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希寧道:「好的嘞。」

  餘九齡嘆了口氣,心說今日陛下這是怎麼了,大哥又是怎麼了。

  也不知道為什麼,腦袋裡忽然就亮了一下,像是一間漆黑的屋子,一打開窗,明亮的陽光灑滿了房間。

  他這個人最是貪玩,到了長安城後也不挺老實的,要是以往也就罷了,可他現在已經是國公了。

  還每日都那般貪玩的話,御史台的大人們還不可著他一個人薅頭髮。

  用不了多久,餘九齡就算是銅頭鐵發,也能被御史台的大人們薅禿了。

  陛下和他大哥沒有明說,是給九妹留了面子的。

  一念至此,餘九齡嘿嘿笑起來:「臣不用皇后娘娘派人去接,等打完了這一仗後,臣把婆娘送進宮裡陪皇后娘娘說說話。」

  他能這樣說,李叱和高希寧就知道,餘九齡懂了他們的意思。

  等打完了這一仗後餘九齡真的把媳婦兒送進宮裡住上幾天的話,那些想在李叱面前還想再揪著什麼不放的人,也就知道該閉嘴了。

  人家那也不是撥弄是非,而是各司其職,御史台的大人們幹的就是這個差事,如果什麼都不說,那他們才是失職,才是對不起身上的官袍。

  餘九齡自己不知道收斂,御史台的大人們說的多了,李叱到底是敲打他還是不敲打他?

  只要一敲打,就會讓餘九齡惶恐,會讓餘九齡害怕,還會讓餘九齡不知所措。

  因為現在真的不一樣了啊。

  餘九齡想明白了這些,他心裡也是後怕了一下,到長安這段日子,確實是稍顯放縱了些,光是縱酒狂歡夜不歸宿的事,他也不是幹了一兩回。

  他總覺得自己又不要什麼有實權的官位,只做個閒散的國公爺,玩玩也就玩玩了。

  卻忘了,哪怕是玩玩,也要有度。

  李叱看向餘九齡說道:「前陣子和高院長和燕先生商量著,在長安城裡辦書院的事,等打完仗之後你就去幫幫忙,能幹點什麼就干點什麼。」

  餘九齡連忙道:「記著了,都記著了。」

  李叱道:「行,閒事說完了,現在說說正事。」

  餘九齡心說這要是算閒事,那得多嚴肅的事才算是正事,他連忙坐直了身子,看向李叱問道:「陛下,什麼事?」

  李叱指了指那個玉鎖:「這個,我特意問了問價兒,唯恐要多了坑了你,咱們都這麼熟了,你就按照市價的一半給我好了。」

  餘九齡嘆了口氣:「臣想賴帳。」

  李叱:「准了,賴著吧,只要你認帳就行。」

  餘九齡:「憑什麼……」

  正閒聊著,外邊有人說道:「陛下,葉先生派人從邊關送來急報。」

  李叱連忙讓人把急報遞進來,打開看了看後,臉色隨即變得稍顯凝重起來。

  他往外喊了一聲:「葉小千,去請楚先生來。」

  楚先生便是方諸侯,他給自己改姓為楚,當然和大楚有一定關係,這事李叱又怎麼可能不知道,不只是李叱,很多很多人都知道的。

  可誰能想到,大寧立國之後的第二天,就有人向李叱提及此事,說方諸侯改姓楚,是對楚國的留戀,是懷念,是心懷不軌。

  然後這個向李叱進言的傢伙,就被大內侍衛架出去打了三十棍子,沒留一點情面,直接杖斃當場。

  說起來這就像個笑話一樣,聽著讓人覺得好笑,可仔細想想之後就會想到,這事不但好笑還可怕。

  大寧才剛剛立國,朝中文武一半還都是跟著李叱的老人。

  如此清明團結的氣氛之內,還有人能做出這樣的事,說出這樣的話,這事難道不讓人覺得可怕?

  楚國遺留的風氣,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徹底抹掉的。

  楚先生到了之後,李叱把北疆邊關的事和他說了一下,請他先帶人趕往邊關。

  楚先生沉思片刻後搖頭道:「臣還是自己一個人先過去的好,稍稍快些。」

  李叱點頭:「依著先生。」

  於是,不久之後,楚先生孤身一人離開大隊人馬,先一步趕往邊疆。

  而此時,李叱所在的隊伍離開長安已有七八天,算計著日子,夏侯琢率領的前軍距離邊關應該已經沒多遠了,畢竟前軍比大隊人馬早出發了好幾天。

  楚先生就算是現在趕過去,應該也絕對追不上夏侯琢的隊伍。

  事實上,夏侯琢的隊伍有一部分已經到了關城,是高真率領的先鋒營。

  先鋒軍幾乎是晝夜兼程趕路,唯恐耽誤了,到了邊關發現黑武人還沒有進攻,所有人才鬆了口氣。

  葉先生在城門口等著,見高真帶著狼猿營到了,連忙上前。

  高真哪裡敢讓葉先生迎接他,離著還遠就從馬背上跳下來,快步到了近前給葉先生行禮。

  登上城牆之後,葉先生指了指外邊:「黑武人的游騎已經敢在城外出現了,格外囂張。」

  高真嗯了一聲,舉起千里眼往遠處看,這茫茫原野,讓高真心裡也有了些許的不安。

  太平了。

  一望無際的平,幾乎看不到什麼起伏。

  這樣的環境下和黑武人硬碰硬的打,可能是寧軍從建立以來,從未打過的硬仗。

  因為從黑武立國開始,平原交鋒,他們從沒有輸過一次。

  攻城他們確實不大擅長,可是這種直面交鋒的仗,是黑武人最喜歡的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