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送走了廷尉府的人,曹獵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沉思。

  雖然廷尉府的人沒有明說那個要犯會在什麼時候用到,但向曹獵透露了此人的身份。

  這個人可是越州府的府丞,徐績的親信,被廷尉府的人拿了,卻不關押在廷尉府大牢里,這事,怎麼想怎麼不對勁。

  曹獵是何等聰明的一個人,只片刻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他猜到了,這個要犯不是現在用到的人,而是在寧王稱帝之後。

  甚至不是稱帝之後馬上就會用到,有可能是立國幾年後才會用到,所以這個人,要在他手裡看管至少幾年的時間。

  一想到這些,曹獵就有些頭疼。

  寧王這是要放任徐績做大,然後才會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徐績除掉。

  想想看,那時候已經立國幾年,追隨李叱征戰天下的文臣武將們,也都已經安享了幾年的生活。

  也許不只是有一個人會飄起來,他們都是功臣,處置起來會很麻煩。

  所以如果用徐績這樣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敲打,比規勸那些功臣們要有用的多。

  持功自傲的人,想想就知道不會少,都是刀山血海里殺出來的,李叱不想讓他們在功成名就之後,反而會因為觸犯了律法而被拿掉。

  一想到這些,曹獵就想到了自己。

  他忍不住有些慶幸。

  因為從一開始,李叱就在保他。

  看起來,是李叱像個扒皮怪一樣,不斷的把曹家的產業收歸公有。

  可實際上,這是在堵人的嘴,按照正常來說,曹家如此龐大的產業,而且其中半數是見不得光的產業。

  以寧王的做事風格,曹家會被全盤接收,可曹獵手裡現在還有那麼大的家業在,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李叱對曹獵的在乎?

  所以曹獵也不得不為自己以後考慮了。

  曹家現在的產業,明面上最大的依然是陸運和水運。

  所以他沉思了良久之後,決定給李叱寫一封親筆信。

  信的內容大概是……主公征戰蜀州,補給線實在過長,沿途糧草物資的損耗太大。

  所以他想把曹家的陸運和水運,都交給寧軍軍方來管理調度,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幫助西征大軍保障後勤。

  信寫完了之後,曹獵又是沉思了許久,然後把信撕了扔進火爐里。

  他朝著外邊喊了一聲:「把生意上的大掌柜們都請過來議事,就說我要出遠門,要對他們交代一下。」

  然後他又自言自語了一句:「我把自家這麼大的肉割了給你,如果再不讓你當面誇我幾句,多虧……光誇我也不夠,我還得吃你幾個月才行。」

  第二天一早,曹獵帶著隨從就出發了。

  這一天,天沒亮他就起床,那張舒適大床上的魔鬼,應該都會很驚訝,今天的曹獵怎麼會這麼能打。

  又一個半月後,蜀州。

  此時已經到了四月,蜀州的風景美的好像是人間仙境。

  寧軍的二十萬大軍一直都在眉山下駐紮,不進攻,也不退兵。

  可是寧軍並不難受,難受的是眉山大營上的蜀州軍,他們已經被圍困半年之久。

  原本在眉山下的寧軍有超過四十萬人,可是在開春之後,沈珊瑚就帶著二十萬大軍離開了。

  她繞過了眉山大營和眉城,一路往西北方向去打,如果順利的話,很快就會和從西北往東南打的唐安臣會師。

  而李叱就再一次發揮了自己甩手掌柜的特長,在眉山下整日悠閒自得的過著他的小日子。

  天氣好的時候就會帶著高希寧去遊山玩水,這方圓百里之內的好去處,都被他走了個遍。

  寧軍每天都在眉山下正常操練,除了不打仗之外,一切都是戰時的準備。

  當曹獵到了蜀州寧軍大營,看到李叱居然好像比原來還稍稍胖了些,他就知道李叱這半年來日子過的太舒服了。

  說實話,蜀州這邊的氣候確實養人。

  不同於其他地方,蜀州的食物幾乎能滿足所有口味的人。

  如果一個北方人去了越州,一定會感慨那邊飲食種類的繁雜和精緻。

  但用不了多久,就會覺得越州的食物滋味太過寡淡,和北方人習慣的口味相差甚遠。

  如果去了西北,那邊的食物大多以牛羊肉為主,對於如冀州和豫州地方出來的人,也和一開始到了越州的感覺一樣。

  最初還會覺得新奇且美味,時間久了,便會懷念豬肉的滋味。

  蜀州不一樣,來自天南地北的人,九成都能在蜀州找到自己滿意的食物。

  而且長期吃下來,也不會覺得牴觸和厭煩。

  李叱在看到曹獵居然瘦了些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你把你家生意禍害的不行了?

  是家道敗落了嗎?

  在寧軍大營後邊的山坡上,有一條石階小路可以上山。

  這山距離對面的眉山有三十里左右,所以對進攻沒有什麼幫助。

  山上有修建好的涼亭,還有一座道觀一座寺廟,不過因為打仗的原因,幾乎沒有百姓們上山來。

  李叱的意思是,曹獵遠道而來,帶他去吃頓好的,山中道觀里的素齋滋味一絕,他想帶曹獵去嘗嘗。

  曹獵說我不遠萬里而來,你就帶我去吃素,這不像是我家道敗落的樣子,像是你都請不起了。

  李叱就扔給曹獵一張弓,說你想吃肉還不好說,山裡有的是,想吃什麼打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