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澹臺壓境道:「因為我還沒有把握贏了你,你在出手的時候看似已盡全力,其實不過七分,因為你已經判斷出我說的是謊話,所以出手留力,七分力我尚且不能將你擊敗,我覺得有些意思。」

  他繼續說道:「我從涼州走到這,只是想遇到一個我打不敗的人,現在遇到了,所以我跟著你,什麼時候我能把你打敗了,我會自己走。」

  餘九齡道:「這是要蹭飯吧。」

  澹臺壓境眯著眼睛看了看他,餘九齡就下意識的後退了一步。

  他微笑著說道:「我對我父親說,我已天下無敵,我父親說我是井底之蛙,讓我走三千里,三千里不遇對手,便可回去,我不用你們管我吃住,我就跟著你們,打敗了你之後我就去找下一個。」

  唐匹敵道:「隨你。」

  澹臺壓境道:「你們要去何處?」

  唐匹敵回答道:「往西北。」

  澹臺壓境想了想後又問:「大概走多遠?」

  唐匹敵回答:「千里。」

  澹臺壓境再次仔細想了想後說道:「那我的銀子大概不夠,我身上只有剛剛劫來的幾十兩,我想吃的好一些,所以你們自己先走,我會追上你們。」

  說完之後他看向那匹老黃馬:「過來,咱們去玩一趟。」

  老黃馬不情不願的走過來,澹臺壓境上馬,轉身往來的方向走了,那老黃馬還是懶懶散散的樣子,走了幾步後回頭看了一眼,應該看的是李叱。

  這怪人就這樣走了,隊伍里的人都有些迷茫。

  「涼州,姓澹臺。」

  唐匹敵看向李叱:「想到了嗎?」

  李叱嗯了一聲:「當初大將軍徐驅虜率軍攻打西域,西北方向也有外敵入侵,大將軍徐驅虜隨即分派手下將軍澹臺歡率軍三千迎擊,澹臺歡以三千悍卒,破強敵六萬,然後就一直沒有離開涼州,澹臺家世代鎮守大楚西北邊陲,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他繼續說道:「澹臺家在涼州,西北強敵便不敢靠近,甚至每年都會派人送上厚禮,只求澹臺家別一時心血來潮去打他們,哪怕大楚現在已經如此崩亂,西北涼州之外數十部族小國,依然不敢有敵來犯。」

  唐匹敵嗯了一聲後說道;「所以這個人,大概就是西北涼州澹臺家的,果然了不起。」

  他停頓了一下後笑了笑道:「行走三千里……這個人有點意思。」

  隊伍繼續出發,他們走到前邊仙蹤山下,沒多久就找到被澹臺壓境打暈了的斥候,把人救起來後問了問,才知道那傢伙根本不是偷襲。

  斥候藏身在暗處觀察,不知道什麼時候身邊就多了個人,那人也不出手也不說話,就是站在一邊看著斥候。

  斥候先出手,卻被人一擊放倒。

  找到了人卻沒有看到那個叫澹臺壓境的人去了什麼地方,李叱和唐匹敵商議了一下,就不做停留直接過去再說。

  他們過了仙蹤山之後又走了大概三十里,後邊傳來一陣陣馬蹄聲,李叱他們回頭看,卻見那個澹臺壓境騎著那匹老黃馬,懶懶散散,竟是已經跟到隊伍後邊了。

  那老黃馬還是那個德行,澹臺壓境也是那個德行。

  那老黃馬一邊掛著長槊,另外一邊掛著個大大的包裹。

  澹臺壓境覺得有些不滿意,仙蹤山上一個賊窩,三四百人的隊伍,居然只有這麼點財物,讓他不得不想著千里之路自己是不是要省著點花,可是如果不能吃的好一些,確實很難過。

  第三百三十七章至第三百六十七章 藥

  隊伍一路往西北方向走,那個叫澹臺壓境的錦衣公子也不和人說話,只是在隊伍後邊跟著,隊伍停下來休息他就停下來,除了他的那匹老黃馬之外,倒是也沒有誰不滿意。

  好像是老黃馬不滿意他這種有規律的走走停停的方式,因為它習慣了隨便走隨便停,走到它想走的地方,停在它想停的地方。

  走了兩天之後,隊伍終於出了山,山外是一片一眼看不到邊際的原野,能看到百姓們在田裡勞作,已經快入夏,麥子快到膝蓋那麼高,收成就在眼前。

  可是天知道這已經看在眼裡的糧食會不會落在百姓們自己手裡,上面有官府來徵收,下邊又流寇在搶奪,百姓們只盼著官府的人都忘了,流寇都瞎了。

  按照地圖來看,要走到下一個比較大的地方投宿最少還要走一天一夜,他們這麼多人倒也不懼怕在野外露營,所以就沒打算趕的急一些。

  到了下午,前邊探路的斥候回報,說是大概二十幾里外有地方適合露營,村子很小,也沒有合適的民居可以提供,但是斥候和村子的里正已經交涉過,里正願意讓他們在村口的空地上住一晚。

  村子確實不大,一共也就百十戶人,看得出來村民們都很貧苦,李叱下令儘量不要去驚擾村民,他們這麼多彪形大漢又都帶著兵器,百姓們不怕才怪。

  夏侯夫人面善,她主動去和村民談,借人家的水井打水,順便還為兩位村民診治了一下,然後還送了些藥。

  士兵們在村子外邊搭建帳篷,用大車把營地圈起來,這樣能有效防止被突襲。

  有大車阻攔,不管是敵人用騎兵衝擊,還是用羽箭偷襲,防護作用都很大。

  稍遠些的地方,澹臺壓境看著那些人訓練有素井然有序的安營紮寨,不由得對這些人更為好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