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

  他咬著牙自言自語道:「這些都要算在你身上!」

  第三百三十二章 掛刀門

  李叱他們在大方鎮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繼續趕路往雲隱山,再走一天能在井口縣住下。

  一年以前,冀州城外還是一片亂象,叛軍橫行,幾乎沒有一座縣城是安全的,全都被襲擾過,甚至被攻占過。

  羽親王決定起兵之後,招安了大部分叛軍,另外一部分不願意被招安的投靠了虞朝宗,所以冀州之內,尤其是這半年來,叛軍幾乎見不到。

  所以各縣的秩序恢復了一些,逃難的百姓回來一些,如大方鎮和井口縣這樣的地方也就有了幾分人氣。

  之前李叱他們從燕山返回冀州那一路上走過所見,猶如地獄一樣,陰森恐怖,不見人煙。

  井口縣被叛軍攻破過一次,城內的建築多有殘缺,看起來百姓們的日子,過的也就是兩個字……活著。

  李叱進城之後想找一家像樣些的客棧住下,他對住的地方不算挑剔,然而真沒有像樣的客棧。

  隊伍里還有夏侯夫人和高希寧還有夏侯玉立三個女人,總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就住下。

  於是李叱決定再次扯虎皮拉大旗,隊伍直接就到了縣衙門外。

  羽親王的腰牌保質期還在,所以效果甚佳,縣衙的人一下子就慌了,縣領張大人和手下人商量了好一會兒,最終決定請李叱他們住到怡園。

  曾經有一位朝廷高官,退下來之後回到井口縣老家,他回來之前,就安排人在這修建了一座怡園,占地百餘畝,這位高官是劉崇信的黨羽,所以也有恃無恐。

  誰知道回來後沒多久,叛軍就攻入了井口縣,闖進怡園,把那位退下來的大人物抓走了,還搶走了不少金銀財寶,索要十萬兩贖金。

  這些叛軍也是萬萬沒想到,這位大人物把銀子藏在何處誰也沒告訴,連他兒子都沒告訴。

  他對叛軍首領說,他們都不知道銀子藏在什麼地方,你放我回去,我給你銀子。

  叛軍首領說你他媽的騙鬼呢啊。

  大人物說真的只有我一個人知道銀子在哪,我兒子我都沒告訴他,你不放了我,你一個銅錢也拿不到。

  叛軍首領說你不但是把我當傻子,你這還是威脅我啊。

  於是讓人一頓暴打,給那位大人物的嘴都打爛了,就這樣他還喊著說你們不放我走的話一個銅錢也沒有,叛軍首領說你還真是一條漢子。

  再後來這位大人物傷重不治死了,叛軍也沒有要來贖金,最後還是因為距離冀州城太近了,不過一百多里的路,冀州城出兵清剿了一下,那些叛軍也就四散逃命。

  那大人物的家裡人就不敢在這住了,太招搖,唯恐下次再有叛軍來,於是搬到了冀州居住。

  不過怡園裡還留下了一些下人負責打掃,住在縣城的家主偶爾回來住兩天。

  縣令大人親自登門,就把李叱他們安排住進了怡園。

  李叱對縣令大人表示了感謝之後,縣領大人這才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李叱的姓名,李叱連個翻新的謊話都沒有,陳舊的和兩年前的謊話都不來有一點差別的。

  「我姓李,叫李懟,在王府做事。」

  李叱回了一句後問道:「縣令大人,請問咱們井口縣中有沒有什麼武館,或者是武術門派之類的?如果都沒有的話,鏢局有沒有?」

  張大人仔細思考了一下也沒有想明白這位名字有些硬氣的李公子是什麼意思。

  「武館有幾個,門派也有,最大的叫掛刀門,大概有百十個門徒,都在官府有過報備,李公子你放心,不會有什麼安全上的問題,下官也會調集所有捕快差役到怡園外邊保護。」

  李叱問道:「掛刀門,為何會有此名?」

  張大人道:「傳聞是說,最早的時候,掛刀門的門主打遍北境無敵手,所以將刀掛在門口,誰要想挑戰,就先摘下來那把刀能舞一趟再說,那刀重有百多斤,少有人能舞的動。」

  李叱立刻問道:「那刀還在?」

  「不在了。」

  張大人回答道:「之前有叛軍破城,把那刀給搶走了。」

  李叱點了點頭:「有點可惜了……百多斤的大刀,我確實也沒有見過。」

  張大人道:「其實也不好看,掛在那好多年都鏽了,後來下官才知道,他們門主都舞不動,掛在那就是嚇唬人用的,舞不動那刀的還真不敢隨便挑戰他們。」

  李叱心說這是個辦法啊,他笑了笑說道:「勞煩張大人派個人引路,我們過去掛刀門看看。」

  張大人試探著問了一句:「李公子去掛刀門有什麼要緊事嗎?」

  餘九齡在旁邊嘀嘀咕咕地說道:「那種地方能有什麼要緊事。」

  唐匹敵眯著眼睛看了看他,餘九齡扭頭看向外邊不再說話了。

  李叱笑道:「就當是為王府選才,看看有沒有可用之人。」

  張大人一聽這個就不敢耽擱,連忙安排人帶李叱他們過去,李叱留下所有士兵守著怡園,他和餘九齡還有唐匹敵三個人去了掛刀門。

  不得不說,這掛刀門確實有些寒酸,李叱就以為是掛刀沒了,到了之後才發現連門都沒了。

  左邊的門板還剩下三分之一,右邊的門板剩下三分之一多些,所以門關著的時候,中間都能並肩過去兩個胖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