中一個快用完了,我們這裡人少,幾百年才用了一個石室不到,大概用了一個石室的七成左右,還剩下兩個石室是滿的,我估計能用好久。」

  餘九齡:「……」

  李叱現在也總算是明白了一些,為什麼逍遙王說李叱不用太擔心他們這邊,銀子拿走了也不會影響特別大。

  一個石室里的存銀用了幾百年都沒有用完,剩下的兩個石室都是滿的,再用幾百年問題也不大。

  要看這裡的人口增長如何,他們最初來的時候加起來有幾萬人,幾百年後發展成了幾十萬,人口發展的速度並不是很快。

  李叱之前還問過,逍遙王說這裡地方就那麼大,所以一開始他的祖先就制定下規矩,儘量不要多生孩子,不然的話這裡會放不下大家。

  大家出去就危險,這裡的人歷代都好奇外邊但是又無比的害怕外邊,所以人口控制的居然很好。

  這裡的社會發展,和外邊完全不一樣。

  李叱回頭看向唐匹敵,唐匹敵搖了搖頭:「帶不走。」

  李叱嗯了一聲,他對逍遙王說道:「我們這次,只帶走一部分,如果不夠用的話回來再取可以嗎?」

  問這句話,李叱都覺得很愧疚,很不好意思。

  逍遙王道:「都是你們的了,你想什麼時候取就什麼時候取。」

  餘九齡覺得,這才是天下最牛皮的人,什麼叫視金錢如糞土,這才是!

  李叱壓低聲音對唐匹敵說道:「現在好像突然有錢了,也突然和納蘭部的人成為朋友了,所以……」

  唐匹敵笑了起來,如陽光般燦爛。

  雖然他媽的有些不真實,但是想想就很爽啊……騎兵啊,軍隊啊,就在眼前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北狂徒

  李叱他們的目標是雲隱山,走的時候不可能攜帶大量的金銀財物,所以和逍遙王商量了一下,他們回來的時候再取,先去雲隱山陪夏侯夫人見見同門。

  讓李叱沒有想到的是,讓他感覺收穫最大的不是那些金銀財物,而是逍遙國這裡的人對生活的態度。

  思考之後,讓李叱明白過來一件事,人其實本身是灰色的,在黑與白之間,往這邊一點就是黑往那邊一點就是白。

  到底是黑還是白,不只是看每個人自身,還要看整個的生存環境。

  逍遙國的人杜絕了幾乎所有惡習,個人素質之高,每一個人和外邊的人對比,都可以稱之為聖人。

  然而再換個方向去想,不是這裡的人都是聖人,這裡的人才是普通人,是外邊的人都病了。

  如果將來能改變世界,不僅僅是要改變一個國號。

  更重要的是讓每個人都能讀書明理,就像是逍遙國這樣,他們會覺得偷騙這樣的事無比的可恥。

  以至於連老駱他們這樣常年走江湖的人留在逍遙國生活了十幾天之後,也變得純粹起來。

  因為四周都是純粹的人,人心裡就會強迫自己不去做錯事,會覺得丟臉。

  將來的世界,如果是放大了逍遙國,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李叱離開的時候和唐匹敵一邊走一邊說道:「如果將來有一天,人人因為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人而驕傲,人人都讀書明理,縱然不能杜絕所有的惡,但最起碼會發揚最大的善。」

  唐匹敵沉思片刻後說道:「那這個國,不管是軍事,商業,還是教育都要格外強大,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邊,唯有如此,這個國的百姓,才會由衷的驕傲,不然的話只是空談。」

  李叱看向唐匹敵笑道:「先解決第一樣。」

  唐匹敵道:「別那麼容易開心,雖然有了錢,也有了納蘭部這樣的朋友,可是五萬悍卒怎麼來?不是隨隨便便招募來五萬人就夠了,現在我們僅僅是可以起步。」

  李叱道:「我開心的是我知道未來要做什麼。」

  唐匹敵有句話想說,可是卻忍了下來,他想對李叱說,你的理想理應你自己去完成。

  而不是寄希望於別人,比如寄希望於虞朝宗那樣的人,想的再美好也不可能會實現。

  虞朝宗這樣的人,出身名門,縱然靠著叛軍起家,他的思想還是和寒苦出身的人不一樣。

  可是唐匹敵太了解李叱,他更願意成為一個輔臣,而不想自己做一個領袖。

  唐匹敵沒有說出口,是因為他覺得現在時機還不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