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英清楚這一點,他也無欲無求,他只想替師父好好的照顧著陛下。

  他看了一眼坐在那和將軍蔣啟海在商量軍務事的陛下,心裡有些難過。

  皇帝的傷其實還沒有好利索,總是咳嗽,太醫配製了許多藥,吃而無用。

  「陛下不用太過擔心,武王妃有大才,竇勇有萬夫不當之勇,所以這次營救,大概不會出什麼意外。」

  蔣啟海說這些話的時候,大概也只是想勸勸皇帝,讓他別那麼擔心。

  「意外?」

  皇帝看了蔣啟海一眼,苦笑。

  「哪有什麼意外不意外的,只是朕……太了解叔父和叔母之間的感情了,如果朕不許她去,她也會自己去。」

  蔣啟海怔住。

  皇帝端起茶杯,到了嘴邊卻沒有喝,而是自言自語似地說道:「朕聽聞民間有句話,說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蔣啟海張了張嘴,沒能說出些什麼來。

  皇帝繼續說道:「叔父這次凶多吉少,你知,朕知,叔母會不知?所以叔母才會去……朕沒有見過各自飛,朕卻見過比翼飛。」

  皇帝起身走到窗口,站在那沉默了好久好久,他不說話,蔣啟海和袁英也都不敢說話。

  東書房裡安靜的有些可怕,皇帝一直站在那,如發呆一樣。

  可是袁英卻看到,皇帝的手裡應該是攥著什麼東西,手指一直都在輕輕摩挲。

  不知道過了多久皇帝才回到座位那邊,看向蔣啟海道:「繼續說,朕想知道,如果所有事叔母都作對了,所有應對都毫無瑕疵,這次有幾分勝算,蔣將軍你不用只說好話,就如實分析。」

  蔣啟海沉默了片刻,俯身回答:「三分。」

  他當然知道勝算沒多少,但他還是力勸陛下答應武王妃的請求。

  是因為大楚到了現在,陛下撐到現在,最不能丟的就是民心了。

  如果皇帝不派兵去救援武王,大興城裡的百姓就會說皇帝無情無義。

  只剩下大興城了啊……

  「三分麼?」

  皇帝摩挲著手裡的東西,怔怔出神。

  袁英這才看清楚,那是一根玉簪,那是皇后娘娘的玉簪。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帶少了

  武王妃把所有她能想到的情況全都想到了,但她還是沒有幾分把握。

  在生意上來說,她向來自負,可是這戰場上的事,她不敢自大。

  武王曾經說過,生意場上的事其實也可以視為戰爭,只是沒有那麼殘忍。

  如果你用做生意的頭腦去想戰爭,多半都會輸的體無完膚,哪怕你覺得你做生意已經足夠心狠手辣。

  她只是想爭取那個萬一。

  萬一能把丈夫救回來呢?

  武王妃努力的回憶著丈夫教他的關於行軍布陣的一切,確保不會因為她的失誤而導致大軍尚未開戰就陷入絕境。

  這支援兵按照計劃,大隊人馬到了潘興河中游最好渡河之處,也就是唐匹敵率軍渡河的那一段。

  但楚軍並不是想要在此渡河,大隊人馬還沒有到達之前,武王妃已經派人往上游探查。

  可是派出去的斥候,十有七八都沒能回來。

  「大將軍。」

  一名斥候俯身道:「探查到上游有一座石橋,和當地百姓打聽,武王當初就由那座石橋突圍失敗,被寧軍擋回去的。」

  武王妃嗯了一聲,看起來臉色依然平靜,可是內心又如何能平靜的下來。

  到了這裡,丈夫經歷的一切都開始變得清晰起來,她仿佛在河邊看到了丈夫的身影,在沒有見過的那石橋上卻也看到了丈夫的身影。

  「派人給寧王送信,我想見見他。」

  武王妃吩咐完之後就轉身出了大帳:「縛神衛跟我,我要去親眼看看地形。」

  武王妃出門之後就上了戰馬,帶上數百名縛神衛往上游那邊過去。

  她很少騎馬,對於普通百姓們來說,沒多少人能接觸到戰馬這種東西,騎馬會覺得新鮮有趣。

  可對於武王妃這樣的身份地位來說,趕路能不騎馬就不騎馬,因為騎馬確實是很不舒服的事。

  事實上,如果讓一個人偶爾騎馬確實會新鮮有趣,但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馬背上度過,那種痛苦,只是想想也能想出來個大概。

  首先是磨,長時間騎馬趕路,把屁股磨破皮是常事,不足為奇。

  而且磨掉皮的那種疼和劃個口子的那種疼還不一樣,尤其是你磨破了皮還得繼續磨。

  若是某處不可明言的地方磨破了皮,比屁股磨破了皮要痛苦無數倍。

  沿著潘興河南岸,武王妃帶著縛神衛一路走一路看,她必須親眼看清楚這裡的一切。

  任何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可能會扭轉戰局的細節。

  大概走了能有一個時辰,武王妃越看心裡越沒有底氣,之前那種或許可僥倖贏上一場的心思,也已蕩然無存。

  這潘興河確實水位不高,蹚水過去不成問題,可正因為如此,寧軍壓在岸邊對渡河的楚軍展開屠殺,那場面還沒有發生,武王妃的腦海里已經出現。

  沒有人可以在水裡走動和在平地上一樣快,所以艱難蹚水渡河的楚軍士兵,就是寧軍的靶子。

  越往上遊走,河道越是狹窄,水流越是湍急。

  再往上遊走就可能出危險,畢竟派出去那麼多斥候,回來的卻沒幾個。




章節目錄