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停頓一下後繼續喊道:「老夫代表蜀州軍人,在此向寧王宣戰,寧王,來這高處取老夫首級吧。」

  高真聽到這句話後轉身朝著李叱抱拳:「請主公下令,我願帶三百狼猿上去剿滅殘敵。」

  李叱忽然笑了。

  看到李叱這笑容,夏侯琢等人就覺得那山上有決死之心的老將軍,可能要遇到麻煩了。

  「告訴高老將軍,既然他身邊只有幾百人了,那打不打也沒什麼意思了。」

  李叱轉身朝著隊伍那邊走過去:「再告訴他,我會留下一支隊伍等著他,要打就下來打吧,我要去進攻眉城了。」

  夏侯琢聽到這番話就忍不住笑起來。

  高廣效是想以死明志,可李叱這顯然是不打算成全了。

  夏侯琢讓人朝著山上喊了幾句,把李叱的意思傳達了一下,然後他也走了。

  寧軍在山下留了一些人看守,其他人押送著俘虜朝著虎壁關那邊回去。

  山上的高廣效等人本是滿心決然悲憤,數百人皆已抱定必死之心。

  可此時看到寧軍退回去了,這居然赴死之心,也散了……

  散的還不是挺好受的。

  其實李叱並不急於攻打眉城,因為接下來要打的眉山大營,可比虎壁關和秀山都要難。

  眉山大營兵馬,是眉城的門戶,和眉城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可與眉城守軍互為支援。

  在進攻之前,李叱必須把眉山大營的情況摸清楚。

  方別恨很熟悉那裡,把他知道的情況都和李叱說了一遍。

  眉山大營的守將叫裴經綸,是裴旗的侄子,武藝高強不說,還很有頭腦。

  此人年少時就隨裴旗領兵,因為裴旗沒有子嗣,所以裴經綸自幼就過季給他為子。

  裴經綸從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就跟著裴旗領兵,那時候,裴旗還不是蜀州節度使。

  裴旗對他視如己出,要什麼給什麼,可裴經綸卻並非那種被驕縱溺愛出來的世家子弟。

  他自幼就喜讀兵書,愛聽打仗的故事,到十幾歲時候,便隨裴朗入蜀州,在這,裴旗讓他參與練兵之事。

  先有楊玄機後有韓飛豹,都是自蜀州出進而想爭霸中原。

  這其中兵馬,不少都是裴經綸訓練出來的。

  眉山大營可以算是蜀州軍力的根本,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士兵從這裡分派出去。

  當初楊玄機也愛極了裴經綸之才,和裴旗要了好幾次,裴旗只是不肯放人。

  而且眉山大營那邊,攻勢完整堅固,被裴旗用十幾年的時間,打造成了一座山地堡壘。

  這裡非但有大量的糧食儲備,武器儲備,還配備了數量眾多的防禦武器。

  方別恨還說,在眉山上,安裝了不少拋石車,可以覆蓋官道。

  若是寧軍行軍至此的話,拋石車可以居高臨下的打擊。

  整個眉山被打造成了梯田一般的模樣,每一層都有大量的重型城防武器。

  這座山地堡壘,才是擋在眉城前邊的,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李叱不急於進攻,這幾日都在軍營里和方別恨等人商議攻打眉山大營的事,倒是還把山上高廣效等人給忘了。

  過了五六天之後李叱想起來,推測著山上那些人應該快要熬不住了。

  倒也不是糧食不夠吃,那些降兵下來的時候,都把自己的乾糧留給高廣效等人了,所以他們那幾百人省著些,吃幾千人的口糧,足夠堅持一陣子。

  可是精神上的那種煎熬,更加讓人難以承受。

  從上山那天算起來,到現在也有十天了,十天,按照預計,援兵也應該到了才對。

  李叱特意問了問有沒有蜀州軍的援兵過來,手下人回答說沒有,別說大隊人馬的援兵,連蜀州軍的斥候都不敢靠的太近。

  就在李叱想再去勸勸的時候,說是軍營外邊有人求見,來的人居然是姚之遠。

  高廣效派人去他老家找他,本以為姚之遠是被寧軍脅迫了才會投降的,誰知道是姚之遠出於自願。

  派去的人也是一臉懵波一,也不好多說些什麼。

  姚之遠知道自己的恩師也一定守不住虎壁關,所以就趕過來看看情況,他想向寧王求情,放他恩師一條生路。

  李叱見過姚之遠後,姚之遠自請去勸勸高廣效。

  山坡上。

  已經十幾天沒有洗過澡洗過臉,連水壺裡的水都已經有些發臭,何況是他們身上。

  高廣效這位頗在乎自己易容外表的老將軍,也沒什麼精力在乎這些了。

  韓載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忍不住問:「老帥,援兵……」

  高廣效搖頭道:「不會有援兵了。」

  韓載道:「應該會來的吧,算算日子,今日沒準就到了呢。」

  高廣效知道自己這愛將其實並不笨,只是不願意相信被拋棄的事實。

  「眉山大營才是重中之重。」

  高廣效道:「節度使大人斷然不會調遣眉山大營的兵馬來救你我,虎壁關已經丟了,死傷無數的來把我接回去,又有什麼意義。」

  韓載道:「可我們是為節度使大人死守這虎壁關……」

  話沒說完,就被高廣效的眼神阻止。

  韓載嘆了口氣:「可我聽聞,寧軍那邊,絕對不會有同袍被丟棄之事發生。」

  高廣效一怔,他看向韓載:「莫非你也有降敵之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