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掠出屋子往四周看,什麼都沒有,所以藏劫和尚覺得自己是疑心病又犯了。

  當夜,未央宮,東暖閣。

  李叱看了一眼跪在面前的葉策冷,並沒有責備什麼,而且看起來他也沒有生氣。

  這一切都是在他預料之中的事,葉策冷也不是一個一心想謀反的奸賊。

  他啊,說起來也是個可憐的傢伙。

  「朕記得,那時候朕在冀州才剛剛立足,且是立足未穩之際,大將軍王向朕舉薦了你。」

  李叱道:「那時候朕還有些擔憂,葉先生當時已是天下名士,朕擔心請不來你,於是寫了一封足有三千字的書信,向葉先生表明朕的心意,葉先生你看過信之後,便不顧阻撓,也不顧數千里之遙,從兗州奔赴而來,這份情義,朕永遠都不會忘了。」

  葉策冷跪在那,眼眶裡已滿是淚水。

  「陛下,可臣犯了罪,是大罪,犯罪者,不能不問其緣由,但不能因其緣由而定罪,當以罪行而論。」

  「臣沒有阻止,知而不報,按罪當滿門抄斬,這是臣和高院長等人一同商議,又奏請陛下定奪的大寧律法。」

  「陛下,臣過往有些功勞,但陛下已經給了臣超過功勞的賞賜,功已經是過去事了,而罪是眼前事。」

  李叱搖頭道:「葉先生說的沒錯,可這事不能按照大寧的律法辦。」

  葉策冷抬頭看向李叱,眼神里有些不解。

  他此時真的沒有懼死之心,他只想一死了之,因為他覺得自己實在心有兩愧,一愧對皇恩,二愧對髮妻。

  當初陛下給他寫了一封三千餘字的親筆信,告訴他,想要創造一個什麼樣的制度,想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他是因為陛下這信里宏大的理想,因為這信里真摯的情感而來。

  此時,他自己也是破壞者之一了,他內心之中那道坎,不好過去。

  李叱道:「你非要問一個理由,朕也不好說清楚些什麼,但你只需記住,朕信你的本心。」

  葉策冷還要說什麼,李叱已經搖頭阻止。

  「去西疆吧。」

  葉策冷一怔。

  李叱繼續說道:「西疆劃出的河西道還缺一位道治,你去西疆那邊配合好大將軍王,還有澹臺壓境他們把西域那一仗打好。」

  葉策冷跪在那不住磕頭:「臣不能領此皇恩,臣是罪人,罪人當有懲治……」

  李叱道:「以後會懲治,現在朕需要用人,你暫時以戴罪之身赴西疆備戰,以後朕再處置你此時的罪行。」

  葉策冷沉默良久,再次叩首:「臣領旨。」

  他起身後往外走,走了幾步又回頭,再次撩袍跪倒:「臣知道,這次分別,大概是不會再見到陛下了……臣叩謝皇恩浩蕩,臣恭願陛下安康永健,臣祈願大寧千秋萬世。」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過去把葉策冷扶起來:「以後若是還能見面,朕與你一醉方休。」

  話雖然這樣說,可李叱確實有不再讓葉策冷回長安之心。

  葉策冷這樣的聰明人,又怎麼可能不理解陛下的苦心?

  趁著徐績的事還沒有爆發出來,陛下為了保護他,把他調到距離長安遠遠的河西道去。

  藉此機會,也就不處置他的夫人了,他們這夫妻二人,也可因此而遠離徐績。

  到了西疆那邊,他這個河西道的道治大人,應該會一直到他干不動了為止。

  各道的道府,沒有陛下的旨意,不能隨意離開屬地,不能擅自回京。

  他不回來,陛下不宣他,徐績將來犯了多大事,怎麼處置,都也與他無關了。

  陛下又要保護他,又要穩住群臣之心,堵住悠悠眾口,何其之難。

  葉策冷回到家裡,看到夫人跪在地上等著他,連忙過去攙扶。

  「老爺,是我害了你……」

  葉策冷把夫人扶起來,搖了搖頭說道:「你還是不理解我……和你相比,其他任何事我又何必那麼在乎?」

  「之前我不幫徐績,你說,我是怕丟了自己的官位,是怕自己受牽連。」

  「我心裡痛的厲害,我不幫徐績,是不想你會因他而被牽連。」

  葉策冷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後說道:「陛下洪恩,不處置你我了,讓你我去西疆。」

  葉夫人怔住,她也沒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寬宏。

  其實她召集人手去攔截廷尉府的人之後,沒多久她就冷靜下來。

  將心比心去為葉策冷想了想,她就知道自己錯的有多離譜。

  「收拾一下東西,咱們明日一早就動身。」

  葉策冷拉著夫人的手說道:「若你不捨得這長安城,今夜我陪你出去再走走,再看看。」

  葉夫人搖頭道:「逢大事,經大亂,我才知道自己有些時候會太人性,這世上不舍之人我有兩個,一個是你,一個是我弟弟,可是這世上不舍之地我只有一個,那就是有你的地方,不用看長安,我一直能看你,便是心歸處。」

  葉策冷把夫人抱在懷裡,抱的那麼緊。

  第二天一早,陛下明旨,調葉策冷為河西道道府,正二品,領一品雙俸祿。

  散朝之後,李叱還親率文武百官,送葉策冷出城,一直送到城外十里。

  雖然調離了朝廷權利中心,可是滿朝文武,誰也不覺得葉策冷是被處置被貶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