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剛罡是背著他師父來的,陳大為也是,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師父日子過的有些寒磣,師父他倆都說自己是各自門派里的宗師級人物,可就沒見他倆發過財,好不容易攢錢買一壺酒,倆人分著喝,還得摻水。

  陳大為說,他從六歲開始學徒,要是到了師父這個年紀也過成他師父那樣,這輩子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剛罡說,他從五歲開始學徒,要是到了師父這個年紀還要蹭酒喝,那說明這一門就不該有傳承。

  可這不妨礙他們看不起那些散兵游勇,比如剛罡,他們雀門的門規是盜亦有道,門規之中有三不偷,第一是救命治病的錢不偷,第二是孤兒寡母的錢不偷,第三是賣命的錢不偷。

  剛罡的師父說,是人就不該幹這樣的事。

  可是吧,你想去偷盜大戶人家的錢,哪有那麼容易的,大戶人家都有看家護院的人,一個失手就被人打的半死,還要扭送官府。

  被丟進大牢里,一聽說是偷東西進來的,還會被同牢房的人再打個半死。

  所以剛罡覺得,這也是為什麼他師父大半生窮困潦倒的原因,他師父是學了不少本領,但是規矩太多,不去用,所以註定了連買酒的錢都沒有。

  陳大為的千門也一樣,千門之中也有規矩,大概和雀門的差不多,門規來來回回就那幾句話。

  兩個人一邊覺得門規太刻板,一邊又瞧不起那些江湖上什麼錢都敢偷什麼錢都敢騙的人,覺得他們應該天打五雷轟,人還是應該有底線的才對。

  這次被公叔瀅瀅找來,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在為大人物做事,公叔瀅瀅告訴他們,這次要做的事是救人,他們想著救人一定不會有什麼錯的吧,救人不是害人,而且還能拿一大筆銀子。

  公叔瀅瀅說,只要人救出來,每個人一百兩。

  一百兩?

  剛罡懷疑他師父這一輩子都沒有偷夠一百兩,陳大為覺得他這麼想就過分了,他覺得剛罡的師父一輩子可能連十兩銀子都沒偷到過。

  冀州城裡的千門,在陳大為師父那一代還有百八十個人,搭幫結夥的做事,到了他這一代,他師父身為千門門主,就收了他一個徒弟。

  他問師父說為什麼,師父說千門就不該存在,他又問師父說那你為什麼要收我為徒?師父說廢話,我死了之後不得有人舉幡抱罐?

  剛罡剛剛聽陳大為說起這事的時候就笑了,因為他師父也是這麼說的,剛罡的師父說,雀門也不該存在。

  所以陳大為和剛罡覺得,這兩門現在如此沒落,他們倆的師父功不可沒。

  他倆不知道的是,在很多年前,那兩個誰也看不起誰的年輕人,在目睹了門派之中的同伴嘴裡說著門規,可是壞事做絕的時候,就發誓要讓這樣的事不再發生。

  大概在三十年前,冀州城裡發生了一件大事,千門和雀門的人聯手,把城中一家算是家財萬貫的富戶騙的傾家蕩產,又騙又偷,那大戶人家也就完蛋了,男主人因為覺得是自己沉迷賭博所以才導致家道崩落,於是投井自殺。

  女主人辦喪事的時候才知道,連宅子都被自己丈夫抵押出去了,千門的人過來收帳,直接把母子二人趕了出去。

  悲絕之下,女主人抱著孩子也投了井,就是她丈夫自殺的那口井。

  那時候,剛罡的師父和陳大為的師父還在做學徒,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這件事發生,而他們卻被要求背誦門規,背不過來就會被師父師叔師兄輪番打罵。

  他們第一次認識的時候,就是都被自己師父打的跑了出來,兩個遍體鱗傷的孩子在一個胡同里見了面,他們互相看了看,互相瞧不起,因為他們都覺得對方比自己挨打挨的慘。

  剛罡的師父叫剛財,陳大為的師父叫陳有為。

  認識之後的第二天,倆人背誦著門規的時候,被師父師叔們要求跟著去辦事,算是讓他們開眼。

  於是他們全程目睹了,那個大戶人家是怎麼被他們師父師叔騙的家破人亡。

  剛財問陳有為,你覺得,我們背的門規有用嗎?師父他們做的事都是門規所不許的,為什麼還要讓我們背門規?

  陳有為說,我覺得有用,最起碼咱倆得記住。

  十六年後,雀門中遭受了幾乎可以稱之為被滅門的災難,一夜之間,門人被殺的只剩下剛財一個,剛財坐在門口發呆,他身後的院子裡死了幾十個人。

  同一天夜裡,千門的堂口也被夜襲,上百個門人被殺的也只剩下一個,那天晚上,陳有為坐在門口,也回頭看了一眼院子裡的血流成河。

  也就是這一天晚上,兩個人在那個胡同里見了面,倆人蹲在那,一個喝酒一個抽菸斗,好長時間誰都沒有說話。

  天快亮的時候,有個一身是血的年輕人找到他們,在這個胡同里,給他倆跪下來,磕了三個頭。

  十六年前,那母子二人投井自殺,剛財和陳有為偷偷把人救上來,他們倆人身上都沒錢,一個從師父手裡說自己生病要拿藥騙來了二兩銀子,一個乾脆就把師父的錢袋子偷來了,把這些錢給了母子二人,送她們出了冀州。

  十六年後,孩子長大歸來,找到了陳有為和剛財,說自己練了一身的武藝,就是回來報仇的,請他們兩個在某天夜裡離開,不要在家。

  剛財說,這樣的門派就不該存在,陳有為想了想,點頭說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