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個人離開客棧就往鳳鳴山走,夏侯琢一邊走一邊給師徒二人介紹鳳鳴山。

  「大楚開國的事,你們都知道吧?」

  夏侯琢一邊走一邊說道:「咱們大楚皇族最早就是在冀州起兵,傳聞大楚太祖皇帝在那個地方聽到了鳳鳴指引,在山中拜見了七彩神鳳,得上天傳授兵法之書,於是起兵反周。」

  李丟丟好奇的問:「是真的嗎?」

  夏侯琢道:「真箇屁,誰見過鳳凰。」

  長眉道人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可不能亂說,太祖起兵得天音指引,這是大楚百姓都深信不疑的事,亂說不好。」

  「道長,你真以為大楚百姓深信不疑,我身為……算了。」

  夏侯琢搖了搖頭嘆道:「不說也罷。」

  如今的大楚已經到了民怨沸騰,皇帝陛下信任奸佞,尤其是對後宮宦官寵信之極,宦官之權凌駕於朝廷之上。

  六部九卿的大人們見了那個叫劉崇信的太監也要行跪拜禮,高呼五千歲,這算什麼狗屁世道。

  別說是六部九卿的官員,楚皇族那些王爺見到劉崇信也要先上前行禮打招呼,皇子見了他也一樣,早就已經亂了君臣綱常。

  那些得寵的宦官在大楚各地瘋狂圈地,劉崇信也是冀州人,冀州淶湖縣,苦哈哈出身,誰想到他年少進宮做了太監竟然和當今陛下相處的那麼好。

  那時候當今陛下也才十來歲,劉崇信與他年紀相當,兩個人親密的幾乎寸步不離,陛下二十一歲繼承皇位,劉崇信被封為內閣秉筆,權利竟然與內閣首輔相同。

  到後來,內閣首輔想把什麼奏摺遞給陛下先要經劉崇信的手,劉崇信說可以給就可以,說不可以給,天大的事也得壓著往後靠。

  當今陛下如今已經四十六歲,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不理朝政,所有朝事都歸劉崇信處置。

  所以五六年前,整個淶湖縣都被他劃為自己的私地,他淶湖縣的老家那,還駐紮著一支萬餘人的府兵隊伍,這支府兵只管給他看守祖宅,別的事一律不許去管。

  以至於,現在除了淶湖縣沒有鬧過民亂之外,其他各縣都已經被流寇衝擊過不知道多少次,一開始那些流寇還不敢太放肆,後來發現只要不去攻打淶湖縣,打哪兒那支府兵都不管。

  陛下是萬歲,劉崇信是五千歲,親王是千歲,所以親王見了劉崇信也要行禮。

  到了鳳鳴山下剛要上去,山路口有幾個原本坐在聊天的道人看到他們之後立刻把路讓開,原本他們幾個是堵著山路坐在那的。

  夏侯琢嘆了口氣,指了指李丟丟身上的院服:「看到了嗎,這就是世道。」

  鳳鳴山不過是一座小山,城內的山還能大到哪兒去,又不是城在山上,而是山在城內,就因為有當初太祖起兵的傳說,這地方尋常百姓想上去得給道觀交錢。

  山上有一座近天觀,傳說是當年大楚太祖皇帝就是在近天觀里得到的天啟,所以現在這座山都是近天觀的。

  這是第一次,李丟丟對身上的院服有了些厭惡。

  登上山中石階小路,夏侯琢一邊走一邊說道:「大楚已經病了,病入膏肓,淶湖縣那邊有一萬多精銳的府兵,憑大楚府兵的戰力,冀州治下所有叛亂都可清剿,但是沒有劉崇信的命令,誰也調動不了那支府兵。」

  這話又把長眉道人嚇得夠嗆,連忙說道:「夏侯公子,可不能再說了,再說就是殺頭的罪。」

  「我不怕,你們也無需怕,這山上沒什麼人。」

  夏侯琢才不管那些,他自顧自地說道:「你們知道為什麼冀州各地民亂那麼嚴重,但是相隔不遠的幽州卻沒有一起叛亂嗎?」

  長眉道人自然知道一些,但是他不敢說,李丟丟年紀還小,所以問了一句:「為什麼?」

  他剛問完,師父在他腦殼上敲了一下:「瞎問什麼!」

  夏侯琢一邊走一邊說道:「因為幽州有燕雲鐵騎,幽州再往北就是邊境,有戰力無雙的大楚邊軍,況且幽州將軍羅耿殺戮心太重,誰敢去惹他?」

  「冀州不一樣,咱們冀州節度使大人還指望著那些民亂的首領送錢呢,李叱,你不會真以為冀州平不了叛亂吧?冀州節度使麾下有六萬精銳,算上各郡縣的廂兵總數有十萬之眾。」

  「咱們的節度使大人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些民亂的首領給他送錢,他就由著亂唄,反正那些人又不敢來攻冀州。」

  李丟丟問:「如果他們敢呢?」

  夏侯琢聽到這句話後沉默了許久,搖了搖頭道:「大楚就不是病入膏肓,而是行將就木。」

  這話把長眉道人的臉都嚇白了,就差上去捂住夏侯琢的嘴,如果這話是李丟丟說的,他已經飛起一腳把李丟丟踹出去了。

  「看把你嚇得,不說了。」

  夏侯琢看到長眉嚇成那樣後嘆了口氣:「這個天下,就是因為敢說話的人不多了,所以才會越來越亂。」

  可是現在的大楚,敢說話是要付出代價的。

  五年前,御史台都御史賴大人跪在陛下的宮門外不走,歷數劉崇信七十二條死罪,每一條都夠劉崇信誅九族,賴大人在宮門外扣頭出血,請求陛下見他一面,陛下卻讓劉崇信自己去處置。

  結果賴大人一家被判謀逆,還是一位俠士救走了賴大人的一對兒女,可賴大人家裡還是有四十幾口都被凌遲處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