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不管是叛軍還是百姓,對虞朝宗都很敬佩,稱呼其為天王,就算是江南諸地的叛軍,也都聽聞過天王虞朝宗的名號。

  又因為此人天生雙眉顏色如墨綠一樣,很多手下都學他,將眉毛染色,這支冀州最善戰的叛軍隊伍,又被稱之為綠眉軍。

  燕山。

  如今的營寨已經連綿十餘里,用砍伐的樹木依照山勢搭建的圍牆格外堅固,城牆上的守軍士兵看起來個個精神抖擻,只這一點,就非其他叛軍可比。

  聚義大廳。

  虞朝宗聽手下斥候把打探來消息匯報了一遍,聽完後點了點頭:「先說說咱們的難處……武親王楊跡句號稱從無敗績,他領兵已有三十年,三十年來,從沒有一個人能在他面前撐住過。」

  虞朝宗起身道:「兄弟們也都聽到了,武親王的左武衛大軍已經離開冀州往咱們這邊來了,除了左武衛之外,還有冀州節度使曾凌的兩萬府兵,信州,代州,這兩地的府兵廂兵總計有三四萬人也都開拔過來。」

  他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兄弟們的臉色。

  說實話,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在這之前,和綠眉軍交手的不是廂兵就是其他叛軍隊伍,沒有綠眉軍的對手,然而左武衛不一樣……左武衛又被稱呼為屠夫軍。

  傳聞大楚左武衛殺敵一個不留,從不留俘虜,左武衛的大旗上就有一句話……凡對抗為敵者,絕不留存。

  「斥候回報的消息,楊跡句說是要到燕山冬獵,興師動眾十餘萬,真要是冬獵來的,那也不是獵這燕山中的野雞野兔,而是我們啊。」

  虞朝宗笑了笑,他臉上看不到一點兒擔憂。

  「不過他不敢直接來攻,哪怕他是武神楊跡句,他不是要靠刀槍來獵,而是靠一張嘴。」

  虞朝宗走到牆壁上掛著的地圖旁邊,取了一根木棍在地圖上指了指:「燕山地形沒有人比我們更熟悉,左武衛善戰不假,但地勢決定了他們的兵力不能展開,我們要防守的不過是不到一里寬的這樣一條地帶而已。」

  他用木棍在地圖上那個位置敲了敲:「這裡,就是我們的天塹。」

  他把木棍放在桌子上,一邊踱步一邊說道:「如不出我預料,楊跡句到了之後會先派人來見我,氣勢很足的讓我投降,不投降就死,若我不答應,左武衛大軍必然往前施壓,但他不會打。」

  綠眉軍二當家畢大彤看向虞朝宗問道:「大哥,你怎麼斷定了楊跡句不敢攻打我們燕山營?萬一真的打了,我們肯定抵擋不住。」

  虞朝宗笑了笑道:「第一,現在是什麼時節?正是隆冬,最不適合作戰的時候,第二,剛剛斥候也說了楊跡句大軍的行進速度,以此推測,所帶糧草物資必不會多,第三,楊跡句一生征戰難道不知道這個時候打燕山營是最不合適的?他多半還有別的圖謀。」

  他停了一下後繼續說道:「但這個圖謀,一定不是我們燕山營。」

  見他如此鎮定,手下兄弟們也都鬆了口氣。

  二當家畢大彤曾是一支叛軍首領,最多的時候麾下有四五萬人,可是他貪心,他居然想攻打信州,結果被官軍殺的大敗。

  自此之後一蹶不振,所以只好帶著殘餘隊伍投靠了虞朝宗,那時候虞朝宗手裡才一千多人,而他帶來了三五千人。

  畢大彤部下都說應該畢大彤是大當家才對,讓虞朝宗做二當家,結果畢大彤把手下人都罵了一頓,跪拜在虞朝宗面前表示願意聽從號令。

  當時畢大彤曾經問過虞朝宗,為什麼往日裡與那些官軍交戰,官軍一觸即潰,可是攻打信州的時候,官軍卻好像換了一群人似的,戰力極其強悍,把他數萬大軍打的落花流水。

  那時候虞朝宗解釋說,打信州不好打是因為你去動官軍的家了,官軍奉命出信州與你交手,他們為什麼要拼命?

  做做樣子而已,隨便殺幾個人,或是不和你們打,殺一些流民百姓就能回去復命,何必與你們拼的兩敗俱傷。

  可是你卻去打信州,那是去動他們的家,信州官軍,家眷也都在信州內,就算沒有家眷,如果信州一旦被你攻破,那些官軍還能有好日子過?所以肯定就要拼命了。

  聽到這些,當時在場的人才全都明白過來,為什麼別的叛軍隊伍一旦勢力強大起來就會想著去攻打大城,唯獨虞朝宗要把隊伍放在燕山。

  此時此刻,虞朝宗解釋了一下楊跡句必不會真心來攻打,手下人也才都明白過來當初虞朝宗要立足燕山的另一番用意。

  這裡易守難攻,還能自給自足,不去攻打官軍,官軍才懶得來這裡打。

  幾年來,別的叛軍隊伍起起伏伏,有的人風光一時,第二天就死於亂軍之中,唯獨綠眉軍在燕山發展的越來越好,隊伍越來越壯大。

  綠眉軍中一共有七位當家,除了虞朝宗和畢大彤之外,最讓人信服的是三當家周道手,他這個人和畢大彤不一樣,畢大彤事無巨細都想管管,可周道手只管他麾下那八百輕騎。

  虞朝宗曾對他說過,這八百輕騎,將來就可能是綠眉軍最鋒利的刀,也是最後一張底牌。

  周道手除了虞朝宗之外,誰都不放在眼裡,張狂跋扈,但偏偏就讓人服氣,第一他能打,整個綠眉軍中沒有人比他更能打,第二他講義氣,看似面冷實則心熱。

  從聚義大廳里出來之後,二當家畢大彤看了看天色,天邊那一層烏雲就和他心裡的那一層烏雲一樣厚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