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的意思是,先放一放他,讓那人在外邊等著,待此人心急氣躁之時,再讓高真出戰。

  可高真從羅境那學來的可不只是槍法,還有羅境那一身傲氣。

  他不想這樣,若這般擊敗敵人,他覺得沒有什麼意思。

  於是高真上前兩步,抱拳道:「主公,若如此,可能會讓那些蜀州軍的人小瞧了咱們,臣現在就出去,速戰速決,可挫敵膽氣。」

  李叱知道高真的本事,更知道高真性格,所以他不打算就這樣讓高真出去。

  高真這個年輕人,他發揮的好了,狀態最佳時候,連澹臺壓境都未必能贏了他。

  可是高真恰恰就不是一個心態穩定的人,稍有不順,就可能會急躁起來。

  可高真言辭懇切,不停勸說,夏侯琢見此說道:「我隨他一起出去看看,倒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李叱見夏侯也說話,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餘九齡道:「年輕人就是沉不住氣,不過也好,他這個年紀,若太過沉穩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李叱道:「他性格中有些東西,自己都控制不住,若他真能既有銳氣又可沉穩,他有怎會是現在這般品級。」

  李叱走到大帳門口,看著夏侯琢和高真出去的方向沉默了好一會兒。

  餘九齡忽然間醒悟過來,當家的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高真是羅境的弟子,是羅境親自發現的人才,也是親手調教的傳人。

  羅境戰死之後,李叱幾次想給高真提拔起來,可都是因為高真自己而把事情拖延了下來。

  羅境去世之後,高真就變得格外低迷,甚至一度心灰意冷,這是重情重義,李叱自然不會怪他。

  可是高真低迷的時間真的太久了,如果不是唐匹敵和李叱不斷的找他,高真可能就因此廢了。

  他其實比起羅境來,還要差得遠了。

  若羅境遇事受挫,大概也會難受,但更多的則是老子一定要把場面找回來的霸氣。

  羅境受挫不會真的挫敗,高真卻會。

  高真在順境之中,有一種天下雖大捨我其誰的霸氣,逆境之中,卻會變得焦躁起來,甚至會失去主張。

  真要說到在習武上的天賦,高真甚至有和唐匹敵相提並論的資格,但成就上差了那麼多,都是因為性格。

  餘九齡走到李叱身邊,笑了笑說道:「年輕人啊,有時候多受點挫折也好,高真現在比起過往,不是已經成熟許多了嗎?」

  李叱道:「若真的成熟許多,便不會剛才執意馬上就出去對敵。」

  他停頓了一下後說道:「他還沒有明白,自信和自負的區別。」

  餘九齡其實也不大理解自負和自信的區別,其實也不大理解李叱對於高真的寄予厚望。

  如果高真真的成熟起來,李叱想讓他去做更大的事。

  比如追擊韓飛豹這樣的戰事,難道真的需要大將軍唐匹敵親自去嗎?

  若高真可用的話,他也就不會只是帶著狼猿營來蜀州做先鋒將軍了。

  餘九齡剛要再說兩句什麼,忽然看到遠處有人疾奔回來。

  「主公!」

  跑回來的士兵到近前,喘著粗氣說道:「高將軍……敗了。」

  這一刻,餘九齡的眼睛驟然睜大。

  李叱問道:「人在何處?」

  那士兵回答道:「收了傷,被夏侯將軍搶回來,正在往回走。」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點頭:「去請醫官。」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激將

  高真傷的很重,畢竟到了這個層面的比試,受傷便是致命傷。

  他沒死,是因為他有李叱給所有將領們都準備的軟甲,還因為他年輕,反應確實足夠快。

  最開始的時候,他和關再興之間的交手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關再興比高真大七八歲,經驗比高真更為豐富,所以在兩個人你來我往打了數十個回合不相上下。

  可是關再興卻看得出來,明明是勢均力敵,但這個年輕人卻越來越心急。

  後來他猜著,大概是這個年輕人立功心切。

  關再興便有了主意,故意露出破綻,假裝不敵,引高真追擊。

  高真確實以為對方是怕了自己,又好不容易尋得殺敵良機,於是催馬就追。

  兩個人都是用槍高手,真的要說在一個公平的地方,一對一交手,兩個人打到最後,大概也是兩敗俱傷之局。

  可是此時高真心裡確實著急,他在寧王面前誇下海口,說自己要速戰速決,和敵人交手數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已經讓他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況且還有大將軍夏侯琢在陣前看著,這讓他更加的急切。

  年輕人想要證明自己,總是會有些衝動時候。

  有些衝動帶來的後果微乎其微,可能因此才有了吃一塹長一智這句話。

  有些衝動帶來的後果就是……死。

  追過去的高真還真以為人家是打不過他,所以便放鬆了警惕。

  他追至關再興身後,一槍刺向關再興後背。

  可哪裡想到,關再興忽然間身子往旁邊一卦,側懸在戰馬上,回手一槍刺中了高真心口。

  這一槍力度奇大,直接將高真的護心鏡擊穿,若非下邊還有一層鏈甲在,這一槍就能把高真刺一個前後洞穿。

  高真在中槍的時候下意識的閃躲,那槍尖把鏈甲都切開一條口子,沒能刺入他的心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