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廷尉客氣的說了一聲。

  於文禮點了點頭,他抬起頭看向天空,太陽讓他的眼睛不能適應。

  雖然他之前也沒有長時間在黑暗之中,可此時,他仿佛已經不適應這個人間了。

  兩名廷尉跟著於文禮往前走,要把他送回他自己家裡,在寧王的決定下來之前,於文禮將被禁足在家中。

  「我夫人不會被牽連吧?」

  於文禮問。

  廷尉回答說:「於先生的夫人一直都在家裡居住,並沒有收監,都廷尉大人也並未安排人看管,你家外邊都沒有我們的人,於先生回去之後就會看到了。」

  「多謝多謝。」

  於文禮連連道謝,這才恢復了一點點陽氣。

  等他回到家裡之後,推開門進屋,一眼就看到吊死在橫樑上的妻子,於文禮一下子就僵住了。

  他夫人以為他會被楚皇楊競牽連必死無疑,他們的女兒,楚國的皇后死於難產和驚嚇,他們的兒子為楚皇盡忠,一頭撞死在叛軍大營里,再想到自己的丈夫也會被牽連而死,她再也撐不住了。

  不久之後,於文禮在家中尋了一條麻繩,就在夫人身邊把麻繩掛在了橫樑上。

  「楊競!」

  於文禮站在凳子上咆哮一聲:「你為何要選我們這一家人啊,為什麼要害我們一家人!」

  然後一腳踹開凳子。

  廷尉府的人確實沒有打算對於夫人有什麼嚴厲的舉措,因為高希寧吩咐過,於文禮也是個無辜之人,他夫人就更加無辜了,所以不要為難。

  廷尉府的人甚至還把原本府里的下人都留下了,告訴他們不要害怕,不會被牽連。

  可是廷尉府的人白天走的,這些下人當天夜裡就全都跑了。

  或許便是那一刻,於夫人萬念俱灰。

  兩天後,廷尉府的人登門告知寧王決定的時候,才發現這夫妻二人的屍體。

  李叱派人過去,想把於文禮送到長安城去,將來要在長安城創辦一座書院,於文禮在學術上有大才,所以李叱想讓他去那邊幫忙,可是誰能想到,這一家人竟然結局如此淒涼。

  廷尉府的人把消息告知高希寧,高希寧都吃了一驚,連忙又去告知李叱。

  李叱聽聞後,坐在那久久都沒有說話。

  梁州邊界,幕營的人帶著楊競出關的時候,楊競回頭看了一眼京州方向。

  幕營旗官典滄問他:「陛下在看什麼?」

  楊競沉默了一會兒後才回答:「大興城的方向。」

  典滄道:「陛下放心,到蜀州後,陛下得節度使大人輔佐,傾盡蜀州之力,早晚會重新奪回大興城。」

  另一名旗官周小心道:「陛下不用去想那麼多了,所有已經過去的事,都不值得在意。」

  楊競愣了一下,他看向周小心:「那人呢?」

  周小心笑道:「所有已經過去的事不值得在意,所有已經過去的人,當然也不值得在意,陛下可是陛下啊,不必在意那些,活著叛逃的那些人,陛下不用在乎,至於為陛下盡忠而死的那些人,也實屬正常,他們都是陛下的臣子。」

  楊競點了點頭,自言自語似地說道:「所有已經過去的人,也不必……在意。」

  他重重的吐出一口氣,點頭:「是,不必在意。」

  隊伍出關,一路疾行,楊競腿斷了,而且也不可能再恢復到如以前那樣自由行走的地步。

  他腿上的傷是被兩名廷尉府的千辦反關節踹斷的,哪有那麼容易恢復如初。

  這一路上,幕營的人倒是很表現的很謙卑,沒有趾高氣昂,對他的話也是極為順從。

  楊競想著,大概都會好起來的。

  偶爾會念及於文禮,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被自己牽連,畢竟這種事,寧王李叱應該不會寬容吧。

  他又想起周小心的那些話……都是陛下的臣子,做了他們該做的事。

  所以……若是於文禮真的被牽連,死於寧王的懲處,那也是……那也是成全了他的忠臣之名吧。

  走山路又走水路,輾轉了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楊競才到了蜀州的州治城……眉城。

  蜀州節度使裴旗帶著文武官員在城外迎接,見到楊競從馬車上被人攙扶下來,裴旗帶著眾人快步上前,然後按照大楚的禮儀,撩袍跪倒在地,朝著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禮。

  這一刻的楊競,沒有人知道他心裡想著些什麼。

  但他笑了,笑著看向那些跪拜他的人,他的眼神很亮。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裴旗

  蜀州節度使裴旗這是第一次見到楊競,他在看到楊競的時候還算了算,自己好像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見過楚國皇帝,也沒有回去過大興城。

  他在蜀州做節度使已經有二十幾年,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讓很多人錯覺他就是蜀州人。

  可實際上,他是大興城生人,在大興城生活到十九歲外放做官,自此之後,一共也沒有回過幾次。

  從外放縣令,到府治,短暫的被調回大興城兵部任職,然後調任府兵將軍,再然後就被任命為蜀州節度使。

  從十九歲到三十歲的這十餘年間,是裴旗人生飛躍的最快的階段。

  朝廷官員為什麼把節度使稱之為封疆大吏?

  其實把這四個字換成另外三個字,就容易讓人理解了……用百姓們的話說就是,土皇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