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獵點頭:「臣明白了。」

  連整肅官場上的事李叱都沒有給什麼限度,那曹獵去擺平江湖上的事,自然也就更不會有什麼限度了。

  曹獵只記住了李叱剛才說的一句話……讓他們有些敬畏。

  李叱吃飽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後說道:「朕昨日和陸重樓聊起來的時候還說,可以給徐績更大的權利,但不能給徐績左膀右臂。」

  這其中的含義,其實再清楚不過了。

  可以讓徐績做那個權傾朝野的宰相大人,但他身邊不能有一直能為他所用的人。

  比如先冒出來的關墨,後冒出來的梅欣曲,都是徐績的左膀右臂。

  要讓徐績做一個權臣,還必須是一個孤單的權臣。

  曹獵有了李叱這句話,心中就更加有底氣了,左膀右臂這四個字,格外值得深思。

  三天後,京畿道,安市縣。

  這是距離長安城很近的一個縣,在長安縣被李叱選中之前,這裡也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鎮子。

  隨著長安城日益繁華,這地方也水漲船高,長安城才修建好,安市縣也從一個只有五千餘人的鎮,發展成了有五六萬人口的縣城,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

  京畿道被確立之後,安市鎮正式被定為安市縣,短短几年,這裡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長安城被定為都城,順理成章的也就成了大寧的中心,不僅僅是政治中心,也是經濟中心。

  原本很少往北邊來的江南客商,大規模的往北發展,長安城周邊的縣就都被帶動了起來。

  可也是因為發展太快,所以安市縣還沒有來得及修建城牆,因為城鎮規模擴充的也快,所以還顯得有些亂。

  沒有一個宏觀上的規劃,鎮子的民居都顯得那麼亂七八糟。

  最為繁華的是兩條主街,這裡的地價也比以往翻了能有十倍。

  長安定都之前,這種小鎮子,還是中原偏西北地方的小鎮子,地價根本不值錢。

  原來若想在鎮子上置辦地皮,一畝地可能都用不了三五兩銀子,現在三五十兩都買不下來。

  在主街上有一座鴻賓樓,是一位從荊州來的富商所建,這位也是個頗有些眼光的人,歷時不到一年建起來的木樓,自己的生意還沒有真正開張營業,就被人用超過二十倍的價錢買下了。

  這位荊州富商拿了銀子,轉身就去稍微偏一些的地方又繼續建樓子去了。

  而拿下這座鴻賓樓的人,和徐績有著莫大的關係,此人名為陳旭功。

  當初徐績從越州來長安城的時候,帶在身邊的人就是他。

  可是這個人有一樣地方不討喜,令徐績越發厭惡,逐漸的把他從核心位置給扔了出去。

  這個人,總是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徐績,他們陳家在越州可沒少給徐績花銀子。

  這種事說一遍也就罷了,他三番五次的說,惹的徐績不喜。

  原本徐績是真的打算把他帶進朝廷里做事,最不濟也要給個四品官。

  現在的陳旭功,也只能是幫徐績打理一些明面上不能見光的生意。

  徐績也需要大筆的銀子來經營人脈,那麼多來投奔他的人,哥哥都想入他門下。

  作為門師,徐績總不能一點兒銀子不花,但作為大寧的宰相,生意場上的事他難道還要自己去拋頭露面?

  陳旭功對徐績有怨氣,也只能忍著,好在是徐績沒有徹底放棄他。

  他也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所以也想著好好表現一下,爭取將來還能入朝為官。

  就算是現在手握著大量的現銀,替徐績打理著龐大的生意脈絡,可終究不如做官來的實在。

  陳家在越州算是數一數二的大戶,然而地位也說不上有多高,因為族中就沒幾個人做官。

  尤其是楚國時候,越州雖然後來富裕了,可在權貴和讀書人眼中,還是把越州看成南蠻之地。

  所以楚國立國有數百年,朝中就沒有一個三品以上的官員來自越州。

  就連被派去越州做節度使的人,都覺得自己有些掉臉面。

  陳家抱住了徐績的大腿,是多希望家族之中有誰能光耀門楣。

  陳旭功就是陳家的希望。

  此時此刻,在鴻賓樓里,陳旭功在一群富商們面前談笑風生,可眼神里還是會時不時的露出幾分鄙夷。

  只是這樣的眼神都是一閃即逝,不會被人看出來。

  生意人,在他眼中都是小角色,上不得台面,而且這些生意人,都需要仰仗著他。

  「諸位。」

  陳旭功笑了笑,那真的是一副標準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啊。

  可是在場的這些生意人,卻還是要陪著笑,而且態度謙卑的陪著笑。

  「前陣子我接到了宰相大人府里送來的命令。」

  陳旭是微笑著說道:「諸位也都知道我是宰相大人的門徒,宰相大人在越州做節度使的時候,我就已經在宰相大人身邊做事了,正因為如此,這生意上的事宰相大人才敢放心的交給我。」

  這些話他說了可不止一遍,每次必會提到他是多早之前跟著徐績的,他在徐績眼中有多重要。

  在場的人哪個沒有聽過幾遍,可還是要表現出無比敬仰和欽佩的樣子來。

  見到這些人那種敬仰的樣子,陳旭功心裡就很滿足。

  「所以有些事,我可以代表宰相大人直接和你們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