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次提筆重新寫,卻只五個字。

  朕信得過你。

  李叱在涼州停留了大概三個月之久,巡查了西疆直道,又巡視了邊關。

  三個月之後,李叱決定返回長安。

  大將軍王唐匹敵與澹臺壓境等人送行,李叱上車之前本想和唐匹敵說幾句什麼,可是沉默片刻,只是瞪了他一眼後隨即上車。

  看著陛下的車駕遠去,唐匹敵撩袍跪倒在地,重重的磕了幾個頭。

  「大將軍,你這是怎麼了?」

  澹臺壓境伸手把唐匹敵扶起來,唐匹敵起身後沉默許久才回答他。

  「自此一別,我大概再也見不到陛下了吧。」

  澹臺壓境聽到這話後吃了一驚,連忙問道:「大將軍怎麼會這樣覺得,若想念陛下了,大將軍隨時都可回長安,陛下也說過了,唯有大將軍你,回長安不用請旨,隨時都可回去。」

  唐匹敵搖了搖頭:「陛下可以給我榮寵,但我不能乖張……我不回長安,我只是西北大營一新兵教授,我回長安,天下權臣,誰人能比得過我?」

  聽完這些話,澹臺壓境也沉默了良久,只覺得心裡堵的難受。

  再回想以往和陛下一起征戰時候,那般快意,也是那般肆意,只覺得恍如隔世一樣。

  有些事越往前越好,可有些事,回首望去才知那時才是最美。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手刃

  要說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風格,那大寧的長安城便是肅正。

  轉眼間大寧立國已有十五年,這十五年間,大寧皇帝陛下內解民憂,外懾強敵,大寧越來越強盛。

  十五年,大寧各方面都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已經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

  只用十五年時間,大寧便超越了楚國數百年歷史中最巔峰的時期。

  終楚國數百年之亂,令中原江山恢復錦繡,又讓百姓富強。

  大寧的這十五年,便是中原帝國重新崛起成為當世強國的一大步。

  長安城的冬天比起另外三個季節,更加令人敬畏,這滿目的冰霜之下,是一個帝國強勁的心跳。

  李叱從朝堂回到東暖閣,一進門,已經升為御書房秉筆太監的丁青安就連忙先拿了個雞毛撣子,把陛下身上的落雪掃了掃。

  「又下雪了。」

  李叱感慨了一聲,把大氅解下來遞給丁青安。

  丁青安一邊接過大氅一邊說道:「下雪好,冬天多下幾場雪,明年春暖就又是一個好年景。」

  李叱笑了笑道:「你這吉祥話說的好。」

  丁青安道:「如今大寧,哪天都是吉祥天,吉祥天下,所以誰說的都是吉祥話。」

  李叱哈哈大笑起來:「你最近是不是和餘九齡走的近,他的馬屁都快比不過你了。」

  李叱坐下來,丁青安已經吩咐小太監給陛下端上來一碗薑湯。

  「皇后娘娘特意準備的,說這幾日天氣太冷,陛下從朝堂回來,喝一碗薑湯驅寒暖身。」

  李叱接過來薑湯喝了一口放下,問:「有沒有從西北來的奏摺?」

  丁青安心裡微微一疼,因為這句話,是陛下的每日一問。

  可是十五年來,大將軍王唐匹敵都很少上奏摺,有時候一年到頭都不會有一份奏摺,就算有,說的也都是公事。

  見丁青安沒有回話,李叱就知道沒有,其實他也已習慣了沒有,可還是忍不住在心裡嘆了口氣。

  那個王八蛋,真以為這樣冷淡下來,朕就能順了你的心意?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去告訴皇后一聲,中午朕過去吃飯,順便要檢查勢兒的學問。」

  「是。」

  丁青安連忙應了一聲,轉身出去,吩咐外邊候著的小太監去皇后娘娘那邊送消息。

  那小太監領命跑了出去,因為跑的急,又在下雪,一個不小心撲倒在地。

  「看看這毛手毛腳的。」

  丁青安過去把人扶起來,然後回頭吩咐道:「多找幾個人,把大殿前邊好好掃掃,摔了咱們沒事,若是摔了哪位大人可不好。」

  話才說完,就看到遠處有人急匆匆的跑過來,跑的實在是太著急,沒穩住也趴倒在地。

  丁青安認出來那人是廷尉府都廷尉張湯,嚇了一跳,連忙跑過去要把張湯扶起來。

  張湯卻已經掙紮起來,也顧不上拍打身上的雪,腳步更急的往東暖閣過來。

  幾年前,高希寧卸去了廷尉府都廷尉一職,徹底把廷尉府的差事交給了張湯。

  葉先生被高希寧任命為廷尉府內院的供奉,專門負責訓練新人。

  廷尉府的事,多半都是由這兩個人商量著辦。

  此時丁青安看張湯跑的這麼急,就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

  「陛下回來了沒有?」

  「回來了回來了,張大人你慢些……」

  張湯都顧不上和丁青安多說幾句話,一口氣跑到了東暖閣外邊。

  「進來吧。」

  沒等張湯說話,李叱已經先開口。

  張湯進門後穿著粗氣說道:「陛下,剛剛從西北傳來消息,有……有大事。」

  李叱微微皺眉:「再大的事,你也不該如此慌張。」

  張湯連忙道:「陛下……事關,事關大將軍王。」

  「嗯?!」

  李叱猛的站起來,眼睛都瞬間睜大了:「老唐他怎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