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戈:「……」

  與此同時,南平江,安陽州。

  冀州節度使曾凌派來的人已經到了這許多天,安陽州將軍孟可狄對他待若上賓,大楚十三州,指的是大州十三,安陽州歸屬於豫州治下。

  豫州節度使叫劉里,曾經也是武親王帳下的將軍,二十年前就隨武親王征戰,九年前調任為豫州節度使。

  豫州這個地方,比起冀州要富庶不少,這裡是大楚三大產糧地之一,雖然也有不少叛軍,但是劉里善於領兵作戰,又有孟可狄這樣的手下,所以豫州的叛亂比冀州要好許多。

  安陽州將軍府,孟可狄看向曾凌的使者,笑了笑說道:「我別無所求,你回去請示王爺,只要豫州節度使是我的,安陽州數萬大軍,就聽從王爺調遣。」

  那使者臉色一喜,起身道:「將軍放心,將軍的話,我必帶給王爺,王爺愛才,尤其是將軍這樣的大才,所以將軍只管放心。」

  孟可狄起身道:「那就仰仗你了,王爺大軍到達之日,我開門迎接。」

  第二百九十二章 雙管齊下

  冀州,許家。

  許元卿站在銅鏡前看著自己仿佛一夜之間冒出來的白髮,心裡一陣陣的傷感,似乎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勞神費力了。

  只因為一個泥腿子出身的李叱,多增白髮,這讓許元卿覺得自己這新增的白髮有些不值。

  就在他想到這些的時候,下人在門外輕輕的叫了一聲,然後說道:「老太爺請您過去一趟。」

  許元卿的臉色猛的一變,心裡冒出來一絲寒意。

  對付車馬行的事他還沒有向老太爺稟告,他是想儘快彌補一下,好在是那兩個人已經死了,至於他們有沒有說出去什麼,此時此刻的許元卿已經沒必要再糾結。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出門,穿過龐大的徐家大宅,走到老太爺書房門口的時候,他忽然間想起來自己小時候,做錯了事,站在這等著老太爺責罵感覺。

  瑟瑟發抖。

  仔細想想,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那麼害怕,哪怕現在他已經五十幾歲,可是這種感覺依然還在。

  他深呼吸,然後進門。

  許家老太爺許庚茂坐在搖椅上,身後有兩個年輕的侍女在給他搖著扇子,許庚茂像是睡著了,可是許元卿知道這位老太爺是在用這樣的方式給他施壓。

  「不打算解釋一下?」

  許庚茂忽然說了一句。

  許元卿剛要張嘴說話,許庚茂繼續說道:「既然你沒打算解釋,就說明你還有幾分把握,你是想等到把事情解決之後再告訴我,那我就不問了。」

  他緩緩睜開眼睛看了許元卿一眼:「不過,我昨日見了書院高院長,在書院高院長的書房裡見到了一幅字帖,是嵩明先生的真跡登雀台貼,你可聽說過?」

  「聽過。」

  許元卿俯身道:「價值連城的寶物。」

  「嗯。」

  許庚茂道:「我還聽聞,玉明先生曾經藏了一枚嵩明先生的印章,是嵩明先生貼身之物,當世僅此一枚……玉明先生出事之後,緝事司的人查遍了也沒能查到這印章的下落,聽說因為這個,劉崇信還發了脾氣,今天一早俞兒回來給我請安,我和他提及,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許庚茂說的俞兒,名字叫許苼俞,是許庚茂的重孫輩,許元卿的侄子,他父親許元琅是許元卿的二弟,曾經有那麼一陣子,他這個二弟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塊。

  許元卿的兒子叫許苼斂,如今在都城兵部做事,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過。

  所以這個許苼俞對老太爺許庚茂格外的上心,他在冀州緝事司做事,每隔幾天就會回來給老太爺請安,其實無非就是想多露臉。

  許元卿這一輩的人是許庚茂的孫輩了,可能不能把家主之位接過來還不好說,許苼俞是覺得自己有可能繞過許元卿,直接把家主之位繼承過來。

  許元卿聽到這就覺得事情不太好,他俯身道:「祖父,你有什麼事直接吩咐我去做。」

  「不用你,你還有你的事,我就是和你嘟囔幾句。」

  許庚茂道:「人老了之後就喜歡多說話,可是身邊能說話的人又不多,你是我最喜歡的孫子,所以找你來就是閒聊幾句。」

  他笑了笑道:「俞兒說,當初查到玉明先生在唐縣的時候,在場的可能就有那個李叱,他聽聞你正在調查這個叫李叱的人,所以問我需不需要他幫幫你,畢竟他在緝事司做事,更方便一些。」

  「不用。」

  許元卿連忙說道:「就不勞他費心了,他緝事司的事也挺多的。」

  許庚茂笑了笑道:「你們各自忙你們的事,我把嵩明先生印章的事交給俞兒了,若真的在那個叫李叱的人手裡,這東西就務必要拿回來。」

  「是。」

  許元卿道:「無需俞兒插手,我會把印章的事查清楚的。」

  「你不用管他的事,他也不會管你的事,我老了,老了就喜歡看看小輩們都出彩的樣子,你明白嗎?」

  許元卿的心裡一緊,恨不得狠狠的罵這個老狐狸幾句,許庚茂的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說什麼印章這種虛無縹緲的事,還不是讓兩個人都去解決李叱,誰解決了,家主的位子就可能會傳給誰。

  「我明白了。」

  許元卿俯身道:「那我先回去繼續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