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此時便是屬於他的時刻。

  雖然說這個時刻也沒那麼榮耀,可對他這樣身份的人來說,這不就是一飛沖天嗎?

  安撫軍心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韓飛豹在軍中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威望。

  就連韓飛豹現在的親兵營,對韓飛豹也說不上有多少忠誠。

  最初那批對他忠心耿耿且戰力近乎無雙的親兵營,早就已經在上次和唐匹敵的交鋒中,被老唐的隊伍打的屍骨無存。

  後來的親兵營,也不過是從新兵里選拔出來的而已。

  韓飛豹這個人又太狠厲,動不動就殺人,與其說士兵們是敬他,倒不如說是怕他。

  當楊棟召集全軍,說是有幾位將軍謀反,殺死了韓飛豹後,隊伍里甚至有人在低聲叫好,就是差一點就歡呼出來的那種叫好,如果勇氣再大一些,就已經歡呼雀躍了。

  別說韓飛豹狠厲不狠厲,就算韓飛豹是個普通人,他帶著這支隊伍狼狽逃竄了這麼久,士兵們對他也早有怨恨。

  算算看吧,從雍州到蜀州,從蜀州到西北納蘭草原,再到冀州東北,再到此時的青州雲萊島。

  這一大圈繞下來,走了至少上萬里。

  如果說走了這上萬里甚至可能達到兩萬里的路程,帶著他們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也就罷了。

  偏偏是跑了這麼遠也只是龜縮在一座海島上,並且以此沾沾自喜。

  所以楊棟控制局面的速度很快,士兵們解散回去的時候,不少人都是有說有笑。

  如果韓飛豹此時還有一口氣看到這一幕的話,可能會覺得,人生之最大失敗,莫過於此。

  安撫好了軍心,楊棟回到了那座木樓里,而此時元楨還坐在韓飛豹的屍體旁邊,他在發呆。

  「先生?」

  楊棟輕輕叫了一聲。

  元楨像是才回過神來,然後連忙起身,朝著楊棟抱拳行禮道:「拜見主公。」

  楊棟緊走兩步扶著元楨的胳膊,笑著說道:「先生是我恩人,可不能行此大禮,以後這隊伍里,我與先生平起平坐。」

  元楨謙讓了幾句後,便說起如何處置韓飛豹的屍體。

  按照楊棟的想法,隨隨便便扔進海里餵魚也就算了,反正並不是什麼太值得在意的事。

  韓飛豹這樣的人,把屍體餵魚,都算是對他的仁慈了。

  可是元楨卻不願如此,他說讓楊棟親自出面,厚葬韓飛豹。

  楊棟也明白這是為他好,隨即答應下來。

  第二天,韓飛豹的葬禮就倉促的辦完,楊棟親自為韓飛豹抬棺,這也讓原本和韓飛豹比較親近的那些人,心裡稍稍踏實了些。

  然後楊棟重新把隊伍整合了一下,將不到三萬人的隊伍改成了三軍,幫他殺韓飛豹的那三個將軍,各領一軍。

  除此之外,他提拔不少軍中有能力的年輕人為中下級軍官,迅速的提振了士氣。

  他又當眾宣布,因為是元楨元先生在剿滅叛賊的時候,出力最大,為韓飛豹報了仇,所以他在軍中有與楊棟一樣的地位。

  在接下來,就是商量著什麼時候離開這海島的事了。

  其實下邊的將領們,大部分人還都是覺得留下來比較好,雖然韓飛豹死了,但他死不死和走不走沒關係啊。

  可是元楨在議事的時候,很嚴肅的告訴所有人,不出一年時間,寧王李叱收拾好了蜀州局面之後,寧軍的大隊人馬必會來此地。

  想想看吧,一個唐匹敵,率軍數萬人,就把韓飛豹的十幾二十萬大軍追的狼狽不堪,甚至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

  等到寧軍集結了大量兵力,又徵集到了大型的戰船之後,這座看起來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海島,還能庇佑他們嗎?

  元楨這樣一說,這群將領們也就很快便改了主意,紛紛表示此地不宜久留。

  倒也不是怕了什麼寧王李叱,不是怕了什麼唐匹敵,單純是覺得此地不宜久留。

  「必須儘快派人往兗州去。」

  元楨看向楊棟道:「人數無需太多,挑選三五百精銳悍勇之士,乘船沿海岸北上,大概月余可到兗州,進兗州之後,詳細打探敵情,務必要在四到五個月內返回,因為時間拖的久了,也許我們還沒有出發,寧王李叱的大軍就到了。」

  楊棟點頭道:「皆由先生安排即可,先生的決定,便是我的決定,先生的安排,便是我的安排。」

  元楨隨即決定,舉行一場全軍大比武,一是為去兗州挑選人才,二是提拔新人。

  三天後,從優秀者中挑出來了三百餘人,讓他們分批往兗州進發。

  如今天下十三州,九成九已歸寧王所有。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這雲萊島上的幾萬人,就是這中原之內最大的一支叛軍了。

  有時候想想也會覺得奇怪,在大楚亂起來的時候,各地叛軍橫行,可謂為所欲為。

  別說幾萬人的大隊伍,就算只有幾百人的叛軍,也敢襲擊縣城衝擊縣衙。

  現在這明明是正規軍隊的三萬人,卻只敢藏身在這海島。

  與此同時,蜀州。

  又是半年多時間過去,對眉山大營的圍困,已經足足有一年半之久。

  這是寧軍征戰天下一來,耗時最久的一場戰爭。

  回想一下過往寧軍打過的仗,最快的是拿越州,將軍柳戈帶著十萬人的隊伍,就是走了一個過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