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給在虎壁關的姚之遠傳令,讓他立刻帶兵去靠山關。」

  「大人,姚將軍已經率軍到了靠山關,只是沒有多少糧草物資。」

  「去調!」

  裴旗一邊走一邊大聲說道:「傳令下去,從蜀州各地往靠山關雲送糧草物資,不計代價,誰敢輕慢懈怠,定斬不赦!」

  他腳步一停,然後看向幕營中元官寧浩存:「把在眉城的所有旗官都分派出去,每個縣都要派人去,由旗官監督縣令帶隊,把本縣的糧食運往戰場。」

  寧浩存立刻俯身:「屬下這就去分派人手。」

  裴旗出了府門上馬,帶上親兵營,用最快的速度往靠山關方向趕路。

  而此時此刻,靠山關城牆上。

  姚之遠的臉色也難看到了極致,因為寧軍到了。

  城外,寧軍的大隊人馬已經在安營紮寨,從規模上來看,不下於十萬人。

  而此時此刻他的靠山關里,只有不到一萬守軍,這還是他把虎壁關的人調來了一多半。

  至於糧草,如果五天之後沒有物資補給過來,那麼他的士兵就要餓著肚子和寧軍激戰。

  不得不說的是,韓飛豹這一招,確實很出人預料。

  裴旗沒有想到,寧軍也沒有想到。

  唐匹敵的大軍還在半路,韓飛豹走的又是往西北方向,和寧軍差不多可以算是背道而馳。

  等韓飛豹往西北去的消息傳到唐匹敵軍中的時候,已經是十幾天後,大軍距離靠山關沒多遠了。

  夏侯琢已經在靠山關外安營紮寨,這一仗出現如此大的變故,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籌謀。

  寧軍主力大軍中,唐匹敵展開地圖,用炭筆在地圖上勾畫。

  「他是想一路劫掠著回雍州去?」

  唐匹敵自言自語了一句。

  「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裴旗和韓飛豹已經鬧掰了。」

  李叱看向唐匹敵道:「分兵吧。」

  唐匹敵道:「安臣去了西北,但他手裡只有一萬人,西北那邊兵力本來就空虛,就算他再動員本地民勇,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超過五萬人。」

  他看向李叱:「主公去攻打蜀州,我帶十萬人走,去追韓飛豹。」

  李叱搖頭:「蜀州還是得你來攻,我帶後隊的八萬兵力即刻出發,一路走一路召集各地駐軍,看看能不能把韓飛豹截住。」

  唐匹敵沉默下來,李叱道:「不用再考慮了,你只管攻蜀州,準備那麼久,糧草物資都以到了,蜀州不能不打。」

  李叱回身看向莊無敵:「帶後軍八萬人,跟我去西北。」

  莊無敵起身:「好。」

  李叱拍了拍唐匹敵肩膀:「如果你順利打下來蜀州,就從蜀州西北出關,與我兩面夾攻雍州。」

  唐匹敵點頭:「好。」

  李叱轉身往外走,高希寧和莊無敵等人快步跟了上去。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準備打

  九月初。

  李叱率領八萬寧軍戰兵從荊州往西北方向追擊,數十萬雍州軍帶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按理說行進的速度應該不會很快,李叱的隊伍包括四萬納蘭騎兵,想追上雍州軍應該不難才對。

  可是疾行了十餘日後,前軍的騎兵隊伍派人送回來消息,依然沒有追到。

  不過騎兵抓到了幾個掉隊的雍州軍士兵,都是因為水土不服而生病,被大隊人馬丟棄的。

  這幾個雍州軍士兵,被孛兒帖赤那派人從前邊送回來。

  李叱讓人把這幾個人帶到自己面前,他要親自詢問。

  那幾個人得知面前之人便是寧王,一個個確實嚇得臉上變色。

  他們都在害怕,畢竟之前雍州軍和寧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雙方在戰場上打的很慘烈。

  「如實說,我便不為難你們。」

  李叱問道:「你們可知道,韓飛豹到底要去什麼地方。」

  一名看起來四十幾歲的中年士兵回答道:「回寧王,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韓將軍到底要去哪兒。」

  「是是是……」

  一個二十幾歲模樣的年輕士兵連忙接話道:「從離開雍州,我們就不知道要去做什麼。」

  「沒有人敢問,因為上邊不允許,只說讓我們按軍令行事。」

  中年士兵道:「軍令就是不停的走,從雍州走到蜀州,又從蜀州離開往北走。」

  年輕士兵說道:「我們從蜀州得到了不少糧草物資,攻破了輕棉縣後,所有的東西都被運走了。」

  李叱點了點頭,這些士兵不可能知道什麼秘密,話是可信的。

  可正因為這些士兵什麼都不知道,李叱才覺得不對勁。

  正常情況下,士兵們最起碼知道要去幹什麼,去打什麼地方,是回家還是繼續出征。

  如果士兵們什麼都不知道的話,軍心就會不穩。

  韓飛豹領兵多年,他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哪有把士兵們蒙在鼓裡的領兵之道。

  不告訴士兵們去幹什麼,時間短還行,時間久了,士兵們必會怨聲載道。

  李叱算了算,韓飛豹的隊伍從雍州走到蜀州再走到這,至少經歷一年左右的時間。

  一年都在趕路,士兵們能穩定才怪。

  如此兵家大忌,韓飛豹卻毫無顧忌,這是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們是從蜀州出來的,那你可知道楚國皇帝楊競在什麼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