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干!」

  餘九齡立刻起身:「現在就干!」

  ……

  ……

  第三百零七章 最後的尊嚴

  萬萬沒想到,眾人想過很多種可能,但還是萬萬沒想到,他們繼續開掘地宮後最重大的發現不是有多少寶藏,也不是又找到多少沙幣。

  而是找到了一座地下糧倉,糧倉規模之大,莫說以前古褒城的人口規模,就算是現在冀州城的人口數量,這個糧倉里的存糧也夠全城百姓吃上幾年的。

  「這算石頭還是算炭?」

  餘九齡蹲在一座糧囤前邊看了看,把糧囤的閘門打開,糧食都不帶往外流的,用棍子捅,就和捅在石頭上的感覺差不多。

  夏侯琢看向李叱說道:「上次是誰嫌棄行軍乾糧硬來著?」

  李叱也蹲在那,看著這糧囤里的存糧,心說守城的時候把這些東西要是能搬運出去,確實可以當石頭砸敵人用,說不定還會有毒。

  「真可惜啊。」

  餘九齡道:「這裡的存糧,冀州城裡的老百姓吃幾年都吃不完,就這麼糟蹋了。」

  「算算看,最少也有一千多年了。」

  夏侯琢嘆道:「這糧囤還能保存的這麼好也不容易。」

  他們面前的這龐大地宮中,一個一個巨大的石頭壘造的糧囤矗立在那,像是一個一個已經變成了化石的遠古巨人。

  而這也正面證明了高院長的話是真的,幽山國真的不算是什么小國,這還不是當初褒城明面上的糧倉,而是地宮糧倉,存糧就如此之巨,可想而知當時幽山國的國力有多強盛,能將鐵鶴部打的一分為二,也就不算什麼天方夜譚。

  「繼續找吧。」

  餘九齡嘆了口氣後說道:「從這些糧食來看,咱們能有那一堆砂金收穫就算不錯了。」

  原本還士氣高昂的餘九齡,見到這糧倉之後心氣都快沒了。

  好在現在他們手裡有地宮的圖紙,李叱按照那張舊圖又簡略的重畫了一份,沒有那麼詳盡,但是地形構造基本上都齊全。

  開掘出來糧倉,再往裡走應該就是兵器庫。

  「奇怪不奇怪?」

  唐匹敵問李叱道:「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一具遺骸,如果最後一代幽山國皇帝帶著隨從都死在地宮的話,一定會有大量的屍骸才對,咱們找到了七神將的鎧甲,卻沒有找到屍體。」

  李叱點了點頭道:「也許都葬在一處了。」

  當年幽山國皇帝拓跋征帶著最後的一批忠誠臣下進入地宮躲避,誰也不知道他們在這幽暗密閉的環境裡生活了多少年,是在多無助又多恐懼的心情下苟延殘喘,一個一個死去。

  最後一個死去的人應該會很痛苦,他可能參與埋葬了除了他自己之外的所有人。

  當這個龐大的地宮裡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他最後的人生是怎麼度過的?

  李叱他們舉著火把穿過龐大的糧倉地,然後出現在面前的是一條通道,通道很寬敞,最起碼一輛大車可以順利通行。

  「是很緩的坡道。」

  唐匹敵往前看了看,臉色微微一變。

  「這是下糧道,當初就是從這把糧食運進糧倉的,也就是說……」

  李叱立刻說道:「這條坡道可以直通地面。」

  他們頓時來了興趣,他們已經在地宮中轉了這麼久,此時頭頂是冀州城的什麼位置,其實不好對證,如果有一條坡道可以直達地面,那位置在什麼地方就變得有意思起來。

  因為一旦冀州被攻破,或者是被圍城,這個地宮就變得至關重要,而直通外邊的坡道當然就更重要,他們早就制定好在冀州城裡最少藏兵三千的計劃,現在藏兵之地已經有了。

  三千精甲,能從坡道殺出去,出口位置如果在城門附近,那就有意思了。

  他們順著坡道走了大概有二里多遠,答案就出現在每個人面前,糧道到頭了,前邊被巨石封堵,出不去。

  「回去吧。」

  李叱搖了搖頭,心裡覺得有些遺憾,這條坡道如果還能通行的話,那真的能利用起來。

  他們原路往回走,之前路過了兵器庫的通道沒有進去,只是想看看這條坡道最終通向何處。

  此時回來進入兵器庫,眾人全都驚呆了。

  這巨大的兵器庫里都是一排一排極為整齊的兵器架,因為是石頭壘造所以沒有坍塌,在這些兵器架上靠著的兵器卻都已經腐朽,基本上所有的兵器都是所謂的長矛,槍頭極小,由此可見當年的鐵是多麼的稀少。

  他們經過一排一排的兵器架,最終到了一片空地,然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

  空地上,如兵器架一樣,一排一排,整整齊齊的,是屍體。

  看人數大概有數百人之多,他們最後的選擇是在這集體自殺,每個人身邊都有兵器,屍體倒的方向不一樣,可是隊列卻那麼整齊。

  李叱站在那,覺得呼吸有些艱難。

  「這可能是這些軍人,最後的自尊。」

  他肅立,然後俯身一拜。

  所有人都跟著他拜了下去,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覺得不該行禮,就連餘九齡都覺得這些屍骸值得尊敬。

  這最後幾百人沒有選擇老死,他們應該都是士兵,當最後一個將軍死去之後,他們失去了最後的領袖,所以他們選擇在這結束自己的生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