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補充了兵力的先鋒軍規模更大,但衝鋒的時候,把幾萬人鋪平了往前沖毫無意義。

  減少受攻擊的面積,就能減少大量的傷亡。

  竇勇按照武王妃的指示,下令先鋒軍的人組成盾陣。

  每一千二百人一營的楚軍,以營為單位結陣,各營結成的盾陣首尾相連,組成了一條一條長龍。

  一人多高的盾牌可以有效的阻擋羽箭的攻勢,那怕是對於重型弩箭來說,防禦力也會大打折扣。

  楚軍減少了隊伍的受攻擊面積,寧軍就會相應的把攻擊擊中起來,絕大部分事情都是相對的。

  重弩飛來,砰地一聲撞擊在正面的盾牌上,特意挑選出來的盾牌外邊還包了一層鐵皮,這樣的盾牌都在前排。

  威力巨大的重型弩箭也沒能將這樣的盾牌直接擊碎,可是卻把持盾的人撞的翻倒在地。

  如果僅僅是一支這樣的重型弩箭飛過來,那盾陣里的士兵顯然不會有什麼傷亡,然而怎麼可能會只有一支飛來。

  第二支第三支……前邊的人倒下去還沒有來得及站起來,重型弩箭就鑽進盾陣裡邊,一串楚軍士兵被戳死。

  「壓低身子!儘量壓低身子!」

  竇勇在其中一個盾陣中大聲呼喊,嗓音是那麼沙啞。

  床子弩是有固定高度的,弩箭飛出來的時候不可能壓的那麼低。

  「吹角。」

  高處的沈珊瑚看到盾陣已經逐漸靠近寧軍陣列,她立刻吩咐了一聲:「變陣!」

  似乎楚軍一切的進攻手段都在沈珊瑚的預料之中,她的戰鬥經驗,比起武王妃來說要多的多的多。

  同樣都是女人,可這是一個把外敵都打的哭爹喊娘的女人。

  說到衝鋒不怕死,兇悍如野獸,渤海人衝鋒的時候比此時的楚軍要凶的多了。

  隨著號角聲響起,寧軍的防禦陣列開始出現變化。

  前邊的陣型打開一個一個的缺口,前排的弓箭手原地不動,後隊的長槍兵開始從通道中到了弓箭手前邊形成槍陣。

  矛與盾,似乎是戰場上永遠都避不開的宿敵。

  當楚軍的盾陣靠近之後,寧軍槍陣的前排開始發威,他們的長槍就是為了對付盾陣而專門打造的,每一桿長槍都有一丈左右。

  寧軍士兵們朝著盾陣不停的戳過去,盾牌上傳出密密麻麻的砰砰聲。

  槍從盾牌的縫隙里戳進去,抽回來的時候槍頭上就帶著血。

  「散開,殺!」

  竇勇一聲暴喝。

  盾陣打開,楚軍士兵們開始瘋狂的往前擠壓。

  寧軍的槍陣保持著嚴整的陣列,第一排的人蹲在地上,第二排的人半蹲著,第三排的人站直了身子。

  三排槍陣的密集程度,從側面看的話能讓人頭皮都一陣陣發麻。

  可是竇勇也發了狠,他們之前被壓著打的時候損失兵力太多了,這就是仇恨。

  楚軍靠近之後用橫刀劈砍,一開始自然不會有什麼優勢,因為他們的橫刀遠比槍要短。

  可是撲進去之後,橫刀的優勢就會展現出來,槍兵的劣勢就在於槍,因為長槍過長,一旦被近身就危險了。

  可就在這時候,高處再次傳來了號角聲。

  寧軍的陣列再次發生了變化,槍陣開始收縮,給後邊的隊伍讓出來通道。

  後邊寧軍的盾牌手擠過來後接管戰場,而他們所用的盾牌……就是寧軍從雍州軍手裡繳獲來的滕盾。

  大楚的制式橫刀鋒利兇猛,可滕盾似乎天生就是橫刀的克星。

  不管怎麼劈砍都無法破開滕盾的防禦,這些,也都是唐匹敵和李叱從其他隊伍里調配給沈珊瑚的。

  沈珊瑚作為寧軍中唯一一個女大將軍,他們不寵著誰寵著。

  所以寧軍各軍都算上,要說武器裝備之多,哪支隊伍也比不過沈珊瑚的隊伍。

  「寧軍變陣竟然如此之快。」

  楚軍中軍,找了一處高坡觀察戰局的武王妃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此時的她才真正的意識到她面對的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

  從青州來的這支寧軍,打過多少仗了?

  他們從兗州殺到青州,一口氣滅了甘道德的屠王軍。

  又從青州殺到蘇州支援唐匹敵,再一口氣把李兄虎的闖軍殺了十幾萬人。

  緊跟著就是外敵寇邊,這支隊伍又數千里奔波,趕回兗州去禦敵。

  在兗州把渤海人殺的落荒而逃血流千里之後,一轉身就奔赴北疆抵抗黑武人。

  這個世上的強敵,沈珊瑚的隊伍全都打了一遍。

  世人只是知道寧軍善戰,這善戰是怎麼來的,誰又仔細想過?

  何為鐵軍,鐵軍就是不管在什麼時候,拉到什麼樣的戰場上,面對什麼樣的敵人,都能讓敵人為之戰慄。

  變陣之後的寧軍沒有再繼續死守,而是開始反壓。

  竇勇本以為可以衝破的防禦陣型,反而在一瞬間就變成了攻擊陣型。

  對攻之下,楚軍開始變得勢弱。

  此時就不得不再提到沈珊瑚為何要把隊伍拉回來五十里設防的緣故。

  之前用無數的陷坑減緩楚軍進攻速度可以歸結為爭取到了時間。

  那麼此時寧軍反攻,就可歸結為爭取到時間後帶來的體力。

  寧軍後撤五十里後在這裡嚴陣以待,保存了體力,他們每個人都休息了至少半日以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