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有偷襲的機會,他們也就偷襲一把,能占多大便宜就占多大便宜。

  可是才到西疆外邊,就看到涼州鐵騎已經在這等著了,那還打個屁。

  於是西域聯軍極為識趣的後撤,雖然沒有退兵回去,但也只是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大將軍澹臺器直接派人去見了西域聯軍的統帥,告訴他你要打就過來打,你要是不打就別讓我看到你們。

  我若每天都看到你們在眼皮子底下,你們忍得住,萬一哪天我忍不住了,就出去和你們打。

  西域聯軍的統帥連忙回覆說我們不是來打仗的,我們是各國約好來打獵的。

  說實話,這種僵持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打又不敢打,留下吧,錢糧消耗也沒人補償。

  所以就撐面子似的在西疆外停留了月余之後,西域聯軍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唐安臣到西北,派人去拜見大將軍澹臺器,得知澹臺器已經趕往納蘭草原。

  唐安臣想著,若自己也去納蘭草原的話,西北便無兵力,十分不妥當。

  萬一那些牆頭草一樣的西域人,得知涼州鐵騎不在,他們捲土重來,西疆便無兵可戰。

  於是唐安臣就下令這一萬騎兵在冀州西北駐紮下來,前幾天還好,畢竟長途跋涉而來的士兵們也需要休整。

  可是過了幾天之後,唐安臣就覺得無趣起來。

  他沒事幹。

  於是決定找點事干。

  在這個地方,找事還能去哪兒找事,當然是雍州啊。

  他一開始只是想隨隨便便打幾個小仗,從敵人手裡得到些糧草物資,更主要的是都挨著雍州了,不好歹打打的話,他難受。

  結果打起來發現,還挺好打的……

  於是,唐安臣留下兩千騎兵在邊疆,帶著八千騎兵攻入雍州。

  一路打下來,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以八千兵力,把雍州打穿了。

  雖然不是將雍州全境占領,可這樣打穿了之後,雍州也就沒有誰還敢主動站出來說我想和你單挑試試。

  畢竟前兩個月中,認為自己可以單挑一下子的,都被挑沒了。

  唐安臣的隊伍,從最初的八千人,打了兩個月後變成了六萬人。

  這支隊伍就出現了蜀州西北,唐安臣還想著,是回去呢,還是繼續往前打呢。

  他雖然只是帶兵露了一面,可是蜀州西北關隘的守軍看到寧軍戰旗,確實嚇壞了。

  消息晝夜兼程的被送往眉城,來的越快,嚇的越壞。

  裴旗得知之後,經歷過那麼多大風大浪,甚至靠一己之力在中原翻雲覆雨的他,這一次是真的怕了。

  若寧軍真的從西北進攻的話,他就不得不分兵馳援。

  而他把兵力分到西北去,這邊李叱親自率領的數十萬寧軍怎麼應對?

  與此同時,冀州西北。

  大將軍唐匹敵的隊伍一路追殺韓飛豹,到了距離納蘭草原並不是很遠的地方。

  此時在韓飛豹正前方,是寧軍穩守的城關,出了關就到納蘭草場。

  他身後就是如影隨形的唐匹敵,此時擺在他面前的是三個選擇。

  第一,拼盡全力攻打城關,打破之後去和鐵鶴部的騎兵匯合,成功的話就可以敲鑼打鼓的慶祝了。

  第二,拼盡全力的去攻打唐匹敵的追兵,打贏了之後一切煩惱就都沒了,成功的話,非但可以敲鑼打鼓,甚至可以為所欲為的慶祝。

  第三……被前邊關城裡的寧軍和後邊追上來的寧軍按著打,可能就會是寧軍敲鑼打鼓的慶祝一下了。

  當然,他也可能想多了,答應了他,還不值得讓唐匹敵去敲鑼打鼓。

  不過如果理智一些的分析,從目前情況來看,第三種可能變成必能的概率,比前兩種好像都要大一些。

  所以此時韓飛豹也煩壞了。

  此時的他,也不得不開始後悔在蜀州得罪了裴旗,如果他不那麼做的話,此時在蜀州和裴旗合力抗擊寧軍,應該還有一戰之力。

  這段時間以來,他體會到了什麼叫自尋死路。

  然而他還不知道的是,他的鐵鶴部同盟已經退兵了。

  前期,數十萬鐵鶴部騎兵確實讓納蘭草場遭受重創,畢竟納蘭部族的勇士,有六萬人不在草原。

  但是鐵鶴部經歷過上一次的戰敗後,還是沒有吸取最主要的經驗教訓。

  那就是納蘭草原的人,不容易臣服。

  他們攻占了納蘭草原三分之二以上,可卻沒有換來納蘭部族對他們的臣服。

  每一天都在抗爭,每一天都在廝殺,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鐵鶴部騎兵沒能把納蘭王庭攻下來。

  上一次他們分兵突襲,很快就攻入王庭,卻中了孛兒帖赤那的埋伏,一戰擊潰了鐵鶴部十萬鐵騎。

  這一次,他們是被阻擋在了王庭之外。

  和寧軍學習了很多戰術的草原漢子們,用寧軍的戰術來對付輕騎兵。

  納蘭族的人,哪怕是婦人都站了出來,組成槍陣應對輕騎兵的衝鋒。

  他們在王庭外的設置了大量的拒馬樁,讓鐵鶴部騎兵沒辦法直接衝擊王庭。

  而且經過了上一次的經驗教訓後,納蘭部族在王庭外邊修建了圍牆。

  有史以來,草原上就沒有修建城牆的先例,可是現在有了。

  他們用陷馬坑,壕溝來減緩敵人騎兵的衝鋒速度,用槍陣來把敵人的騎兵殺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