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別恨道:「眉山圍不住。我們的隊伍上去難,可是他們下來容易,那六軍兵馬,其中有兩軍是騎兵。」

  他把自己之前畫好的圖展開,指了指眉山的位置。

  「而且,眉山東側是桃河,眉山大營有水軍,可以從桃河順流去支援眉城。」

  李叱看向夏侯琢道:「如果不拿下來眉山,他們會日日襲擾。」

  夏侯琢緩緩吐出一口氣:「我們的船隊沒有調過來……」

  然後他又苦笑一聲:「也調不過來。」

  雖然說蜀州有水路出去,可是那水路和桃河不通啊,寧軍的船隊就算可以進入蜀州,也到不了眉城。

  他看向李叱道:「所以打眉山大營這一戰,還是要看狼猿營。」

  李叱嗯了一聲,側頭看了看,見山坡上下來了幾個人。

  從衣著上判斷,最前邊那個就是姚之遠,卻不見高廣效下來。

  不久之後,姚之遠到了李叱面前俯身行禮,也沒有過多的客套,直接把高廣效的條件說了一下。

  「老帥說,可以向寧王稱臣,可是他不攻眉城,也不會為大軍帶路。」

  夏侯琢的臉色一變,已經隱隱有些怒意。

  給高廣效那麼大的面子,是因為此人有大用,若你投降而不能用,那何必要費這麼大的力氣。

  姚之遠繼續說道:「我勸說過老帥之後,老帥說……他可以帶他的兵,與寧王分派的一支隊伍,走其他方向,先去打桐州。」

  方別恨給李叱繪製的地圖,早就已經在李叱的腦海里了。

  當姚之遠說到桐州之後,李叱心裡就有些喜悅。

  蜀州又不是只有眉城一個地方要打,那麼大的地方,大大小小千餘城,眉城只是州治而已,所以才顯得重要。

  出峽谷之後,官道就在前邊有了分岔路口,一條是奔眉城,一條是奔桐州。

  姚之遠道:「老帥的家鄉,就是桐州。」

  夏侯琢此時才明白過來高廣效的意思,他肯定是聽了姚之遠提及,寧軍進入蜀州之後的安民之策,所以才會有了投降的心意。

  可是他想看看,寧軍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好,而且他又不想直接去打裴旗,那樣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他帶著一支寧軍去桐州,以他的身份名望,桐州必能兵不血刃的拿下。

  到時候看看寧軍是如何安民,高廣效才會再做下一步決定。

  所以猜到了高廣效用以之後,李叱點了點頭:「老將軍所想,亦我所願,若你也可留下幫助老將軍,我更願意。」

  姚之遠在心裡長長的鬆了口氣。

  他是實打實的看到了寧軍為安民做了些什麼,非但沒有從百姓們手中拿走一粒糧食,還不惜巨大消耗,從蜀州之外雲糧草物資過來分發。

  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恩師,不要死於抵抗寧軍的廝殺中。

  「我願意留下。」

  姚之遠俯身道:「多謝寧王恩德。」

  李叱回頭看向餘九齡:「把澹臺喊來。」

  餘九齡應了一聲,轉身跑了出去。

  不多時,澹臺壓境就急匆匆的趕來,到了李叱面前連忙行禮。

  李叱將高廣效的事和澹臺說了一遍,然後說道:「我分給你十萬人馬,你與老將軍和姚將軍一起,先取桐州,再往西南方向進軍,我和夏侯帶兵往西北方向攻眉城。」

  澹臺壓境有些不樂意。

  因為他覺得打眉城才是大仗,眉城可是蜀州軍的大本營。

  可是不樂意歸不樂意,他也知道當家的選他,是因為他足可勝任。

  李叱道:「有勇之人,數不勝數,有謀之人,亦數不勝數,有勇有謀之人……」

  話還沒說完,澹臺壓境道:「我去!」

  李叱道:「不等我多說兩句嗎?」

  澹臺壓境道:「不等不等了,這兩句就讓人心裡美滴很呢。」

  李叱哈哈大笑:「你可自去選拔隊伍,分撥糧草,五日之內便要出兵。」

  澹臺壓境抱拳:「遵命!」

  他轉身走了幾步,回頭試探著問李叱道:「我可以帶上九妹嗎?」

  李叱問:「為何要帶他?」

  澹臺壓境:「解悶兒。」

  李叱道:「不能。」

  澹臺壓境嘆了口氣,看向餘九齡,餘九齡道:「看我也沒用,我給你解悶兒了,誰給當家的解悶兒。」

  澹臺壓境在餘九齡耳邊壓低聲音說道:「傻憨憨,我聽聞你剛剛被扣了三年俸祿,所以想著,你跟我走,若是有什麼好處的話,你拿了,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餘九齡:「你還睜一隻眼,是想分走我的一半嗎?你如此黑心,我不跟你走。」

  澹臺壓境:「我湊?」

  李叱笑道:「好心沒好報,是不是在九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澹臺壓境道:「主公,我有一個請求。」

  李叱問道:「何事?」

  澹臺壓境大聲說道:「若我能旗開得勝,從桐州開始,往蜀州西南進軍,打下蜀州半壁,我想用這軍功,換主公扣九妹一百年俸祿。」

  餘九齡:「我湊?得不掉就毀到?」

  李叱:「可他現在差不多已經扣了一百年了。」

  澹臺壓境道:「第二個一百年扣他兒子的,兒子不夠扣他孫子的……」

  李叱笑道:「這九妹啊,這不是他得不到就毀掉你,是想毀你至少三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