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冀州城很大,城中百業皆有,節度使曾凌召集手下官員商議推演,他們確定只要冀州城沒事,城中的物資足夠自給自足。

  至於那些難民,他們在外邊等著城門開,等上三五天不走,等上十天八天的還不走?

  等難民走了之後冀州就會把城門打開,就如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就是大楚的現狀,不僅僅是冀州這一地,很多地方都如此。

  再往南會稍稍好些,畢竟靠近都城,大楚府兵戰力強悍,還沒有形成數十萬規模的賊兵不敢與府兵交手,可這不妨礙他們好像蝗災一樣呼嘯而來呼嘯而去。

  李丟丟依然過著自己的日子,城外的亂相到底如何他也不可能看得到,能看到城外全是難民的是城牆上的守軍。

  可是守軍得到嚴令,關於城外已經有不少人餓死的事絕對不許亂說,誰說出去就按照軍法處置。

  可是軍令歸軍令,守軍士兵們知道發生了什麼,難免會對親人家眷說兩句,提醒家裡人最好多買些糧食備著,別的可以暫時不去管,糧食不能不管。

  結果這樣一來,忽然間城中的糧店就變得熱鬧起來,一開始開糧店的生意人還沒反應過來,後來連著好幾天都有人大量的購買糧食,這讓他們的嗅覺都變得敏銳起來。

  於是糧食開始加價,城中百姓們的日子開始變得拮据。

  而這,出乎了節度使大人的預料。

  節度使府。

  曾凌臉色鐵青的看著手下人,左邊的一群文官臉上帶著些幸災樂禍,畢竟這些事看似與他們無關,據說是那些當兵的把消息散布出去的。

  右邊的一排將軍們臉色則難看的要命,曾凌剛剛一陣痛罵,讓他們覺得又窩囊又憋屈,可是不敢說出來。

  那些文官一個個嘴臉難看,然而守城他們能守嗎?還不是要當兵的來守。

  「我宣布幾件事,立刻就要執行下去。」

  曾凌站起來,一邊走動一邊說道:「第一件事就是儘快穩定冀州城內民心,再有囤積糧食者殺無赦,糧店再有加價的也一樣殺無赦,所有家產充公。」

  「第二件事,若要讓城中百姓不再惶恐,就得讓他們找些事來做,城中諸多大戶,你們看看誰家裡有事的,不管是做壽還是慶生,都去找戲班子來當街搭台唱戲,讓百姓們隨意觀看,如有違抗的家產充公。」

  「第三,城中酒樓,茶樓,賭場,青樓,所有生意都必須照常營業,不能有關門的,不能有離開冀州的,也不許漲價,不然家產充公。」

  「第四,用二百輛大車裝載糧倉的糧食拉出來,在城中大街上走一遍,然後回到糧倉里,就說是城外剛送進來要入庫的夏糧。」

  說完這些之後,曾凌看向一直坐在一側沒有說話的四頁書院院長高少為。

  「高老,書院的田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回去之後讓教習們等學生歸來之後說清楚,別胡亂起鬨,他們都是讀書人,讀書人的影響太大了。」

  高少為連忙俯身道:「節度使大人放心,我會安排好。」

  曾凌嗯了一聲後問道:「你們誰還有什麼別的法子嗎?」

  冀州府府治連功名起身道:「去年的時候朝廷里下發了通文,今年是陛下六十大壽,各地都要隆重操辦為陛下祝壽之事,算算日子還有不到一個月。」

  曾凌點了點頭:「嗯,我之前已經派人著手安排了……既然連大人提起來,那就把咱們之前定下的規模再弄得大一些,重新粉刷冀州城所有街道,要讓冀州城整個披紅掛彩。」

  他停頓了一下後繼續說道:「我看冀州府完全可以拿出來一筆專款銀子,招募大量的民工修繕城中街道,採購布置彩條彩旗,這樣又能安置一大批暫時沒活兒乾的人。」

  連功名在心裡罵了一句,但還是老老實實的俯身道:「下官回去之後就和衙門裡的人商量出來一個詳細的條陳,再交給大人定奪。」

  「條陳就不必給我了。」

  曾凌擺了擺手道:「你拿主意就是。」

  就這樣,一群大人物們就決定了在唐縣被賊寇攻破之後給冀州城披紅掛彩,讓冀州城的百姓們為遠在都城的大楚皇帝陛下祝壽。

  城外餓殍遍野,城中馬上就要鑼鼓喧天了。

  四頁書院。

  李丟丟每天上午都會在燕先生的小院裡一遍一遍的練習破陣刀,他的胳膊已經好了許多,也許是因為吃的多的緣故,比常人恢復的要快許多。

  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可是他這胳膊一個月就看不出受過傷,當然也不敢受力。

  破陣刀法他已經練的純熟,而燕青之用了二十天的時間,根據記憶,把他父輩曾經教過他的兵書整理出來。

  今日夏侯琢不在,所以他才拿出來給李丟丟。

  「這本兵法是當年我聽父親講述記下來的,都是大將軍徐驅虜曾經打過的仗,每一次大仗我父親都能如數家珍般說清楚……」

  燕青之停頓了一下,眼神里閃過一抹傷感。

  他是家中獨子,他祖上是徐驅虜的親兵校尉,可是他到現在沒有娶妻生子,有關於大將軍徐驅虜的那些事他不能說給後人聽,好在還能說給李丟丟。

  「你且謹記,這本兵書不許告訴任何人知道,連夏侯琢也不能說,私讀兵書是重罪,我寫這些更是重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